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10/17页)

问东问西哪里都好奇。

    “唉,我们成武成城也聪明。我给你说——龙龙外公,赵家在省里有亲房,去走亲戚得了套书对大哥的助益很大。他每天给我们准备一日三餐,真的是劳心劳力,劳苦功高!”

    俞有粮就希望自己的孙子将来也有个得力的外家。

    老大自己单打独斗到如今,一步步走的太辛苦了!

    “刚去的时候,我和无头苍蝇一样,东西南北都分不清。现在让我带人去达州进货,我都不害怕。”

    唐大丫把俞有粮的话记在了心里,打着呼睡了,俞有粮也陷入了美梦。

    赵芳元躺在龙龙身边,静静地听着小孩子的呼吸越来越瞌睡。

    早起,家里大人走亲戚的去走亲戚,下地干活的去地里。

    厨房里,马三面给成文几个开小灶,一人一碗红糖鸡蛋汤。

    “这两天,老大让你们先在家里休息。好好玩一玩,吃了早饭去村里。”马三面看到俞荷,让她先吃,再洗漱。

    等吃过饭几个人要走,马三面让成文给族长送一包点心和一瓶酒。

    “你们好好玩,中午再回来吃饭。”有些话她不好说,要孩子们自己去听,自己去看。

    “阿奶,阿爹哥哥们在家,好热闹!”俞荷干鸡蛋也不忘说话。

    “明天我就让你三叔修大门和围墙。”马三面笑着说。

    “阿奶,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咱家大门太单薄了些。”阿奶这话,说到她心里,以后家里人少也不怕偷。

    “你中午想吃什么?你爹先去赵家道谢,再去你大姑父家,说中午回来吃饭。”

    也不知道他们昨天回来,老头下地去了,没买肉只有腌肉。

    “炒两个菜,做洋芋葱鸡蛋的酸汤饺子。”

    赵芳元送走送他回来带了重谢的俞有地和俞有钱,让小儿子赵成背背篓,先去赵德花家小院送信和礼,又去赵德海家。

    “大伯给我带的礼?”莫不是你花钱买的吧。赵德海怎么不信呢。

    “里面应该有信。他说明年要回村里祭祖过年。人心都是肉长的,除了天生的坏人,多是有来有往的平常人。他是认我们的。”赵芳元说着要走。

    “大伯——”赵德海把人没叫住。

    赵德花当着大家的面打开口袋,是银亮的各色丝线和省里流行的苏绣新图案。

    “德花,这省城的东西就

    是好。”

    “老贵了吧!”

    “伯婶惦记着你和孩子呢!”

    赵德花哭着,笑着,点头。

    妇人们心里咋舌,赵秀才真是大手笔,十几斤的丝线随便给德花带,谁再敢说她是弃子!

    巳时三刻,顾大安俞有花带着四个孩子和俞有地俞有钱一起回来。

    “阿娘,时间还早,我拿了肉,中午包饺子吧!”俞有花进门就喊道。

    “大姑,我和阿奶正包呢!”俞荷抻着面手出来看。

    马三面洗了手,出来接人。

    第97章

    “族长爷,在家呢!”

    “成文,你们几个回来了?”俞耿屋里出来,笑道。

    “昨天回来的。”

    成武成义成城龙龙叫人,俞耿笑呵呵的请他们屋里坐。

    听说俞有地一家从达州回来,张氏今天没去摆摊。

    “成文,你们几个有什么见闻?”俞耿也不好直接问俞有地考得怎么样,能不能中。有地好心打发孩子们来看他,再不能戳人心窝。

    “族长爷,达州大的很,我们起先住在城外的农家小院,后来,阿爹要考试,我们才进城住客栈。”成文笑着说。

    “这点心和酒水是我阿爹特意从达州给您带的。”

    “有心了,你们有心了。”

    张氏看了眼点心盒子,大红纸做的腰封,很喜庆。

    “成文,你们几个听说宋老太家的事了吗?”张氏忍不住问。

    见孩子们不知,张氏将宋老太家的事娓娓道来,尤其说到最近张老丈各处收鸭蛋做咸鸭蛋事,很是有些意见。

    “这法子,还是俞荷从书上学的!”

    “张阿奶,这事我就在旁边。我阿爹不是给我妹买了一本农书,宋阿奶来串门刚好翻到这页,妹儿显摆识字,读了出来。宋阿奶听了一耳朵,后来是她做成的咸鸭蛋。

    我阿奶说这是宋阿奶的财运——谁知道……竟出了这样的事!“成文不希望这件事再牵扯上俞荷。

    “也是宋老太福薄,守不住财!”俞耿接着说。

    “我阿奶也这样告诫我们。”成文附和着族长爷的话。

    “他们现在哪里去了?”成城好奇的问。

    “千里之外的南镇,那边因为前些年的战乱,地广人稀,朝廷鼓励大家去开荒,开的荒地属于自己,还能免税三年。”

    说到这里,张氏觉得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笑着说:“宋老太的三间房子带一个院子,你族长爷怜悯他们出去哪哪都花钱,花六两银子买下了,你们回去给你阿奶提一提。”

    “房子你们不要,也是卖给村里。张家宋家没有份儿。”

    俞耿也是这个意思,就没拦着张氏。房子与其卖给村里人不如有地家留下,孩子长大盖新房住的也近。

    “多谢族长爷,张阿奶,想着我们。”

    “不用谢,东西都搬空的,茅草屋,就那块地还值点钱。”

    成文起势要回去,俞耿给孩子们送到晒谷场。

    张氏正屋里坐着没动,她好不甘心,马三面家这五个孙子举止有礼,坐有坐相,个个直溜白杨一样,虽然穿着一样的粗布衣裳,到底读了书,自带一股书生意气,与农家畏畏缩缩的孩子大不相同。

    “马三面这个臭婆娘,当真是好运气啊!”张氏小声的骂道:“年轻的时候,俞重靠得住,临老了,孙子又起来了,这两年左右做生意,钻钱眼里了地里什么都卖,怎么就没出事呢!”

    万一俞有地考中,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

    “呸!”

    张氏越想越气,索性关了门,也往晒谷场来,没看见成文几个,心知他们回去给马三面带信了。

    这事要成了,马三面要记她的好。

    “杏,俞有地昨天晚上回来,今天早早就去赵家了,刚才顾大安俞有花一起回去。”俞存山的婆娘笑哈哈的说。

    “成文几个拿了达州的点心酒水刚刚我家来。有地娘真是好福气,一口气供四个孙子读书。只怕都想着参加科考呢!”张氏笑着说。

    “烧包,九个人去达州一来一去得花多少钱!这事就是县里的富户也没人这么干的。”

    这话,张氏听着耳顺。

    “对,我听说一般的船,带一个人去达州要5两银子呢!”

    “啊?那这光路费都快一百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