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80-90(第12/14页)

:“那你钱够用吗?”

    周杨大手一挥,说:“跟银行借就行。”

    他手里头的东西算一算全拿去抵押,也颇能当点事。

    苗苗刚跟姐姐给家里买了房子,现在也是囊中羞涩,说:“可惜我没钱。”

    有钱周杨也不能借到她头上,他不甚在意道:“将来会有的。”

    年纪轻轻,一切大有可为。

    苗苗意气风发地捏着拳头,说:“将来我会成为老师那样的大画家。”

    周杨故意问道:“哲学家不行?”

    苗苗诧异看他一眼,说:“念哲学不挣钱的。”

    当然,名画家们穷困潦倒者也多,但她的老师赵千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的佼佼者。

    她做的一切都出于爱好,以前是有父母供着她学画,以后她会用画画养活自己的哲学。

    甚至,她已经是做到这点。

    周杨心想,念哲学的人估摸着也很少提钱,她这样的恐怕是少数中的少数。

    但恰恰是这些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特质,叫她更加可爱起来。

    他说:“没事,你不用为钱愁。”

    有些语焉不详,苗苗看他一眼,思绪又被路边的包子吸引过去,咽口水说:“玉米糊糊应该配大肉包子的。”

    她这张脸才更像肉包子。

    周杨按捺住蠢蠢欲动的手,说:“买,给你买俩。”

    刚出炉的烫手,苗苗也只想吃一个她“呼呼”吹着气,说:“还是现在的生活好。”

    年纪不大,说起以往居然这样感慨。

    周杨只得附和道:“以前一到月初就得到处买供应。”

    供销社、粮油店、肉菜站,前一天夜里头就开始大排长龙。

    他比喻道:“比你们那回买门票的人都多。”

    苗苗分析道:“因为大家生活好起来,居民愿意为衣食住行以外的、为自己提供娱乐的东西消费,证明了……”

    说话也一股子哲学味。

    当然,周杨也弄不懂这是不是哲学,是他主观的个人臆断,但不妨碍他愿意听,听得还津津有味。

    苗苗觉得他目光里的热烈太盛,说:“你好像我的粉丝。”

    周杨噗嗤笑出声,说:“那方大师什么时候开讲座,我去听?”

    苗苗居然认真算起来,说:“研究生、博士、留校、评教授,估计要四十。”

    到那时候,她也有可以跟大家表述观点的资格了。

    周杨好像是头一次听她说起对未来的安排,道:“你想留校?”

    苗苗沉吟片刻,说:“我只适合学校。”

    如果必须有一份工作的话,这好像就是她要走的路。

    周杨了然,觉得他这话也有道理,毕竟不管分配到哪里,光是人际关系就够吃一壶的,在大学里读书、教书,反而是最简单的了。

    不过他也说:“你要是不想上班,可以以画画为生。”

    苗苗自己也想过,不过沉痛道:“那样我退休怎么办?”

    铁饭碗,意味着一生都有保障。

    周杨简直是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说:“还有四十年呢。”

    苗苗精确地说:“是三十七。”

    日子很快的,弹指一挥间,有时候你都没意识到,就悄无声息地在逝去。

    周杨叫她说得怀疑自己,喃喃自语道:“很少吗?”

    他还以为自己有大好人生,被她这么一说都觉得下一秒该躺棺材了。

    多当然是多的,苗苗这一生都还没到三十七,但她就是这样的性子。

    周杨再次意识到自己对她的认知还是不够全面,说:“放心,退休也不会愁到你的。”

    苗苗觉得自己有一条康庄大道,说:“我们系主任现在的生活就特别好。”

    国内哲学第一人,名头放到国际上也和海外学者们不相上下。

    周杨陡然觉得她将来的成就肯定低不了,试探性问道:“那你在乎另一半的学历吗?”

    苗苗无所谓道:“人跟人不是按学历分的。”

    周杨倒是给自己划出道来,觉得进修的事情还得抓点紧,不管怎么样,总努力个本科出来吧。

    他铺垫性地说:“不过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我正准备再上点课。”

    苗苗赞同道:“那非常好啊。”

    又兴致勃勃规划着自己有哪些可以帮上忙。

    周杨终于明白,老师当年在课上说他们不好好听讲,将来要吃苦。

    别人怎么苦他不知道,但他的“苦”在这。

    就是苦也带甜。

    第90章 无CP   第二更

    周杨小的时候, 其实没怎么好好学习,这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

    加上父母一直想着将来把家里的男孩子都送去当兵,觉得有个初中文化也很够用, 就没怎么强求。

    成绩一般, 好赖也上个中专, 那就是有分配的高学历了。

    大多数人家里, 都算是很不错, 毕竟高考录取率就在那摆着, 为此, 叫他爸一度放弃让他去部队, 觉得在公交公司干着也挺好的。

    年轻人气盛,他觉得这每个月一百块钱很难有大出息,思前想后还是愿意到外面闯一闯。

    在大人眼里,也就比不务正业好一点, 甚至还不如呢,毕竟铁饭碗在长辈眼里是最好的事。

    但周杨还是跑到沪市来, 带着想尽快出人头地的欲望和不知从何开始的迷茫。

    他也很幸运, 那种不知所措的迷雾, 很快由重逢苗苗, 并顺手帮了她一下而驱散。

    方叔叔和赵阿姨是极好的长辈,为他新生活的第一步奠定基础。

    考出租车公司这件事, 也是为他出大力的,连同苗苗也很长一段时间陪他练口语。

    为此,周杨自己心里也很感激。

    他当时也没什么能回报, 举目四望就接送苗苗画画课上下学能帮上忙,主动给揽下来。

    或许是一开始就抱着照顾的态度,成了习惯自然。

    周杨都没察觉, 他下意识会记得苗苗的每件事,几乎到无微不至的地步。

    其实一切都有端倪,只是他不好意思承认,毕竟才多大的人,感觉有点老牛吃嫩草。

    但人也得遵循自己的内心。

    他想着这些不知怎么就脖子一寒,觉得跟前有个方叔叔,正在磨刀霍霍。

    连高明,现在都未必有多少好脸色,更何况是他。

    但横向对比,任谁都看得出他的综合条件不如高明。

    起码人家已经买得起洋房,是正经首都大学毕业。

    周杨把所有杂念抛在脑后,专心致志地复习。

    同大去年开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