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30-40(第8/15页)



    妹妹那点心思上的小变化, 禾儿无从发现,她最近有点忙,仰赖于当时在铁山送出去的两份文件。

    一是给亲妈的。

    赵秀云一出手, 哪篇文章煽动力不是极强, 一是点出铁山十年来就一位大学生, 二是宣扬在禾苗教育的辅导材料的帮助下, 今年一口气出了仨。

    事实也是如此, 只是用词上稍显夸张。

    贫困地区的缺点很明显, 教师少、资源少, 学生们翻来覆去就那几本教科书背, 老师又不能都顾上。而培训班整理出来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历年来的高考分析,材料都是沪市、首都两地的第一手,连解析都写得一清二楚, 生怕不能把解题思路灌进人脑袋里。

    对稍加点拨就能吃透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文章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其一, 不少人成绩一放榜, 就到禾苗教育今年开办的复读班去报名, 现在很多人复读好几年是正常, 各校都有开班,但是像外头的培训学校开还是头一遭, 而且收费不便宜,大多数人还是持观望状态,倒是盼着出新一年的辅导材料的人多。

    但出版, 不是件小事,其中程序太多。

    这就是说到送出去的另一份文件,给首都经济发展中心的吴主任。

    莫如山会议的时候, 他就对禾儿提出的“以发展教辅行业弥补教师不足”的说法比较好奇,主动交代过,等铁山那边的成绩一出来,就写信给他。

    虽然他本人不是分管教育的领导,但他爱人李主任是,夫妻俩在事业上向来共同进步,他回首都以后还特别惦记过这件事。

    眼看这离六月也没多久就收到信,他自己拆开后看过,又从单位拿回家看。

    和他这样的外行比,李主任当然更看得出好处,主要是她更知道各地教育的困境。

    各科教材当然是有的,但就像报告里指出的,只有教材也得有人讲,但现在恰恰最缺的就是老师,像铁山那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起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

    有配套的解析和题目,会提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的效率,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老师不足的尴尬场面。

    自八六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在贫困地区都没有很好的实施,由于观念上的陈旧和历史原因,多数人家不会送孩子去读书。

    这样讲或许很功利,但套用报告里的话来说,“只有在这些地方让更多人考上大学,才能带动当地的学习氛围”。

    大多数读书人,都是以学术为重。

    但老百姓的生活很朴素,现在又不是兵荒马乱、危急存亡之际,群众在乎的就是最现实的问题,这书,读下去到底能不能挣到钱。

    考上大学就能分配,谁不知道啊。

    问题就在于他们身边没人考上。

    像首都,一年能出万八千个大学生,在家长眼里读书就会是条好路子。

    但现实是,很多地方一年出不了两个。

    怎么解决教育困境呢,让大家看到上大学的可能。

    禾儿报告写得很庸俗,她并不大力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乍一看好像字字句句都是钱,确实也每句都跟钱有关。

    但戳破的就是教育部门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李主任看完长叹一声说:“到底是年轻人胆子大。”

    别的不说,就把教育跟挣钱拉上,就够吃一壶的了。

    吴主任何尝不是这么觉得,摇摇头说:“难怪张院长说他这个学生不适合进单位。“

    哪个单位能容得年轻人这么大放厥词,有再好的想法,磨上七八年都成老油条了。

    夫妻俩彻夜长谈,在禾儿不知道的地方努力着,给她送去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是私营教育出版社的试点招牌。

    现在所有的教育出版社都是国营,禾苗教育出版的材料,都要跟沪市教育出版社走流程、也得亏是她家里有点关系,不然就这一套就够人干不下去的,毕竟彼此之间也有竞争,当时那边还想分去一杯羹,是她走亲妈的关系生生挡住的,饶是如此,也要给人家一笔钱。

    但现在有这块招牌可不一样,她只要正常上报备案以后,就能印刷出版,起码节省下两三个月的时间,还有金钱。

    禾苗教育有这样大的变化,业务上也是时候把培训班和出版工作分开,为此得有新的办公室和更多的职工才行。

    几样事情堆在一起,禾儿是白天出门晚上回,父母和妹妹愣是看不到她的人影。

    苗苗几次鼓起勇气,要跟姐姐说自己的心事,想想还是觉得打扰,索性全盘收起来。

    说实在的,对于好朋友处对象这件事,她心里还是很祝福的,只是多少有点失落,不过这一切,都在大家送王雪上飞机的时候化为灰烬。

    赵明宇实在太难过,可怜得让人生一丝别的情绪。

    苗苗也不太会安慰人,干巴巴地说:“你还是先好好学习吧。”

    赵明宇以前真是听“读书”两个字头就疼,但这个暑假确实让他大有转变,这会咬牙道:“学,学不好我是狗。”

    这决心是好的,不过苗苗反对道:“狗也是很聪明的。”

    叫他这么一说都变不好了。

    还是不是朋友,赵明宇眼角压一下,说:“我不聪明吗?”

    打小,谁不夸他看着机灵,就是心思没用在学习上而已。

    苗苗觉得他的抗压能力有所提升,觉得这套理论恐怕是全天下大人用来骗小孩的,实诚道:“我高二的时候每天画画四个小时,能考六百分。”

    在学习这件事上,她们姐妹两个无疑都是有天份的。

    赵明宇居然也没发脾气,毕竟以前可小心眼了,谁说一句都不行,叫几个人大开眼界。

    白若云更是古灵精怪道:“我要是找个对象,能有这劲头吗?”

    她是学习学得苦巴巴,正缺动力。

    苗苗最近都对象两个字有点敏感,避而不谈,转移话题道:“我们要坐公交回去,还是打车?”

    赵明宇阔得很,手一挥说:“打车,我请客。”

    因为陈惟已经去上学,四个人坐一辆车正正好,

    几个小姑娘坐在后排,叽叽喳喳说这话,司机师傅不时从后视镜看着,最终说:“你是周杨妹妹吧?”

    苗苗嗯一声,反问道:“你认识我?”

    长得漂亮,看一次简直是过目不忘,司机说:“上次去仙云,我也有去。”

    准确来说,是当时去的车挺多的,苗苗记不得是理所当然的事,点头说:“不好意思,我不太会记人。”

    一面之缘嘛,客气几句也就罢,不过这位司机也是实诚人,硬是给抹掉八块钱的零头。

    苗苗觉得这也是人情,晚上周杨来的时候提几句。

    周杨最近是下夜班天天来,顺手给她带点零食,这会把奶茶递过去,说:“长什么样还记得吗?”

    苗苗特意看过工作牌,说:“叫陈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