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第2/19页)



    当然,这次献策也是一种试探。

    若是昭王认同他的献策,那么皆大欢喜,君臣和乐,若是昭王不认同,那么郭嘉觉得自己会选择隐居下去。

    杨秋接过对方的奏书之后,她立即展开观看,随即就感受到了对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疯狂感。

    “奉孝,你可真是敢想,这种事情,我在并州和幽州都尚未推行呢。

    你倒说说,你觉得在关中之地,它能够施行得下去吗?”

    郭嘉观望出昭王并没有生气,反而带着一种笑意,看来这种事情对方是认同的,于是郭嘉也说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话语。

    “嘉自然明白当下的时局尚不适宜推行此种政策,只是有些事宜需提前筹备。

    难道未来大王不想施行此等仁政吗?这于天下而言乃是好事。”

    杨秋当然明白这是好事儿。

    郭嘉今日专门见她,可不是打算随随便便喝杯酒吃顿饭的,他献出此策,就是为了让杨秋看出他的决心和能力。

    而郭嘉献策了啥呢,他给杨秋建议,废除目前通行的卖身契约。

    未来若有人要卖身,按照新的规定来。

    卖身契约上要规定具体是卖身五年十年,又或者是二十年,反正契约要进行重新调整。

    不能再像是以往那样,一个家族能随随便便的藏匿数万人丁,并且这些人都成为这个家族的附庸人口,完全成为一个奴隶。

    而在这封奏书之中,郭嘉举例了现实当中很多藏匿人丁的情况,然后为未来的改革提出了各种建议。

    以后这种卖身契都需要在官府当中登记,而卖身契里面签订的年限时间到了之后,官府要负责检查是否放了其人身自由。

    简而言之,这个政策是要逼迫各大家族释放出自由劳动力,让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耕农。

    这对政府是有利的,因为会增加赋税人丁。

    但这种事情会得罪天下的利益阶层。

    哪怕是以前的光武帝,也只能下诏令要求天下的世家大族释放奴婢,而不是说以后只签时间限定的卖身契约。

    毕竟在这个时代,奴隶基本是终身制的,被主家买了之后,工资没有,一辈子干到死,随时都可能因为犯点错被主家打死。

    而这天下的世家大族是怎么繁荣起来的,一方面是占据越来越多的田庄财产,另一方面就是吞并越来越多的隐藏人口。

    历朝历代以来,官方上统计的人口都不是真实人口,因为有一部分人口是被藏匿起来的。

    而郭嘉今日做出此等献策,连杨秋都觉得棘手了。

    “奉孝,你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震惊天下啊。吾自然明白你的深意,此等政策若能施行,必定是仁政无疑。

    至于何时实施,奉孝不妨现在就与吾出门一趟,我带你去瞧瞧一些东西。”

    第152章

    出门之前,杨秋自己换了一身普通的布料衣服,并且让郭嘉也换了一身普通衣服。

    这就是普通葛布麻衣做的衣服,但看着干净整洁,让人会觉得这家大概是个小康的程度,不至于会觉得这人出身不凡。

    而杨秋带郭嘉要去的地方,那是长安城外的一处小山村。

    出城的路途上,两个人是坐在马车里面,到达了山村周围之后,杨秋带着郭嘉单独策马前行。

    闾里聚居的地方,一般来说人群会比较多,平时里面出入有人看守,有专门的里长管理。

    但是杨秋带郭嘉来的这个地方,看着好像有许多栋宅院子。

    然而进入土墙里面之后,这里却人烟稀少,几乎看不到几个人。

    好不容易看到有处住宅院门大开着,杨秋笑着敲了一下门,接着有一个佝偻的老婆子打开了门。

    她看着外面两个穿的干净整洁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声音下意识地带上了恐惧。

    “贵人可是要做什么?小人家里就一些野菜,什么都没有,求求你们饶了小人,俺家里真的没东西了……”

    眼前的老婆子穿着一身打满了补丁的破烂衣服,看着外人之后的神色充满了紧张害怕。

    而她伸出来的手指满是黑黝黝的泥土,一张脸上的皮肤已经满是沟壑。

    杨秋能够看到对方的年龄才四十岁,如今看着却像是一个佝偻着七十岁老人。

    “婆婆不用害怕,我和我身旁这位朋友路过此地,感到有些口渴,所以想要借些水喝。

    这是十枚铜钱,还请婆婆给个方便。”

    此话说完之后,对方明显松了一口气,但依然不敢接过那十枚铜钱,郭嘉在一旁终于笑着开口了。

    “婆婆,我这里也有五枚铜钱,是不是不够?”

    这一下子,眼前的人没有疑问了。

    她紧张地转过身去家里的水缸里面舀水,想办法将那几个陶碗清洗干净,害怕贵人嫌弃。

    而在这等待的过程之中,郭嘉认真地看向了这处宅院子。

    从这处农家宅院的大小构造来看,这家农户以前应该算是一户殷实的人家,因为这是一个两进的宅院子。

    然而现在却是一副杂草丛生,土墙垮塌的破败样子,很明显没有人在护理这座院子了。

    从刚刚的情形也看得出来,这家似乎没有什么人。

    “是家里人生病死亡了,还是在战场上死了,又或者遭遇了兵灾?”

    郭嘉问出此问,杨秋叹息地开口了,

    “关中之地这两年没有大的瘟疫,反而由于董卓的原因,西凉军军纪败坏,常常劫掠周边乡里之间。

    这里曾经是一处殷实的乡里,毕竟在长安脚下,算得上是温饱,可惜被西凉军几次破坏之后,最后死伤了很多人。”

    这话说完,郭嘉沉默了下来,好一会儿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实在是太不值钱了。

    此前,西凉军亦在豫州大肆劫掠,普通农户自不必说,就连一些寒门士族,亦大多死伤惨重。

    战乱所带来的苦痛,任何人都难以逃脱。”

    两个人喝完一杯水之后,简单的问了一下这家农户的情况。

    婆婆这才说,她的儿子死在了西凉军的大刀下,几个儿媳最后也被劫掠走了。

    如今就剩下一个十岁的孙子,现在正在田地里面忙着扯草。

    离开这个地方之后,杨秋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带着郭嘉策马又去了一处地方。

    那是一处山林的脚下,周围刚刚挖掘出来的荒地上,种着稀稀疏疏的庄禾,看得出来这块地非常贫瘠,土地也才刚刚开荒不久。

    杨秋和郭嘉并没有靠前,反而是在远处观望着。

    就在这个地方,里面聚集着大片茅草棚,而茅草棚很小,完全不能住人。

    但是有人却从里面爬了出来,由此可以猜测,这里的人挖掘了洞穴住在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