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40-150(第3/17页)

是难以抑制的窃喜,他们心中暗自盘算,是不是该轮到自己这位刘姓子孙登基称帝了呢?

    对于关东联军而言,这个消息也让他们陷入了极度的懵逼之中。

    他们讨伐董卓还未取得成功,甚至联军都快要名存实亡了,结果董卓却自己提前一命呜呼。那他们现在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各个诸侯下面的谋臣们都慌了神,可随即又激动得不能自已。好机会呀!混乱之时,恰恰是最容易攫取巨大利益的时候。

    所以各大诸侯的谋臣纷纷跑到自家主公那里献策,热烈地讨论着接下来拥立谁比较合适?

    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响亮的旗号打出来,谁能够安定天下人心,谁能够笼络更多的人,谁就能够登顶天下权力之巅,成为霍光那样的人物。

    没错,关东之地的各大诸侯可不敢这个时候自立为天子。

    刘协是死了,但刘姓子孙还有很多,天下人不会同意他们自立为天子,至少现在得立一个傀儡天子。

    再说,关东诸侯一直自诩为汉室忠臣。哪怕是野心勃勃的袁术,这家伙现在都不敢公然宣称要当天子。

    因此,豫州冀州兖州青州等地的士族简直疯狂了起来,他们秘密联络着自己的势力,暗地里面交换利益,都想在这次权力的洗牌当中获得一席之位。

    至于什么扬州,荆州,益州等地,抱歉,太远了,中原世家大族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偏远地区没资格参与到权力的洗牌。

    只要能把中原地区这群人解决好,那就相当于能号令关东这一块地区了。

    所以关东联军的几大诸侯直接撤回了自己的大本营,这种时候还讨什么董?

    赶紧拉拢更多的人,让自己实力暴涨起来,先在这一轮权力洗牌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再说为天子报仇!

    在这种暗流涌动之中,正好在荀彧家做客的郭嘉在大惊失色之后,他看着正在给自己倒酒的荀彧,郭嘉劝说了起来。

    “文若,你这般未免显得太过悲愤了。

    此等事情虽出乎意料,但仔细思忖,确实是那位昭王所能做出之事。她向来不走寻常路,行事大胆且疯狂。

    此次更是直接釜底抽薪,断绝了汉室正统。

    未来关东士族必定会陷入内乱之中,恐怕再过一月,关东之地将会出现数位刘姓天子。”

    刘协、刘辩皆已去世,接下来刘姓之中谁当天子,其实很多人都有资格。

    所以在这个时候,野心家都会推许自己选中的人做天子,进而给自己加官进爵。

    或许豫州的士族会联合起来推举一位天子,冀州的士族也推举一位,青州、兖州、徐州再推选一位。

    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服气对方推举的天子,然后陷入内乱争斗之中,彼此消耗实力。

    当然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关东联军将兵力联合起来,用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共同推选出一位新的天子,从而让关东士族联合起来。

    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因为过去这一年,这群关东诸侯已经互生龃龉,联盟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家谁都不服气谁,刘协的死亡只是加快了这群人分崩离析。

    “奉孝,昭王不只是要断绝汉室正统,更是要绝了关东士族的未来。未来若关西士族团结起来,关东士族再无出路……”

    荀彧这番话说完,他端起手中的那杯酒直接一饮而尽。

    大多数时候,荀彧都不会这样喝酒,对他来说,喝酒是享受,而此刻喝酒却真的是借酒消愁。

    这一刻,郭嘉才听明白了荀彧悲愤的缘由。

    天子刘协过世确实会让荀彧震惊伤心,关东之地陷入内乱之中,也会让荀彧忧愁,但这都不是打垮荀彧的原因。

    真正让荀彧现在愁苦的是,昭国占据长安之后,已经有了席卷天下的能力,若未来若真的是昭国问鼎天下。

    不只是关东士族会遭受打压,难以在朝堂占据高位,关东士族所坚持的家学,所认同的治国之道,这些全部都会被摒弃。

    这是掘了关东士族的根基。

    朝堂一时之间遭受打压失去权势,其实对于士族来说,这都不是致命的。

    因为只要手中的书籍还在,哪怕换了新的王朝,未来其实都可以东山再起。

    可是荀彧去过昭国,他知道昭国的治国之道和关东这边认同的道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昭国各种杂学兴起,荀彧可以肯定,未来昭国选取人才的方式,肯定不会跟各大家族的家学有关系。

    这就像现代高考,关西的人天天已经在考数理化了,关东的人还只学语文,那未来关东之人哪里还能有出路。

    “文若……嘉在昭国待了一个多月,见识了昭国诸多新兴之事。其实我也不知昭国这条路是否正确,但至少昭国的普通民众能够不用遭受战乱之苦,能够吃饱穿暖,能够不用缴纳那样多的苛捐杂税。

    若是昭王能用这种治理方法统治天下,能够让天下安稳太平,这只能证明我们关东士族的路是错的。

    我知道文若你从小就有兼济天下的志向,我也知道文若你有能力。但若是天命如此,昭国之道能让这天下更好,我们关东士族还是认输吧……”

    郭嘉明白荀彧心中的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信的道,但此刻荀彧坚信的道好像已经快要被现实给击垮。

    “更可况,友若兄已然在昭国占据高位,听说公达现今也已在昭国。你们荀氏家族完全无需担忧未来出路,关东士族虽会受到打压,但荀氏理应不会。

    我从昭国离开之前,听闻已有一些荀氏族人去昭国投奔友若兄了。毕竟中原这边战乱繁多,所以文若你完全不必担忧家族未来出路。”

    这番安慰并没有让荀彧的心情彻底好起来。

    “兄长从小想法便与众不同,他是真正认同昭国的治国之道。至于公达,从前我也不清楚公达心中所想,但如今我倒是能猜到了。

    因为公达已然在昭国担任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昭国成立了司法院,公达专门在昭国修订律法。我以前倒没看出来,公达竟然偏向法家。

    奉孝,荀氏家族的未来确实无需操心,我只是不知我现在还能选择支持谁了。

    听说袁本初那边已经在秘密谋划夺取冀州,恐怕接下来会选择拥立一位刘姓天子,其他人估计也会采取差不多的手段。

    这些手段实在是毫无新意,让人失望。”

    荀家现在已经有两个人在昭国了,无论如何,中原这边肯定要派出自家子弟出仕,在关东这边稳固根基,保护族人。

    而荀彧是家族里面看好的人才,所以荀彧是一定要留在中原这边出仕的,原本看好的人是袁绍,荀彧甚至已经住在了渤海郡。

    可是现在刘协死亡,冀州这地暗流涌动,袁绍采取的方法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让荀彧实在是有些失望。

    因为他想看到的是,在这样混乱的时候,有一位人能够力挽狂澜,做出挽救天下的举动,偏偏他现在看不出任何人有这种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