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状元: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在古代考状元》 70-80(第12/15页)

壮大的。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除了分成之外,族里还打算以后每年?给?韩时遇一百两银子,算作是族里对他的支持。

    韩时遇本来是不想受的,不过他转念一想,他与家族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家族抚养他长大,他中举回馈家族,家族兴盛之后回馈他,既可以让他日后免于生活之忧,从而做错事,也是让他能够更加集中精力专注前程。

    他前程越好,哪怕他不做什么?,对家族也已?经?是照拂。

    所以这笔钱他是该拿的。

    这笔银子就从明年?起,会按时送到韩时遇手里。

    如果以后韩时遇中进士做官,族里对他的经?济支持也会酌情增加。

    忙完这些事情,韩时遇和文?玉涛找了个时间约好了一起到县衙正式拜访县令,而后又拜访了几个亲朋好友,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便又重?新?启程,韩时遇和文?玉涛往省城读书,韩张氏等人则是回西宁府。

    因着这边的生意还没有安排好,且韩时遇表示年?后自己会上京参加明年?的会试,所以搬家的事情便暂且先搁置了。

    如此倏忽一过,又是一年?春,还没有过元宵,韩时云便带着新?添的小厮韩竹一道上京赶考。

    第78章

    岭南省省府广泉府近海,其辖下海州县建了码头,还建了市舶司,海运非常的发达,韩时遇便是走?海路进京,从海州乘坐海船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到达金门卫,而?后再换乘马车进京,整个行程如无?意外,大约需要四十天左右,如有意外,则很有可能就葬身大海了。

    毕竟海上的气候实在是变化多端,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起风暴。

    海船在海上的时候,就像是一叶扁舟,风暴一来,就得看命。

    是以走?海路虽然方便,但?也有人不愿意走?,觉得太冒险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走?海路路资耗费也大。

    韩家如今也算是小有家资,再加上大魏朝有公?车赴试的规定。

    会?试,会?即聚合之意,也即是新?科举人和历届举人都有资格参加会?试。

    但?参加会?试之前,举人须得自?己先?提出申请,这个申请时间定为乡试之年的九月至十二月,经过审核合格了,顺天由顺天府,其余各省则由布政使?发放咨文给?举人,令其赴礼部投递,这称为“起送”,发放咨文的同时,还要给?路费。

    路费多寡是根据各省距离京城的远近而?定的,近的一两,远的如岭南省,则是三十两,除了路费之外,像岭南省等其他偏远省份,还会?发放一枚火牌,凭着这枚火牌可到驿站取用驿马一匹,沿途用黄布旗书写“礼部会?试”四字,所以“公?车”也就成为了应试举子的代称。【1】

    拿到咨文之后,可在来年二月初一至三月初一到部投递,确实因为路途遥远延误的,可以延迟到三月初四,三月初四之后,概不收纳。

    是以韩时遇过完年,还没有出元宵,年初就启程,就是要按时到部投递咨文,要不然错过了时间,可就耽误三年了。

    之所以宁愿多花些银钱也要坐船,是因骑马辛苦不说,还荒废时间,乘船就不一样了,只要不晕船,在海上这一个月,仍可与平时一样读书温习功课,相当?于你比别?人多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赢在了起跑线上。

    今年的新?科举子,除了韩时遇参加会?试之外,岑长白和张青元也俱都报名参加了。

    岑长白自?来不与韩时遇及张青元交际,他年前便已经动身前往京城,因而?韩时遇只与张青元同行。

    在船上还遇到了其余应试举子,韩时遇和张青元做完每日功课之后,也会?与这些应试举子交往,大家一起谈论文章,还是颇有所得的。

    路上遇到了两次暴风雨,好?在都有惊无?险,四十二天后,韩时遇和张青元抵达通州。

    通州抵达京城只有半天功夫,大多数接人的家仆都会?在这里等候,殷勤好?客的主人会?派仆人前来迎接客人。

    这不,韩时遇和张青元才刚下马车,打?算找个客店坐下吃顿饭,再好?生梳洗一番好?进京,便见一衣着光鲜的老仆激动上前给?张青元见礼:“少爷,老奴可算是等到您了。”

    “福伯。”张青元看到来人也很惊喜:“姐姐派你来的?姐姐可好??”

    “好?啊。夫人接到家里的信,知道您要上京赶考,就一直念叨着,早早就派了老奴前来等候,可算让老奴等到您了。”福伯神色激动,看到张青元如看到自?家孩子一般:“少爷请快快随老奴回去见夫人吧。”

    张青元颇有些意动,不由得转头看向韩时遇,韩时遇笑道:“既是令姐挂念,元华兄便去吧。”

    元华是张青元的字。

    “常贤兄不若随我一道吧。”张青元再次发出邀请。

    常贤乃是韩时遇的字,乃是进了省学之后,教授得知他还没有字,便给?他取了这个字。

    出自?《论衡·卷一·逢遇篇》,“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

    意思是,人的操行有一贯优良的,但?做官却不可能一直受到重用。人品好?不好?,是才能和操行的问?题,能不能得到重用,是时机的问?题。

    教授希望韩时遇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操行的优良,是以给?他取了字为常贤,出处也正和他的名字,因此韩时遇从此就有了字。

    韩时遇摇头:“不必了,我自?有安排,你便去吧,改日我安定下来,再去寻你。”

    韩时遇听说过张青元的姐姐,原是张父在任上时为她定下的婚事?,不料婚后男方大有出息,不仅考上了进士,还考上了庶吉士,三年后散馆,又留在翰林院,可谓是前途大好?,但?穷也是真的穷。

    当?然,张青元姐夫也是官宦出身,家中资财还是有的,但?京城居,大不易,再加上他们没有靠山,自?然是不好?太过出挑,所以也就买了一个二进的院子住着,张青元作为妻舅前往投靠自?然有地方住的,但?韩时遇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肯定就不好?安排了。

    韩时遇很愿意到时候前去拜访张青元的姐夫,若是能得一二指点自?然是最好?的,但?打?扰人,叫人为难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张青元也知晓韩时遇的脾气,见他这么说就知道是打?定了主意的。

    当?下也退一步:“不若这样,你先?随我一道进城,等进了城再分开如何?”

    那福伯也看出来韩时遇是应试举子,受主人家风影响,也很愿意与读书人结善缘,便也帮着劝,“这位公?子既也是一道进京的,不若便坐我家马车与我家少爷一道进京吧。我家马车宽敞,且坐得下。”

    韩时遇见对方并无?勉强之色,便点头应了:“如此便劳烦了。”

    不过此时韩时遇和张青元俱都饥肠辘辘,且下船后又赶了好?些天的路,身上也是风尘仆仆,这般上门自?是不妥,于是先?要了一间房,洗漱完毕又换了一身衣服,再用了饭菜,这才上车往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