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第7/42页)

宁笑道:“不用,我们主要卖这个素鸡、油豆皮和腐乳,做法就算了。酒楼的大厨们见多识广,拿到新食材都会用各种方法试吃的。”

    除了一些特殊做法的菜肴,配方没什么用。

    有天赋的人都会摸索出来的。

    小少爷就觉得沈宁很大度、大气,一点都不斤斤计较,也没那么贪财。

    因为有这样温柔、大度的母亲,才能养出阿年和珍珠那么聪慧又单纯的孩子吧。

    他心下黯然,无端生出几分羡慕。

    可惜,他没有这样疼爱自己的母亲。

    母亲即便有好几个孩子,在她心里谢家也只是联姻的势力,她所有的孩子加起来也没有娘家的亲侄子来得重要。

    她对大哥二哥好一些,他这个小儿子就是多余的了。

    吃过饭,时辰不早了,虽然意犹未尽,小少爷还是很克制地告辞。

    沈宁给他装了一小坛腐乳,还拿小坛子装了一些素鸡、素烧鹅、油豆腐,告诉阿鹏做法,让他教给书肆后厨。

    小少爷没有拒绝,阿鹏接过的同时在桌上放了一小块碎银子。

    他根据外面的行情自己估算这些东西值七八十文,只多不少,所以他给了一钱碎银子。

    不等沈宁反应,小鹤年一把抓起碎银子,塞回阿鹏手里。

    “师兄,你来我家怎么还算钱?我去你那里读书都没给钱的。”

    小少爷想说我最不需要钱,而你家目前最需要钱。

    他还想说我教你读书,同时你也陪我读书了,互不相欠。

    你中午吃我的饭我也吃你的了,也不欠。

    我来你家做客,我没给钱,但是带走你娘要卖的东西,那就要给钱,这是很正常的啊。

    但是看小鹤年气鼓鼓的脸,气鼓鼓的眼,他就不想辩解了。

    他想这就是先生说的来往多了有感情,人情就不需要你来我往算得清清楚楚了吧。

    他笑道:“我拿走的不给钱,那书肆和学堂要的可得给钱。”

    小鹤年也笑起来,“嗯哪,咱俩是交情,他们是生意,不一样。”

    小少爷也笑得眉眼弯弯,“好的,我走了。”

    他跟裴父裴母、沈宁裴长青告辞,想了想又加上小珍珠,不能落下她,虽然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子。

    果然,他这样取悦了小珍珠。

    她就等着看呢,看阿恒是不是无视她!

    要是敢无视她,以后来家里不给他吃萝卜条!

    她热切地盯着阿鹏。

    阿鹏被她盯得想忽略都难,他本来没特意和谁告辞,这会儿都特意跟她说一声,“珍珠,我们走了。”

    小珍珠立刻送他一个大大的笑脸,“阿鹏哥哥,你常来啊!”

    最好下次教我一招半式的。

    嘿哈。

    送走小少爷和阿鹏,沈宁揪了揪小珍珠的发辫,对裴长青道:“你闺女的算盘珠子都要崩天上去了。”

    裴长青笑着揽上她的腰,“走吧,溜达溜达。”

    好久没和媳妇儿散步了。

    沈宁还想说说闺女呢,却被他揽着走了。

    小珍珠立刻朝裴长青挤咕挤咕眼睛,谢谢爹,转身拉着小鹤年往家跑,继续摆弄筷子和铜钱去了。

    小鹤年知道师兄回去肯定也会继续摆弄,他也想多思考思考,看谁想出更好的办法。

    裴母:“铜钱不方便,都搁不住,让你爷爷给掏几个珠子。”

    用筷子串珠子,就好放多了。

    裴父一点不嫌烦,也很爱配合孩子们。

    他道:“我看新房那边有些香椿木、榆木啥的下脚料,我去给搜寻一些,得空给孩子们掏掏。”

    盘算珠子可没那么好做,而且他也没有现成的样子,就自己琢磨。

    而小少爷和阿鹏回去书肆,也是抱着坛子就往楼上跑。

    “阿鹏,帮我找些细木棍儿和带眼儿的珠子来。”

    没有珠子,棋子也行,想办法凿上眼儿。

    阿鹏许久没见小少爷如此风风火火了,也很配合,“少爷,坛子给我,我送去后厨。”

    小少爷犹豫了一下,“只把素鸡这些放下,腐乳要放我们这里。”

    搁后厨,保管被谢掌柜他们偷吃掉。

    别忘了,这里除了谢掌柜,还住着几个抄书的书生呢。

    见向来对金钱不甚在意的少爷竟然如此宝贝一罐腐乳,阿鹏也感受到阿年一家在少爷心目中的分量了。

    小少爷一边让阿鹏准备珠子,一边又自己磨墨,他要给先生写信。

    他要告诉先生自己的想法,今天去阿年家收获巨大。

    他要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先生,还要告诉他自己和阿年正在研究新式算筹,就叫算珠好了。

    他们要改进繁琐复杂不方便的算筹。

    以后先生出门就不用带一大袋子算筹啦。

    嗯,他还要给先生出个谜语,看先生能不能猜到,嘿嘿。

    而裴家,沈宁也没有再额外引导小鹤年,就让他和小少爷一起研究吧。

    小少爷肯定会跟很多有学问的人请教,到时候算盘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到底谁发明算盘这个虚名,并不重要。

    一般人谁知道历史上谁发明的珠算呢?

    第二日一早沈宁又选了一波豆腐。

    今儿来的都是合格的,沈宁全给留下了。

    众妇女一起欢呼起来,对于她们来说让沈宁选中比赚豆子更重要,更开心,因为这是来自豆腐娘子的肯定。

    沈宁把她们一个个记下来,哪天,谁家,几斤。

    这些豆子是赊账的,要等腐乳交货结账以后再付款。

    早饭后送走阿年,沈宁继续安排顾氏和四婶儿切豆腐、晾豆腐,再把昨日晾的豆腐装进干净的装有稻草的坛子里发酵。

    沈宁和裴母再做一些素鸡和素烧鹅。

    傍晚裴父去接小鹤年的时候沈宁让他再邀请小少爷和阿鹏过来吃饭。

    对方来就来,不来也没关系。

    以前不随便邀请,是觉得自家寒酸,招待不起贵客,既然小少爷不在意这些,那自家还有什么介意的?

    就把他当阿年的好同窗走动呗。

    这位好同窗还是个孩子呢,远离父母先生,独自在异乡求学,作为好朋友的母亲,她当然要关心啊。

    果然小少爷又领着阿鹏来了,不过今儿他们是带了礼物来的。

    一条肉,一袋糯米,差不多有个十六七斤的样子。

    之所以带糯米,是因为小少爷在沈宁的账本上发现有一页待买物品,其中糯米被重点圈起来。

    这礼物送得也太可心了,沈宁都怀疑是不是阿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