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斟真修仙回忆录: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顾斟真修仙回忆录》 60-80(第15/28页)

 应该是女皇和隆宁公主的反对派,劝不动这二位,就想办法在别的地方下手,这是常见的伎俩。

    顾斟真不想那么多人记住她的脸,只觉得麻烦。

    湖水平静,倒映着点点灯火,摇曳不定。

    她站在栏杆边上,想着刚才听到的话。

    建立女子书院这种事,在成齐国也是头一回,所以光是提议就已经引发了议论,隆宁公主应该是想得到民间的支持。

    这恐怕有点难。

    第71章

    隆宁公主此举被视为对另一派势力的试探, 所谓“敌人反对的我就支持”,于是,很快就有宗室打着保卫成氏江山的旗号起兵造反, 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因此而来的朝野动荡,却持续了很长时间。

    作为风暴的中心, 女皇当然在重重保护之下,皇宫之中也不是那么好进去的,隆宁公主却不同, 她的府邸在宫外, 驸马早逝,二人倒是有一儿两女三个孩子, 年纪都不大,于是就成了被针对的目标。

    武人刺杀、修士谋害,多么下三滥的手段都用上了,隆宁公主一度狼狈不已。

    顾斟真既然说过要保她的性命, 自然不会食言,然而这些只是外力而已, 重重阻力之下造成的无限压力, 全都在隆宁公主一人身上。

    有些事,不是杀得人头滚滚落地就能行的, 不能得到对方的理解,人家知道你在做什么?又怎么会选择支持你?

    独来独往的修士可以不解释,而隆宁公主这样执掌大权、一言可以决定多少人生死存亡的人, 可不能草率行事。

    于是, 隆宁公主退而求其次,转而向朝野寻求政治盟友。

    有些人在后宅管了一辈子人和事, 斗来斗去,争的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利益,若是将眼光放长远些,看看成齐国广阔的江山,机会又摆在面前,自然就会有动心的。

    大规模地办女子书院是不成了,那就在小范围内举办,来的是高门贵女,对外只说是聚会而已,而所学的内容是国家典章制度各地风土人情等等从前很少接触的东西。

    此举也被认为是隆宁公主攫取权力的手段,因此从一开始就进行着派系斗争,表明态度的不是没有,观望的人更多。

    这些具体的事务,顾斟真是不会干预的,其实她只有在那次进皇宫见到女皇的时候,才提了那些话,之后无论隆宁公主做什么,只有隆宁公主自己来禀报,顾斟真并不会多问一句。

    或许已经知道顾斟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隆宁公主后来干脆挑紧要的事务简短地说来,她只要确定顾斟真在听,就不打算放弃,何况只有顾斟真身边时,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

    那是绝对实力的庇护。

    有人将主意打在顾斟真身上,想方设法监视、打探消息,无所不用其极,威胁的有,利诱的有,利诱不成转而威胁的也有,明明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答案,却不停地做着这样愚蠢的事。

    女皇也感觉到危险,从皇位上下来,那当然是不可能,多少人死也要死在那个位置上呢。于是,女皇选择扶持娘家人,作为对抗成氏宗室的利剑,由此引发了储君之争。

    部分选择观望的势力之所以容忍女皇的“胡闹”,很大程度是寄希望于那位曾经的小皇帝、如今的皇嗣,所以希望维持局势稳定,熬死了女皇一切就结束了,当女皇娘家人卷进来之后,一切就不同了。

    朝堂上的位置是有限的,有人下来才有人上去,有人上去就必然有人下来,若是能全身而退也就罢了,很多人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在女皇登基第三年,大朝会上,隆宁公主遭到训斥,被直接送回了公主府。

    此事被视为某种信号,各方面势力蠢蠢欲动。

    隆宁公主倒是不哭不闹,只是走到顾斟真这个院子,坐下来喝了茶,平静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顾斟真静静地听着,因为她不肯介入具体的事务,此时倒是有一点局外人的意思。

    “所以,是禁足了?”

    “是。”

    “公主的样子,过于平静了。”

    “仙师能看透人心,为何看不透宜媛心中所想?”

    “如无必要,我不喜欢窥探人心。”

    “仙师恕罪。”

    “无妨。”

    短暂的沉默之后,隆宁公主开口道:“三年前,仙师在皇宫大殿上所说的,开创一个时代,宜媛记在心里,如今也有不少同盟,只是母皇此举,令人心寒。”

    顾斟真大概知道隆宁公主想要说什么,这位也不是什么刚出闺阁的小女孩,而是出身皇族、纵横政坛一二十年的老人了,该有的分寸,还是有的。

    当时投下那颗石子,顾斟真是想看看它泛起的涟漪,其实从她成为修士开始,就已经放弃了亲手去实践某些事。

    “公主如今清醒的很,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不是很好吗?”

    这样的话,当然是莫大的鼓励,隆宁公主神色一松,喟然叹道:“整天忙得脚不沾地,也该休息休息。”

    顾斟真没有发表见解,她常去外面听那些人的议论,无论什么样的话都会听上一耳朵,一边听一边观察那些人的表情,猜测对方此时心里真正的想法。

    由于她此前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或者说是不屑和刻意的忽视,此刻反而感受到乐趣,当然,一开始的确会受到小小的挫折,那是刻意忽略不计的。

    以旁观者的视角观测人心,的确会看到非常龌龊的一面,可是看着无数人的人在自己面前上演一幕一幕大戏,那不是小时候看电视的感觉吗?

    真人出演,情感真挚,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演员?又上哪儿去找这么美妙的体验?

    当真有趣。

    事件的走向朝着顾斟真熟悉又陌生的方向发展。

    为了镇压反对者,女皇手里必须有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太锋利,女皇都得担心伤到自己,所以要维持某种微妙的平衡,不允许天平向任何方面倾斜。

    隆宁公主作为皇室血脉、女皇唯一的女儿,在朝中拥有特殊地位,所以她很快就获得了自由,仍然可以正常出入府邸,不需要传召就可以进入皇宫,既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也负责传递各方面的声音。

    可平衡之术是非常危险的手段,当所有人都拥有了派系,女皇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她必须不断重新培植新的亲信,所以“信任”也就成了保质期极为短暂的允诺。

    随着女皇逐渐老去,那个被降为皇嗣的小皇帝也逐渐长大,从少年到青年,娶妻生子,虽然好几年连宫门都出不去,却越发成为众多人心中的象征。

    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起兵,不止一次,宣称是得到了密诏,虽然事后都t被证伪,架不住真的有人相信这个,还有忠心耿耿的卫士冒死相救这种事发生。

    女皇大约是动过除掉皇嗣的念头,只是一直拖着不肯下手。

    某天晚上,顾斟真路过女皇母家人的宅邸,听到了一段对话。

    “要我说,不如直接上书,就说皇嗣谋反,把证据一列,赐死算了。然后,在赵家子侄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