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恐怖游戏匡扶汉室: 137-162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在恐怖游戏匡扶汉室》 137-162(第17/39页)

天子,迁都许昌】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下来战书,尚未应战】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谋划进攻赤壁,尚未发兵】

    星号标记是他被系统绑架走的年份,其他几个节点也都算是比较重要的事件,由于是第一个通关游戏的玩家,所以得到了可以自己指定节点的特权。关于具体的时间点选择,曹操在系统空间时就已经有了想法。

    “全知”是他的优势,所以不能过早干预事件,旧英雄如果不退场,便没有高处的位置可以站立。太晚也不行,这一回的基础必须打好,理想状态是从中平六年开始。

    但是……如今年少的他,直接选择董卓入京那一年的话,有多少把握能控制住全局呢?依靠记载上的那些知识,终究和真实拥有的信息权力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如果从被绑走的那一个时间线开始,在明知道后来那么多事情会发生的前提下,他真的能做到袖手旁观,静待局势变化天命倾斜的时刻吗?

    沉默了很久,曹操还是做出了选择。

    “公元171,建宁四年。”

    话音落地,眼前景象逐渐模糊变化,色彩重新组合拼拢,最终形成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场景。他还保持着拜见桥玄的姿态,抱紧的拳头提醒着他正在向桥玄抒发自己的伟大志向,他抬头看向天空,没有什么黑色的圆球,只有晴空碧宇,天气明媚。似乎发生的一切都只是暂时出神的幻想,一时间有些分不清真假。

    早知道换个更早的时间段,也不至于如此怀疑。

    “阿瞒,发什么愣呢?”站在桥玄身边的是十七岁的许攸,正是因他从曹操那边解了兵法注解去阅读,随后推荐给了桥玄认识。

    曹操看见许攸,就想到他满脑子乱七八糟的野史,短暂的相处倒是快要覆盖这个更熟悉的许攸。

    眼前的许攸才是自己相处了数年的发小呀!曹操回过神来,再次对桥玄抱拳,道:“有礼了。”

    桥玄家里正有人做客,但似乎不太喜欢曹操,都没有出来看看。曹操如今的名声算不得好,但也不坏,只是有一些放荡行径听去了觉得是个顽皮孩子。前几年和袁绍抢亲、翻人院子捉鸟之类的琐事不少,他叔父也不喜欢他。

    桥玄看了看屋里的客人,说:“子将,我看孟德所注兵法颇有心得见解,又有如此志向,你如何看呢?”

    被唤作子将的人名为许劭,也是品评大家,他与后来的袁绍相似,家族里多人任过三公,但他坚持清流派,不与宦官同流合污,因此名声极好。曹操琢磨着没准本初就是有样学样,学人家许劭博个好名声。

    “我还能如何看,桥公觉得极好便是极好。”许劭脾气不太好,有话直说。

    人物生平的记载里没有详细到事情的细枝末节上,他也不知道原本自己是如何应对许劭的轻视,只是有推测的记载说是他威胁了许劭,于是许劭给他做出了千古名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今,当知晓一切的曹操在等待品评时则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后世对于品评的批判很多,当评价标准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时,这些人的好坏善恶就决定了整个环境的善恶。

    而且,这些个品评大家,一个比一个清高脾气差,哪里得罪了人家都未必知晓,莫名得个差评。

    曹操向桥玄作揖赔礼,随后自顾自走进屋内,将桌案上的兵法注解递到许劭面前,道:“子将年长我几岁,我本该以礼相待。今日见阁下以貌取人,不重实才,不过尔尔虚名。”

    闻言,许劭倒是投来正眼,冷哼着接过书卷,说:“小儿注解孙武之书,能有几分门道?辱没先人,还要自取其辱,你曹孟德不仅目无尊长,还相当自以为是。”

    说时将注解之书打开,准备随意挑几个错来反击教训,却发现竟没一处能挑出毛病来,甚至十分独到令人恍然大悟。

    许劭又看了看曹操,面子上有几分过不去。

    曹操将书卷夺回,说:“原来是个这样的人物,亏得天下有识之人都将阁下奉为大家。”

    “且慢!”许劭拦住要走的曹操,拉下面子向他作揖,说,“孟德,请坐。”

    “……”屋外的许攸看傻眼了,不曾料想阿瞒竟有如此本事,能让许劭给他作揖?!他身为好友自然是愿意看到阿瞒被赏识的,但这一下子超出了预期太多,反而不舒坦了!

    论学识智慧,他许子远不比阿瞒差呀,都没得到被许劭邀请的殊荣,阿瞒还口出狂言,凭什么啊???

    嘿嘿。

    曹操心里暗爽,心想后世总结果真好用,这些名士品评大家越是清高越是欠骂,舔着脸去巴结,人家只当你卑微无能,越狂妄不把名士当回事,他们反而觉得有风骨。

    两人在屋内坐下,桥玄和许攸走了进来。

    许劭再次询问他今生志向是什么,曹操笑了笑,没有回答刚才告诉桥玄的征西将军,而是换了一个目标。

    “千古名相垂史册,异姓封王致忠良。”

    许攸当即坐不住了,甚至想扑上去捂住曹操的嘴。异姓封王,阿瞒他真敢说呀!大汉已经很久不封异姓王了,那可是反贼的代称,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可谓野心极大!

    桥玄听后也愣了好久,老头子聪明一世还有看走眼的时候?刚才还是征西将军热血青年,怎么一下子成要当异姓王的反贼了?

    “你……你疯了?”许劭也震撼得哑言,甚至出言辱骂。

    但是,如此坦荡把最高目标说出来反而显得真诚起来,一个人如果能异姓封王还保持忠良,也绝对是名垂青史。

    曹操目光坚定,明亮的眼睛里是澎湃的热血和自信,掌握着将来的故事轨迹和后世的学识,保持着最初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三人逐渐冷静下来,桥玄似乎从这个少年的眼里看懂了些什么,老者站起来看向蔚蓝的天空,眺望远处的宫殿。

    此处无外人,他缓缓道:“宦官干政,天子更替频繁,而先帝……”汉桓帝大家心里有数并不是个好皇帝,只是臣不可议论君。如今新帝登基一年,旧问题一直没解决,那些宦官掌控着权力,乃祸患也。

    大修宫室,田野凋敝,百姓民不聊生,天地气候可见一斑,只是谁也不敢说出口,汉室倾颓,若无能人志士以回天之力,只恐……

    桥玄回头看向曹操,笑了笑问:“你一个少年郎,难道是要肃清宦官澄寰宇,再兴大汉强盛?”若有如此功绩,异姓封王倒也是忠良的至高褒奖。只是曹孟德这少年,怎么坚定得好像一定能成,像是宣告一个必定发生的事情?

    年轻气盛虽是好事,定下过高的目标将来更容易沦为笑话。

    曹操不敢打包票,也不能承诺什么,只是低头回答,说:“操今生志向,便是如此,不死不休。”

    兴许是被他坚定的态度给打动,又或者是他眼里的神情过于严肃认真,许劭不禁将他重新打量。这和他印象里的曹操没有任何不同,却又好像完全不同。

    许劭视线再次落在曹操整理的兵法注解上,目光几分沉下,缓缓道:“君当为治世之能臣,扶汉之伊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