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13/16页)

献于府君。”

    袁绍逃出洛阳后,曾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因此大家都称其为府君。

    许攸笑道:“将军勇猛过人,却智谋不足。如今十八路诸侯共同讨董,府君的一支精兵却突然离队,擅自行动,恐怕会招到其他诸侯的猜疑。某有一计,名为‘自投罗网’,可不费一兵一卒解决府君的后顾之忧。”

    袁绍大喜,忙问:“是何计策。”

    许攸可还记得数年前,自己被刘备抓了现行的耻辱。如今,攻守易形,他当然不会做什么圣人佛陀地放过刘备,:“刘备奉迎天子,以汉臣自居,自然要受天子诏令节制。府君可奏请天子,封刘备为燕王,令他放下队伍来冀州面见天子。他既孤身而来,便如同飞蛾扑入罗网,生死都任由我们拿捏了。”

    袁绍又问:“如果刘备不肯来怎么办?”

    “不肯来?”许攸冷笑,“不肯来便是抗旨不遵,便是显露反心,便是与董卓同罪!十八路诸侯共讨董贼,也正好可以除掉此大汉刘贼!”

    袁绍大赞此计,当即便向刘辩奏请了诏令,派遣使者向雒阳去了。

    阿备看完了诏书,不动声色,只先着人将使者安顿好。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心腹众人早已在里面等着了。

    孙乾道:“此乃袁绍之计。主公若去了,必定十死无生!”

    糜芳恨道:“这个袁绍实在可恶,掠走了天子不说,竟然还敢以天子诏令来害主公!”

    诸葛亮道:“当年更始帝也曾假意封世祖光武帝为萧王,实则是想将世祖骗离冀州,罢其兵权、害其性命。幸亏光武帝一眼识破诡计,假称河北未定、不可就征,这才保全性命,终成大业。还请主公效仿光武故事,按兵不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让刘备留在雒阳,都在痛骂袁绍卑鄙无耻。曹操在旁边听了,心中一时间很不是滋味。

    在他心中,袁绍一直都是他的好大哥,做的事情也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可是,自从他离开雒阳来到刘备大营之后,听到的却都是袁绍的坏话,骂他用心险恶导致雒阳大乱,骂他背刺忠臣劫走天子。

    如今,又听到众人骂袁绍卑鄙无耻,要害刘备的性命。

    曹操固然相信刘备的人品,不觉得他会无故抹黑袁绍。但要他相信袁绍真是这样的卑鄙小人,他实在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也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来。

    因此,尽管知道自己的话语可能并不讨人喜欢,但他还是不住地为袁绍说好话:“本初兄性格阔达、品行高洁,天下的士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他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见众人都面带讥讽,曹操又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声势浩大,但他们的队伍都在关外。他们要想一路过关斩将,直取雒阳、斩杀董卓,还是很难的。

    卫将军你的队伍不仅在关内,而且就在雒阳城外,如同一柄尖刀抵住了董卓的喉咙。如果与十八路诸侯联军一起里应外合,则可事半功倍;如果就此罢兵,则事倍功半。

    卫将军如果此时离开军队去往冀州,那么和就此罢兵有什么区别?如此作为,岂不是让董卓痛快,让天下悲哀吗?

    操与袁本初有旧,愿意与使者同回冀州,当面向其阐明利弊,使两家冰释前嫌、共同对敌。”

    众人本来就不愿意刘备去冀州,只是碍于诏令是以刘辩的名义下的,不好明着违抗皇命。如今既然曹操自己提出要去向袁绍复命,众人乐得顺水推舟。

    阿备思索了片刻,也点头同意了。

    临别之时,阿备亲自为曹操送行。他将一卷竹简递给曹操,道:“十八路诸侯中有一路,乃是北平太守公孙伯珪。他与我乃是同窗好友。

    昔年我被师长惩罚,抄写《礼记》二十遍,多亏伯珪兄相助,这才得以按时完成,没被师长再次责罚。说起来,是我欠了伯珪兄。

    这一卷《礼记》乃是我亲手抄写,还请孟德兄替我带去给伯珪兄,以全昔年的同窗之情。”

    曹操不疑有他,接过竹简放入了行囊,转身纵马而走。

    很快,曹操就与使者一起到了陈留,见到了袁绍。

    袁绍站在上首,听着曹操一会儿分析利弊,大谈刘备的忠君爱国之情;一会儿又诉说往事,追忆从前一起共事御敌之谊,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这个曹孟德早已年过而立,怎么还是这么愚蠢呢?

    第129章 曹操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早在十年前, 袁绍就和刘备撕破脸了。

    毕竟,刘备犀利地刺破了他善良公正的伪装,将他隐藏起来的沾满血污的手掌翻开在了阳光之下, 将他压抑起来的最黑暗的欲望暴露在了目光之中。

    这么多年来还能保持在外界看来“友好”的关系,不过是因为这十年来两人都没有再见过面。

    袁绍可以肯定,刘备一定暗中提醒过曹操, 要他小心自己。这么多年, 他一边和曹操称兄道弟,一边暗中提防。

    他心里甚至有一点难以明言的小期待,期待着那个一直用崇拜的眼神望着自己,跟着自己身后亦步亦趋的曹孟德, 会在突然的某一天里翻过脸来, 对着自己拔剑相向。

    袁绍想, 那个时候,场面一定会很精彩吧。

    可是他等呀等、等呀等,他脑海中期待的一幕始终没有发生。曹操始终是那个曹操, 毫无防备地跟随在自己的身后, 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所以……是刘备没有提醒他, 还是他只是单纯地比较傻?

    袁绍疑惑了。他想了许久,最终因为不愿意承认曹操是个蠢货, 所以得出结论应该是刘备做事不周密, 没有提醒曹操防备他。

    但是现在, 这样的自欺欺人没用了。

    曹操是从刘备的大营中过来的。在袁绍明里暗里的打听下, 曹操也承认,刘备已经告知过他劫走刘辩的事情。

    但即使是这样明晃晃的证据摆在了眼前, 曹操依然睁着那双明亮又炽热的眼睛, 期待着自己与刘备能够结盟抗董。

    那一瞬间, 袁绍突然明白了,不是刘备做事不周密,而是曹操这个人实在愚蠢!

    袁绍心中冷笑了几声,没有当场戳破曹操愚蠢的幻想。

    他依旧做出一副哥两好的模样,热情招待曹操。对于曹操的提议,他没有马上说好或者不好,只说要和众人再商议一番后,便让人先带曹操下去休息。

    曹操一走,袁绍便立刻将亲兵招到近前,吩咐他们一定要留意曹操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他有任何异动,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给他。

    袁绍想得很清楚,曹操虽然愚蠢,但刘备绝不是蠢人!他既然敢派曹操来完成这个注定失败的任务,肯定是另有目的。

    果然,袁绍很快就得到回报,说曹操去找了公孙瓒,还将一卷竹简交了出去。

    袁绍道:“果然!这刘备是来联结公孙瓒,里应外合坏我大事!”于是当即点出一队亲兵,气势汹汹地冲到了公孙瓒的营帐中。

    那边,曹操正和公孙瓒饮酒餐宴、相谈甚欢,突然见袁绍沉着脸冲了进来,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