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10/16页)

汉末枭雄是有心理预期的。

    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像卢植这样出生良好、从小接受正统思想教育的士族,袁绍的所作所为从他的角度看来,无疑于偶像人设崩塌。

    袁绍想要接近皇帝刘辩,完全可以直接到刘备的大营里来觐见,刘备绝对不可能拒绝他。可是他为什么偏偏要趁着刘备不在的时候,偷偷把刘辩劫走呢?难道,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做一个拥立汉帝的臣子,而是像董卓那样一人独霸皇帝的权柄?

    难道……他早就有了不臣之心?

    可是,那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呀!是世代忠良的袁家呀!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卢植想不通,或者说是想得通却不敢想,把一切都闷在心里。闷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内耗,整日里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阿备见了,对卢植好生劝导了一番,但具体作用却不太大。毕竟,人的观念有时是最难以改变的,比山还难移、比海还难填。而在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面前,人的语言有些时候是那样地苍白无力。

    人教人,百遍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只有当汉室倾颓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冲到面前,或许卢植才能真正地放过他自己。

    而就在此时,阿备的大营里迎来了一个和卢植很像的年轻人。

    此人身穿深红直裾,腰系宝剑,身材不算高大威猛,两眼却如火炬般明亮,一看就是个意志坚定的好小伙。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也从雒阳城里逃出来的曹操!

    第127章 委质定分,义无二心

    曹操的到来, 是有迹可循的。

    在阿备与董卓相互对峙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董卓和他的队伍虽然没有打仗,却一天也没有闲着。

    首先是董卓本人, 他把皇宫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国库当成了自己的私库,每日纵情享乐, 宫里的宫女、公主、后妃, 都惨遭了他的毒手。他还废除了五铢钱,颁布了自己的小钱,一遍一遍地搜刮雒阳城百姓手里的财富。

    上梁不正下梁歪,董卓尚且如此, 他的手下又岂会是自律守礼的人?

    董卓的手下们在雒阳城里到处作恶, 看到了喜欢的财物就直接上手去抢, 看到了喜欢的女人就直接上手去夺,看到了不顺眼的人或者胆敢反抗的人就直接动手去杀。雒阳城里的百姓们整日活在朝不保夕的痛苦中,惶惶不可终日。

    但是这样, 董卓的手下们依然不满足。

    他们成群结队地离开雒阳城, 骑着马、拿着枪, 一处又一处地洗劫城郊的庄园和村落。将男人全部斩首,将女人财物全部掠夺。他们把男人的人头挂在车子下面, 对外夸耀是斩杀了贼人, 然后又把女人们像分猪仔一样随意分配。

    在这样恐怖的气氛中, 雒阳的百姓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逃!赶紧逃!只要还有一丝机会, 就一定要逃出去!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逃出去!

    与之相对的, 阿备与他的队伍也一天也没有闲着。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会带着队伍, 每日在城郊地界巡逻, 帮着击退那些劫掠的董卓兵们,带回那些愿意跟来的流离的百姓。

    而在阿备原本的大营之外,糜芳、简雍等人早已又带人另开了一座小营,专门用来收容那些被带回的流离百姓,给他们发放口粮衣物,为他们诊病疗伤。

    卢植受了刘备的委托,重拾自己的老师旧业,找了一间帐篷开了学舍。虽然面对的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但依旧教得尽心尽力、一丝不苟。

    阿备身为主公,自己也从不躲懒。只要有空,他都会到百姓营中视察,或者帮忙烧饭端汤,或者帮忙送医递药,或者带着一群人一起打扫卫生健身活动,或者用路边的狗尾草给小孩儿们编上几个小狗小兔子。

    诸葛亮跟在阿备的身后帮忙,也被硬塞了一个草编小兔子。

    看着手里材质低劣但做工精致的草编小兔子,诸葛亮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主公是否无有远志,结小兔子聊以消遣?”

    阿备看着诸葛亮一本正经的小脸,忍不住笑了起来:“阿亮以为,什么才是远志?”

    “当然是整军队、结士族、盟诸侯、诛董卓、复汉室!”

    诸葛亮的小嘴叭叭,一开口就是一副宏大远景,让阿备不由地幻视央视版《三国演义》的隆中对。不得不说,诸葛亮如今年纪虽小,但战略眼光一点不差。

    阿备笑着听完,手下动作不停,很快又编好了一只小狗:“阿亮说的一点也不错。但我现在做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有志之事。”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往旁边的人群看。

    诸葛亮顺着阿备的眼神看过去,只见最新一批受伤痊愈的流离百姓们正被简雍聚在一起,询问他们今后的打算。有愿意留下来的,就直接留下来,或入伍当兵、或做扫洒民夫、或做屯田农人……有不愿意留下来的,就发放路费,随他们各自归家。

    有的百姓不愿意留下来,当场拿了路费就离开了。但大多数的百姓,都直接双膝跪地,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效忠刘将军。

    诸葛亮何其聪颖,立刻明白了刘备话中未尽之意,但他沉默了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招募流民、壮大军队确实是正道,但却不能一味刻舟求剑。

    请主公恕亮直言,如今陛下失踪、董卓觊觎,我军既远离辽东故土,周围又没有可信赖相助的盟友,可以算得上是内外交困。雒阳城里的局势瞬息万变,一旦有敌军来袭,我等可能立刻就会陷入险境!

    民兵可以招募,但不是现在这个时间、地点。如今新募的这些民兵,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战力,反而可能空耗钱粮,使主公的实力大减。”

    诸葛亮在益州做丞相期间,的确是勤政爱民,做了许多安定民生的好事,使得蜀中百姓自发地千年祭祀不断。但同时,诸葛亮也绝不是一个割肉喂鹰的圣人,他很明白自己行动的目的,也很明白为了达成目的所要使用的手段、做出的取舍。

    因此,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当曹操的大军逼近樊城的时候,诸葛亮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刘备带着大军去襄阳,丝毫没有考虑过要带着樊城的百姓一起走。最后,是在刘备的再三坚持下,才同意地携民渡江。

    如今,也是一样。

    诸葛亮一心想要帮助刘备诛灭董卓、兴复汉室。在他看来,积极联络朝中官员、外镇诸侯才能正事,帮助京郊百姓躲避董卓、安定生活则是无有远志。

    阿备心里明白,这并不意味着眼前的小诸葛亮是个没有良心的坏人。他只是沿用了汉末时代绝大多数高官军阀习以为常的做法,做了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你说得很对……”阿备长叹了一口气,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央视版《三国演义》中那经典的一幕幕场景。

    在汉末三国的大乱世中,大汉四百年蕴藏的质朴刚毅、庄严雍容得到了总合式的爆发——曹操足智多谋敢作敢为、孙坚孙策骁勇善战坚守信义、刘备仁德慈爱忠厚宽和……

    无数的英雄豪杰接连登场,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闪耀,历史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此时达到了一个崭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