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90-100(第6/17页)

对劲。

    于是,他就只能强压下这股别扭劲,强行将鸿都门学的架子先立起来。

    如今,被刘备这么一点破,刘宏霎时间茅塞顿开!

    可不是嘛!

    他辛辛苦苦设立鸿都门学,就是为了给自己网络亲信的人才,要是这些鸿都门学的学子还是由士族举荐而来,那岂不是从根子上就偏了?哪怕自己再怎么用心培养,那培养出来的还是士族的人,而不是他自己的人!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必须要改!

    刘宏一个激灵从榻上坐了起来,终于挺直了腰杆、皱起了眉头,认真地思索起刘备计划的可行性。

    说句实话,可行性不太高。

    阿备心里清楚,在东汉事情能够准确地收到消息,并且千里迢迢跑到雒阳来报名的人,家里怎么样都是有点资产的。到了最后,肯定还是高门大户更占优势。

    要是真地想要给寒门子弟甚至是底层民众更多的机会,那就得参考后世制度,在大汉每个县,甚至是每个乡里,设置报名点。然后一级一级地考试,一层一层地往上报。

    但如今大汉风雨飘摇,士族豪强们的势力又太过庞大,一下子就将系统完善的科举制度推行下去是不可能的。

    只能借着汉灵帝刘宏设立鸿都门学的这个由头,先将科举制的雏形给搞出来,让天下人知道想要出人头地还有这么个机会。

    阿备有信心,只要这套制度只要能够落地两三年,让天下人知道它的存在。那么哪怕将来它会被恨它入骨的士族门阀们覆灭,它也终究会携万人之势再度回归!

    因为一旦见过了光明,人们便不会再甘心情愿于忍受黑暗。

    知道了只要好好学习通过考试就能出人头地、逆天改命,广大的人民群众谁还会去捧你士族门阀的臭脚?谁又不是天生下贱!

    刘宏问道:“这么多人跑到鸿都门学,都说自己是人才。良莠不齐,又该如何分辨呢?”

    “这个简单,只要安排一场考试,优秀者自然就是人才。”

    大汉的官员虽然主要靠举荐,但是被推举出来的人在正式任官之前还是需要经过一场简单校考。

    因此,对于考试这件事,刘宏接受良好。

    问题是——“考什么呢?儒家经典?”

    为了减少士族方面的阻力,汉灵帝刘宏的确在鸿都门学中悬挂了孔子和他的七十二弟子像。

    但既然刘备在最开始就明确了“鸿都门学要和太学截然不同、泾渭分明”,那么考试的内容自然要和太学形成区别。

    儒家经典是不可能了,只能另辟蹊径。

    刘宏思索片刻:“不如考词赋书画?”

    既能绕开儒家经典,又能体现学识风范,还能满足他的文艺爱好——一举三得,简直太完美了!

    刘宏心里乐滋滋的,觉得自己真是聪明绝顶!

    “可以。”阿备点头,“还可以再加上算术、天文、地理、经济、律法……”

    紧接着,阿备又向汉灵帝刘宏解释了为什么要加上这些科目,这些科目可以在治理国家地方的时候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此法以科考选举人才,可将其命名为‘科举制’。”

    阿备讲得很仔细很认真,刘宏听讲的身姿却越来越放松。到了最后,刘宏整个人都斜躺到了榻上,捂着嘴巴吃吃地笑了起来:“还以为玄德从来公正,原来也是会夹带私货的呀!”

    阿备愣了一下,正色道:“臣一心为公。”

    “哦~~~~~~~!”刘宏故意拖长了语气,突然把头往前一伸,笑嘻嘻地道:“朕记得,玄德就特别擅长算术吧?”

    阿备涨红了脸,再三强调:“臣一心为公!”

    刘宏乐得哈哈大笑。

    玩归玩,闹归闹,刘宏还是很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他缓缓地坐了起来,拉过阿备的手,正色道:“玄德所言之事,利在千秋万代。玄德只管放手去干,朕定会在后面支持你。此情此义,如青山松柏,永不相负!”

    阿备一愣,有些诧异地抬头看向刘宏。

    青山松柏,并不是某个历史上的典故,而是出自现代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说的是商君卫鞅和秦孝公赢渠梁。商鞅变法,阻力巨大。秦孝公便排除万难给予其全力支持,成为商鞅最坚强的后盾。

    小说中,商鞅和秦孝公起誓:“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理论上来说,身为东汉原住民的刘宏是绝对不可能知道这个现代典故的,但他说得那么自然流畅,就好像是早已熟读谙练过无数遍了。

    那一刻,阿备的脑海中突然又想起了“光和”这个年号,不由地轻轻弯了弯嘴角。

    或许,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奇妙罢。

    “臣,”阿备拱手叩礼,“遵旨。”

    踏好了科举制的第一步之后,阿备心情轻快地走出了宫殿。可没走多久,他就敏锐地发现有人在跟踪他!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有歹人在宫中招摇过市?!

    不过,这个跟踪的人实在是技术太差了吧?这脚步声隔着老远就被他给察觉了。就这点三脚猫的功夫,也敢出来混江湖?

    阿备心中又是惊讶又是好笑,忍不住起了逗弄的心思,一会儿碎步缓行,一会儿快步疾趋,一会儿又突然加快脚步然后猛地转过头来——

    然后,阿备就如愿以偿地看到一个惊慌的人影手足无措地躲到了宫殿的墙角后面。而那人影身后由各路宦官、侍从、宫女组成的“小尾巴”则在慌乱中撞成一团,哎呦地倒了一地。

    在皇宫中,有这样的排场,又有这样的心性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的,稍微想一下便知道是谁了。

    阿备躬身行礼:“臣拜见史侯。”

    史侯,便是目前汉灵帝刘宏唯一的皇子刘辩。

    东汉皇帝各个短命且难以留下后人,便有人推测可能是皇宫里风水不好,不适合养孩子。因此,刘辩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到一位姓史的道人家中抚养,也因此得了个“史侯”的别称。

    如今,刘辩长到了七岁,需要读书启蒙了,这才被重新接回了宫里。

    被自己跟踪的人抓了包,刘辩饶是再孩子心性,也难免羞红了脸颊。

    他小心翼翼地从墙壁后伸出脑袋来,确认刘备真的没有生气后,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小步小步地迈出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口中念道:“皇叔先生好。”

    自从得了“御弟”的称号后,阿备便成了刘宏儿子们实打实的皇叔。鉴于央视版《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阿备对这个“皇叔”称呼并不排斥。

    但是,“先生”又是从何而来?这又是唱的哪出戏?

    阿备一愣,赶紧制止道:“臣并非殿下的师长,当不起殿下的‘先生’。”

    刘辩却坚持行完了一个弟子拜见师长的正式礼仪,这才站起身解释道:“父皇昨日口谕,要辩拜皇叔为师。皇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