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父汉武帝: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汉]家父汉武帝》 70-80(第2/23页)

习字稿纸,再次一等,最差的,似从前的麻纸那般,过分粗糙易烂,可做厕纸。”

    厕……厕纸?

    众臣愣住,神色复杂。

    殿下,纸是何等物件,何等珍稀,你居然拿来如厕,这么奢侈的吗!

    又一想刚刚刘据言及所用的原料,貌似好像也很寻常,并不奢侈?

    汲黯蹙眉再问:“殿下所言原料简单易得,不知制作工艺如何?”

    物品成本可不只看原料。

    刘据轻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刘彻:“父皇可要去东宫瞧瞧?”

    刘彻愣住:“东宫?不是在格物司?”

    “在格物司的。这些东西都是格物司制作,但我在东宫也设了场地与器具,同霍光不疑一起捣鼓。做出来的纸也很好。差别不大。父皇若只是想了解制作,去东宫就行。”

    众人再次讶异。

    能在东宫制,而且殿下与两个伴读,几个半大的孩子都能成功,质地还不错?这……即便没看到,也能想到工艺不会难。

    不过看还是要看的。毕竟谁都好奇,这样的纸究竟如何做出来,还是用那般低廉的原料。众人看向刘彻,满目期待。

    刘据又道:“东宫造纸之地就那么大,大家都去,有些挤。”

    一句话让大半朝臣笑容落下,失望不已。刘彻瞄他一眼,彼此对视,父子默契,他立时明白,“挤”是托词,真实原因是不想制作方法被太多人所知。

    他起身,点了几个人随往,余者全部散朝。

    来到东宫。

    霍光与卫不疑正忙碌着,当然不只他俩,还有燕绥藏海与丰禾等侍女也在帮忙。

    刘据带着刘彻先从第一步开始,首先看到的是泡在水塘里的原料。此为泡料。

    再往前是一口大锅,锅中在“煮料”,丰禾添柴,盛谷搅拌。

    然后是燕绥藏海在“打浆”,通过切割或捶捣等方式弄出纸浆。

    接着便到霍光与卫不疑了。

    纸浆渗水制成浆液,两人拿着一张篾席,一人一头将浆液捞起,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刘据眯眼指向殿前空旷场地上晒着地一张张纸膜:“将湿纸晒干,从板子上揭下来,就成了刚刚看到的纸。”

    一步步一环环,每一个流程都在众人眼皮底子展示,让大家细致而直观地明白每一个步骤以及其作用与意义。

    讲解完毕,刘彻眼中惊喜盛放:“确实不难。”

    原料便宜易得,制作简单易学,产出却是前所未有的上上等,怎不让人激动!

    少府寺卿已经激荡得浑身抖动,兴奋不已:“陛下,太子殿下,大农令管盐铁农桑,不管书籍纸张,从前宫中所用竹简绢帛便一直归少府负责。而今这纸的制作运用事宜是否也交由少府?”

    刘据无可无不可,看向刘彻。刘彻点头:“可。”

    “多谢陛下。”

    少府寺卿大喜过望。

    果然殿下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明面上对他各种嫌弃,私底下还是记着他的。不枉他费尽心机,隔三差五往东宫跑。

    看,刷存在感是有用的,为他量身定制的东西不就来了吗?有了这些纸,就能代替简牍与绢帛。天下士人书写学习之道都将发生改变。

    这是大功吧?不但是大功,还是大利。

    毕竟有了纸这么轻薄好用的东西,谁还会用竹简绢帛?

    只要做出来,根本不愁卖。

    所以纸一点不比玻璃差,甚至可以说还更上一层。

    少府寺卿看向刘据,眼中迸发出闪瞎人的亮光,有激动有惊喜有敬佩有感恩。

    扑咚。他跪下来:“请陛下与太子放心,臣微臣必竭尽全力,尽快量产,以供宫中朝堂与天下士人所需。”

    “只是这样吗?”

    少府寺卿愣住,看向说话的刘据。

    “你所说供应单纯指纸张供应吗。可还有其他?”

    少府寺卿懵了,其他?还有什么其他,不就只做出一个纸吗?

    “纸可以书写、练字、作画,也可以用来抄书,将过往所有竹简绢帛记载全部换成纸张。”

    少府寺卿恍然大悟:“殿下是想将宫中石渠、天禄、麒麟三阁的藏书换成纸书?”

    汲黯点头:“此法可行。如今三阁内藏书九成九都是竹简,竹简厚重,占地大,堆积冗多,取用不太便利。若能以纸书代替竹简,再重新按类别整理排列,修订名录,当便捷有效许多。”

    “此事确实要做,但孤所说不只这个。”刘据看向刘彻,“父皇,我听说民间许多人不识书籍不认书籍,非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即便似《春秋》《论语》这类常规书籍,有些人家就算手中略有薄弱余钱想买,也得不来。因为他们没有渠道。

    “竹简之重,绢帛之贵,导致运输与传播上的种种艰难。以至于天下食肆酒肆众多,却没有一间正式的可供平民随意买卖的书肆。”

    刘彻立时明白:“你想建书肆?”

    “对。书肆,不但卖纸,卖笔墨砚台,也卖书。纸与书的价格不能太高,略有薄利即可。如此知识才能得到广泛传播。

    “有些人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机会。那我们就给他一个机会。唯有天下识文断字者渐多,有志者辈出,我大汉才能人才济济。父皇才能不为人才困扰。”

    刘彻蹙眉:“想法很好,并非不可行,但难度太大。你可有想过书籍复抄需要多少时间,一人一天能抄多少?一本,还是两本?

    “你又可曾想过,要达到你所说的广泛传播、自由售卖需要多少本,这中间得耗费多少人力,又需要多少时间?”

    刘据大方承认:“想过的。”

    刘彻愣住,忽然灵光一闪:“你可是已有解决方案?”

    刘据勾唇:“还是父皇懂我。父皇,若我说,我有一法,可一日复刻书籍数百本呢?”

    刘彻:!!!

    众人:……

    一日?数百本?

    太子殿下,你在说什么天方夜谭,请不要太荒谬!这怎么可能!

    刘据笑而不语,将众人领到偏殿。

    此处,霍光与卫不疑已经候着了。刘据使了个眼色,卫不疑端出一块木板放置案上。

    木板上密密麻麻刻着许多文字。

    刘彻眸光闪动:“这是……”

    “这叫刻版。印刷底版。”

    印刷?此为何物?

    知道他们懵,刘据也没吊胃口,直接用刷子沾了霍光递来的墨汁,均匀刷在刻版上,将纸张往上面一拓,用推板推过去,再揭下,一张印满字的纸就出现了。

    汲黯惊得差点下巴都掉了:“这……这是公羊……公羊传第一卷的前部分内容?”

    “是。建立书肆,自然不是为了售卖珍稀孤本。培养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