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700-7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700-710(第11/18页)

棠就问起她孕期的事情,正说着话,外面突然有太监跑来,跟门口的侍女嘀咕了几声,侍女进来汇报:“主子,刚得的消息,惠太妃有些不好。”

    海棠皱眉:“不好?是什么样的不好?”

    侍女小声说:“恐大限到了。”

    海棠忍不住叹息。

    晚上没得到什么消息,第二日一早,外面报丧,惠太妃去世。

    惠太妃的丧事是宗人府和内务府办理,虽然这些太妃出去和儿子们一起居住,但是名义上这些人是皇帝养着,内务府除了平日供应她们吃喝,去世后也要办理他们的丧事。

    一直卧病在床的老大阿哥一晚上昏厥了几次,哭得眼睛都肿了。

    内务府把惠太妃装殓后送回京城,因为天气热,择定三日后下葬。

    惠妃的孙子们都来了,个个披麻戴孝痛哭不已,几位太妃本着送人一场的想法也从畅春园出来到宫里参加葬礼,宜太妃也被九福晋送来了。

    九福晋看到海棠先叹口气,说起了宜太妃:“唉,我们娘娘一时清醒一时糊涂,昨日她清醒了一会,听说惠太妃没了,就说来送一程,要不是她开口我们爷怎么会同意把她送出门去。老娘娘现在糊涂得厉害,天天对我叫额娘,还以为自己在盛京呢。”

    海棠问:“我听说她还以为是早先刚进宫没多久,也就是刚生下五哥那会,别说九哥了,据说连十一弟都不认识?”

    “那是前一阵子,现在是在盛京做姑娘的时候,别说去了的五爷,她忘了好多人,不过没忘了圣祖爷。”前几天九福晋两口子哄着宜太妃吃饭,九福晋正喂饭呢,就看到宜太妃突然用手拢头发整理衣服,对着门口羞答答地说了一句:“主子爷您来了,怎么不让人通报,您用膳了吗?”

    这句话把九福晋吓得整个人背后生寒,差点把手里的碗扔了。九阿哥当时就惊呆了,看看门再看看老额娘,吓得出一头冷汗。

    康熙都去世十多年了,宜太妃弄这一出吓死个人,要不是因为海棠是康熙的亲闺女,九福晋拉着她高低吐半天的苦水。

    不过这件事吐不了苦水别的事儿上能吐得多了,她正要拉着海棠说话,她家的侍女小跑着过来,压低声音说:“主子,老娘娘糊涂了,闹着要找额娘,五福晋和十一福晋哄不住,老娘娘这会又哭又闹,非要回家。”

    九福晋在宜太妃眼里就是额娘,五福晋和十一福晋替代不了。九福晋心想怎么就倒了血霉,老娘娘三个儿媳妇,怎么就可着自己折腾,回头就骂老九出气!

    她只能笑着跟海棠说:“妹妹,嫂子不跟你说了。我先带着老娘娘回去,有空来我家啊,你九哥弄了些好玩儿的,回头一起来看啊。”

    海棠赶紧站起来送她出门,嘴里连连答应。

    过了一会,海棠看着九福晋扶着胖胖的宜太妃慢慢儿走出来,旁边还有五福晋扶着,后面跟着十一福晋抱着个食盒,盒子里放着宜太妃的零食。海棠刚才听侍女说因为葬礼上有小孩子,十一福晋把零食分了一些给小孩子被宜太妃看到了,就开始闹起来,对着十一福晋不依不饶,非要找“额娘”来主持公道。

    想起从前单纯漂亮又爱笑的宜妃,海棠心里不胜唏嘘,就担心自己将来也变成这个样子,要真是这样,一世英名就真的没了。

    晚节不保倒不是最主要的,她担心自己把上辈子的事说出来,要真是这样,会不会被人当成个疯疯癫癫的疯婆子?

    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叹息。生命真的是既恢弘又渺小,年轻的时候能逆天改命,年纪大了就无法战胜衰老。

    随后她又开解自己,这是将来的事儿,那一天不知道能不能到来,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先把现在的日子过好吧。

    第707章 见宿命

    在惠妃的葬礼上,弘字辈的都来了。有差事的露个面就走,没差事的在这里坚持到了葬礼结束。也有特殊的,不让弘皙,虽然有差事,但是他那差事十分清闲,也就没急着走,和几个刚跟着出巡回来的堂兄弟说些外面的事。

    有眼睛的都看到了,随着对外贸易带着大笔银子流入国内,新兴的商人和老派的地主乡绅已经分道扬镳了。

    他们最根本的矛盾在于人口。

    做工要用人,种地也要用人。特别是朝廷废除了各种贱籍,允许民间普通民人流通,不再把百姓限制于出生地后,民间迁徙已经成了不可逆的大势。而地主们只能恐吓百姓,告诉他们出去做工要被人骗,男的做苦力女的做娼妓,一辈子逃脱不了,还不如在家里种地,种地又饿不死。

    除了恐吓还要让他们背上各种贷,不还清是不能离开的,只要借他们的钱,子子孙孙还不完。地主们想尽办法把百姓禁锢在土地上生生世世不能离开,让他们祖祖辈辈地给自己种地。

    矛盾虽然没有尖锐起来,但是民间已经有苗头了。

    这些权贵们也看得清楚,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地主,是地主的同时,他们也在商人那里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一群人聚在一起免不了谈论这件事。

    这些人的态度都是土地不愿意放弃,商业也不愿意放弃。

    这就是上层权贵的心态,既想保持旧制度,又想享受发展的红利。

    哪怕如弘历这样的人,和那些读书人乡绅走得近,在疯狂攫取他们的支持,心里还是觉得商业发达是有些好处的,毕竟源源不断的白银和各种好东西也是他喜欢的。

    弘皙听他们说了半天,问了一个问题:“如果非要选一个,你们要选哪个?”毕竟不能把百姓劈成两半,一半在种地一半在做工,这是不现实的。地主是不会放百姓去做工,工厂主是不会看着大量的人口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不去做工。

    大部分人说:“非要保一头,那还是保商人吧。”说这话的是年纪小的。

    年纪大的说:“银子再多都是虚的,正经可靠的永远是粮食。要是没粮食了,就是有再多钱也没用,该饿还得饿。所以要保土地。”有这种想法的是弘皙弘历这些人。

    在葬礼上大家争论不下,不过最后也没再争论下去,毕竟是葬礼,这些话题都是闲聊的话题,不能误了正经事儿。

    此时在圆明园的御书房里面,针对这件事也在讨论。

    弘晖和弘阳的想法一样,用金融手段控制地主。

    弘阳说:“那些劣绅不就是想用欠债绑着百姓吗?既然如此,就让钱庄低息甚至无息借钱给百姓,他们愿意走就走,不愿意走就留下接着种地。”

    老六阿哥问:“如果百姓还不上呢?”肯定还不上,种地的百姓除了要交皇粮国税以外,还要再交地主的租子,剩下的这点钱还要顾着一家人吃吃喝喝,哪有余钱去交这笔欠债?

    弘阳说:“还不起就还不起,我也没想着要从百姓手里把这笔钱给收回来。到时候欠债积累得多了,就抄了地主,肯定能抵账。”

    老六阿哥觉得这孩子的招数玩得太邪门,话不是这么说的,事儿也不是这么办的。

    他赶快看雍正,雍正就忍不住骂弘阳:“你个小东西无法无天,你这是坐黑庄坐得多了,又想黑吃黑!治国不是这么治的!”

    弘晖和弘阳不说话。

    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