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妃要躺平: 150-1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红楼太妃要躺平》 150-160(第17/24页)

己若是不想要让朝堂停摆的话,还真得吃下这个哑巴亏。

    圣上憋着一口气,退了朝,回去之后,连饭都吃不下,忍到晚上去给太上皇问安的时候,才去了大明宫。

    到了大明宫那里,太上皇正靠着一个软枕坐着,徒嘉珩在一边拿了一个美人捶给他捶肩。圣上多看了一眼,忽然意识到,太上皇身体好得有点快,原本口眼有着明显的歪斜,如今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了!可见御医手段如何高超。

    心里埋怨那些御医怎么这种时候就这么卖力,圣上脸上却是露出一个欣然的笑容,满怀热切地说道:“父皇大安,儿臣为父皇贺!”

    太上皇瞥了他一眼,随口就说道:“什么大安不大安的,朕这把老骨头,如今不过就是苟延残喘,别被人觉得碍眼就是好事了!”

    听太上皇说得有些阴阳怪气,圣上只得陪着笑脸,说道:“父皇何出此言,父皇能够康复,是儿臣之福,万民之愿啊!”

    太上皇也没有继续刺圣上的意思,毕竟,不能真将这个儿子逼急了。他还没完全好呢,真把圣上逼急了,再刺激他一通,他再中风了怎么办?甚至,如今这宫里,已经有不少人投靠了圣上,圣上暗地里头要是对那几个御医威逼利诱,这些御医何等医术,那真是杀人不见血,但凡给太上皇金针刺穴的时候略一抖手,太上皇也就无了。

    因此,太上皇只是懒洋洋说道:“知道你一向孝顺,朕不过就是嘴上一说罢了!”

    圣上面上松了口气,心里却是直打鼓,这位父皇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既然他静极思动,那么很快就要出招了。

    果然,太上皇随口问道:“听闻南边白莲教之乱如今快要平了?”

    圣上忙说道:“托父皇洪福,荡寇将军也智勇双全,如今白莲教虽说不至于树倒猢狲散,也只是苟延残喘,最多一个月,便可彻底平定!”

    太上皇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那几个府县,被白莲教肆虐,百姓也是无辜,总该安抚一二!”

    圣上赶紧称是,又说道:“儿臣听父皇的,回头便下诏免了那几个府县今年的赋税,便是有被裹挟从贼的百姓,也只诛首恶,胁从从轻议罪,叫他们服几年劳役,便也罢了!”

    听圣上说得头头是道,太上皇不光不觉得欣慰,反而愈发心烦起来,麻蛋,这个儿子愈发上路子了,以后还怎么拿捏他。

    想了想,太上皇说道:“不仅如此,朕以前在民间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跟着下去平叛的那些士卒,也得约束好了,别叫这些骄兵悍将,借口株连白莲教余孽,给下面那些良民扣上什么勾结教匪的罪名,到时候失了民心,将江南闹得一塌糊涂!”

    圣上听得太上皇这般说,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第158章

    “岂有此理!”圣上回到自个寝宫, 就忍不住一脚将一张锦墩踹倒,夏守忠给他端了茶水过来让他消消气,他一口没喝, 直接将茶盏摔到地上,嘴里骂道,“父皇真是老糊涂了, 别说这白莲教之乱本来就有猫腻,多半是江南那些士绅捣的鬼, 便是没他们什么事,这些人无君无父, 也该趁着大军在南边的机会,叫他们知道朝廷的厉害。父皇倒好, 上下嘴皮子一番,还要安抚他们!这是什么道理, 这天下还是咱们徒家的天下吗?”

    夏守忠低眉顺眼地站着, 等着圣上发完脾气,才压低了声音壮着胆子说道:“奴婢以为, 老圣人是有意如此!”

    圣上神情阴晴不定,他这会儿也想明白了,可不是嘛,若是真叫自己竟了全功,他这个太上皇以后就真是摆设了!唯有给自己留一个难题, 他才能保持自己的权威。

    圣上又愤怒起来:“这江山社稷,难道还不如父皇一己之私来得重要?”

    夏守忠这下不敢说话了,他一个奴婢, 哪来的胆子指责太上皇,好半天只得劝道:“老圣人这般年纪了, 又病了这一场,皇爷暂忍那么一时又如何?”

    夏守忠的想法也不能说错,老徒家前头几个皇帝寿数都不算长,太上皇五十多了,这次还中了风,严重到不得不退位的地步,就这样的情况,他还能活几年呢?他却没想到,这位太上皇是真能活啊,一个不小心,圣上说不定都熬不过他!

    圣上也觉得夏守忠这个说法有道理,没错,自家这位亲爹这般折腾劲,又能活几年啊,自己之前能忍,如今怎么就不能忍了呢?

    只是想到原本可以将江南那边的蛀虫清理一下,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圣上又觉得心里发堵,最终无可奈何地一屁股坐了下来:“罢了罢了,那便如此吧!”

    而凤仪宫中,徒嘉珩也跟皇后说了今儿个的事情,他有些紧张地说道:“父皇和皇祖父看起来似乎都不太好!儿臣笨嘴拙舌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父皇有没有生儿臣的气!”

    皇后听了,不免叹了口气,她想了想,说道:“你还是老老实实去你皇祖父那里,以后,你皇祖父那里有什么事,你回来跟母后说,明白吗?”其实就是让徒嘉珩打着孝顺孙子的名号,在太上皇那里做眼线,虽说太上皇那样精明的人,重要的事情肯定不会当着徒嘉珩的面来说,但徒嘉珩总得摆出个态度来吧!

    至于说后悔什么的,皇后也没有,实际上,她还觉得,叫徒嘉珩多见识一下太上皇与圣上之间的冲突,应该能变得聪明点。

    徒嘉珩如今不怎么待在弘文馆,徒嘉钰也算是得了清静。其他几个皇子才进弘文馆读书,一时半会儿跟学里众人还不熟悉,又知道徒嘉钰素来与徒嘉珩交好,因此也不多理会他,徒嘉钰也乐得如此,他再有几年就能正式继承平王之位,跟徒嘉珩凑一块是从小长到大的交情,其他人跟他能有多少交情,不如当做寻常亲戚,见面打声招呼也便足够了。

    平王府里头无人在朝,徒嘉钰自贾瑚进了国子监之后,连伴读也不要了,就自个在里头读书,因此消息也算不得灵通,等知道太上皇好了,竟是又开始与圣上争权,以至于双日高悬,朝堂上诸多官员又开始站队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

    此时南边白莲教之乱已经平定,金铭立下这般功劳,圣上又给他封了兵部侍郎,叫他留在京城为官,又赏赐了诸多财物。

    也亏得剿灭了白莲教,南边滞留的赋税钱粮也及时递解进了京,要不然圣上连劳军的钱都拿不出来。

    原本按照道理,新皇登基,就能继承内帑,便是国库没钱的时候,还能从内帑支应一些。结果太上皇还在,他是半点没想过儿子的难处,反倒是把着内帑不放,雍王府这些年来也就是近几年入股了平王府的茶瓷生意,才算是宽裕了一些,但是这些钱供应王府可以,还能有不少盈余,但要是作为皇帝的私房钱,那是远远不够的!宫里头像是后妃皇子公主乃至宫女太监的俸禄,倒是能从内帑出,但是圣上要是想要拿内帑里的钱财宝物赏赐臣下,那就不可能了!

    圣上如今这个皇帝就做得比较憋屈,能自由花销的钱很少,朝堂上真正掌权的又都是老臣,金铭这个新任的兵部侍郎倒勉强能算他的人,可是他背后还有个西宁郡王府,可不想在二圣之间站队。总之,圣上想要干点什么事情,都绕不开太上皇去。

    皇后也难,但是她这样的身份,也不适合找人诉苦,但是顾晓却也猜得八九不离十。顾晓的猜测来源于后世的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