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古玩鉴定手札: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直播之古玩鉴定手札》 90-100(第11/16页)

镂雕,浑然天成富有一番风韵。”

    “我倾向于这是一件实验器作,相信这位藏家之前也去做过无损化学仪器验证,证明这是元朝所出的产物,见这件东西又与寻常种种不同,所以心生疑虑以至于惴惴不安。”

    诸人本来还存了几分疑惑,一听都纷纷蹙眉思考,有一些人也不由得点头。

    叶之鹤说的也十分具有道理,饶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辩驳的。

    况且随后梁悯康的话也验证了叶之鹤的话。

    “没错,的确做过无损仪器鉴定,证明是元朝时候制作的器物。”

    哪怕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叶之鹤的说法,但大家还没有肯定,鉴定是一件需要严谨细致的事情,一件谁都有争议的器物,争议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不知不觉叶之鹤已经站到了最前面的位置,他站在那里再次细细的观赏了一番那一件元青花,就像是得到了某种满足一样,渐渐褪去。

    而人群竟然也无知无觉的变成了以叶之鹤为中心转移而转移,叶之鹤往画那边去,身后有些人也不再争论,跟随着叶之鹤来到了画这边。

    这幅吴道子罗汉图主要的争端主要还是在那些衿印上,有些人甚至可以目视这些衿印所用印泥。

    各个朝代的雕刻技法和印泥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常常在这些东西里打转的老师傅,各个的眼力都贼精。

    但这幅画可不是这么好判断的,如果真的这么好判断也不用拿到这里来了。

    针对这幅画又有人有不同的见解。

    贺老的目光一直都落在上面,刚才许多人去了瓷器那边看热闹,贺老也依旧在这里,以至于大家回来的时候,贺老还是在第一梯队观察的人。

    “老贺,你品出点什么味道来没有?”徐智绘开口第一个就是直接找贺老。

    贺老虽然脾气直,但对一件自己要研究出来的事情,非弄个明白不可,现在也是一样,就是个牛脾气!

    “有点意思,真的很有点意思,我觉得这东西半真半假。”贺老一语惊人。

    书画向来是华夏古玩里造假颇多的一大类,造假方式也有很多,五花八门。

    比如说改制,就是将一副真的书画,为了增加经济价值,把小名家改成大名家,或者是把后人的作品改成前人的,但是时代风格完全不一样,也很容易被发现。

    或者是拼凑、搭配,就是本来一幅好好的书画,把题跋或者是一些地方和书画本身风格来,添上一些画,就变成了真跋假画一类,这就要求看书画之类要尤其注意看全部,不能只观察局部。

    叶之鹤现在就在观察整幅画全部,不放过任何一丝角落,哪怕刚才他已经细细看过了,现在的他也微微点头。

    “半真半假……应该也是了……是有些半真半假的……”

    贺老的话一说,就像是启蒙一样,一下子就点通了不少的人。

    画的整体画笔纤细,设色清丽,质感贴切,是很典型的吴道子的风格。

    秾艳的色彩也是这幅画的吸睛之处,那些各色的罗汉线条极其精湛,眼神坚毅且深邃,紧闭的嘴唇反衬出罗汉的悲悯,此时此刻的罗汉也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让人感觉到慈和。

    所有人都会被罗汉的神情还有罗汉身上的色彩吸取目光,却忘记了罗汉身后的一些景物线条,流传舒展,和描绘罗汉的技艺一脉相承,但这一片地区在某些角度可以看出很细微的光泽。

    如果不是贺老提醒,他们未必看得清楚。

    在细细观察这一片地方有些微的与众不同之后,他们就像是被点中了脑门,豁然开朗起来。

    吴道子为了烘托出人物肌肤的丰润真实,罗汉身上穿着的纱衣的华丽飘逸,展现出神秘且具有禅意的氛围,会用一种由他首创的技法,那就是多层烘染手法。

    但是这种手法流传到后世已经发展得更多了,也能够更好的衬托出人物的质感。

    区别在于罗汉垂眸下面看着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被树木掩映了一小部分的人的脸。

    他所用的多层烘染手法已经有了一些西方传进来的立体画作的意味,但是被深处的枝桠掩映,又像是枝桠的影子落在身上一样,看不真切到底是因为后世的技法发展,还是因为从前画作的朦胧。

    这也是容易欺骗人的地方。

    至于那些衿印反倒是不要紧了,衿印一定是假的。

    叶之鹤小声的和梁仲、项景同解释来由,并且说了说技法的事情。

    “……到了明清时期,因为和西方文化有了交流,我们华夏的一些画家也开始吸收西方的技法,比如说在绘画人物方面,就有不少画家偏向于立体化,可以搜一搜明末清初的《张卿子像》,就可以很清晰的发现那个时候的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也开始吸纳外来的技法入画。”叶之鹤点头说道。

    一些稍显年轻的,钻研不太深,又或者是专门鉴定别的器物,对书画不是太过于了解的师傅听了也总算明白前面贺老和那些老师傅打的哑谜是什么了。

    一时间心里也有小小讶异,怎么偏就这个年轻人能读懂那些老师傅的心思,难道真的和一些人流传的一样,他什么行类的鉴定都会玩?

    而且不是泛泛的那种。

    梁仲有点书画基础,也懂一些叶之鹤说的,项景同则是在赵丰那里被熏陶过,所以也是一点就通。

    “所以这幅画可能是前人画了一半或者小部分,然后后面的人偶然得到了,补足了后面的部分?”梁仲最后下结论道。

    “这也只是一种最为可能的猜测了。”叶之鹤点点头,“而且书画这一行,一直都有如旧用旧的原则,就比如我们现在修复书画,也是尽量找的和画同时代流传下来的纸墨,这幅画应该也是一样,所以即便做了无损化鉴定,也是鉴定不出来的。”

    第98章 惊喜*龙袍唐窗

    前面的人还在沉思那一幅画。

    很多地方都是论资排辈的地方, 虽然老前辈的话不一定是真的,但莫名的有信服力一些。

    刚才的话如果是叶之鹤说出来而不是贺老说出来,估计下面的人没有那么快接受。

    因此叶之鹤想要达到那种一言就可以让人信服的程度, 还需要多多努力。

    大不部分人的目光很快就转向了青铜器这边,

    这一尊二十多cm高的鼎并不算太大,但十分精致,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在经过修复之后,还散发着自己的熠熠光辉。

    但其实最早的被发现的青铜文化并不是我国, 最早的青铜器很有可能是六千多年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的造物。

    但是因为华夏的青铜时代太过于出名, 因此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古巴比伦时候的青铜文化。

    我国的青铜时代普遍值得是四千多年的商周春秋等时候, 两个青铜时代也有很显著的区别, 古巴比伦时候的青铜时代是以红铜或者青铜为主制造切割器械的时代,而华夏的青铜时代则是以青铜为主制造礼器的时代。

    所以研究华夏青铜器能够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礼器,制作精美, 种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