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40-250(第1/14页)
第241章 律义
京中年关过得红红火火, 好似没有发生一点意外,所谓的科举舞弊更是无稽之谈,有种诡异的平静。
江无眠奏折写了一道又一道, 斟酌用词。
不出意外, 建元帝年后将会昭告太子人选。下一代君主性情人选如何都是未知数,还不如选磨合得较好的现任君主。
律义的规定能简单推动,然真切的执行却是不行, 庞大的疆域和关系错综复杂的官场都是阻碍。
律义规定再详细, 执行者都是人,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是人都会沾亲带故, 执行起来便有差别。
因而,还是要监管得当才行。
江无眠又看了一遍奏折, 确定自己想动的地方已经动完, 再无疏漏,搁置一旁晾干,待到年后呈交建元帝。
放下笔,白楚寒便递过来一沓试卷,“此人倒是有你三分风采, 另一篇自也不错, 只是文章略有滞涩。”难说是后天改成的风格还是看过江无眠文章后便决心投向江无眠这条务实的路。
江无眠府前有两个竹筐, 只是这竹筐今有一道入口, 没有开口。可将自己的文章投入筐内, 让人点评,最为热闹时, 两个竹筐几乎是一天三收都不够。
后来偶见江无眠批阅,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反响, 投递之人便少了许多,江无眠仍然命人放了两个竹筐,风吹雨打都变色了还是那两个,完全不改。
几年下来,坚持的人仅剩下几位,剩下的都是不信邪非要死杠到底的。
不是不想批,而是没时间,最近一年来更是身上有大案,家都没住过几天,醒来就是衙门,实在忙碌。
因而拜托隔壁白楚寒筛选一二,从中挑出一些能入眼的文章,他再行批阅。
要说写文章的水准,白楚寒曾也是个中翘楚。谢砚行当年不是白教的,即便是投笔从戎,文章上的功夫也没落下,不然谢砚行第一个饶不了他。
以他的目光来看,挑选的文章不会有大错。
江无眠饮了一盏茶,先行看了文笔滞涩的一章,不到一半便道:“行笔略有缺。”
所学的与一贯坚持的观点碰撞,因而这篇文看起来极为拧巴,观点是一,论述则是二,如何能说到一起去。
且看字迹和落笔,江无眠思索片刻就想到了一人,“算来应当是你我师侄。”
他两人没徒弟,但不代表谢霄就没学生,尤其是谢霄折腾起来江南,自觉孤家寡人难以奋斗,于是挂了江南书院的夫子职位,借此收了几人作学生。
前些年恩科过了科举于地方任职,多在江南,唯独有一人李坚去了岭南入按察司。
看字迹与落笔,应当就是此人了。
白楚寒若有所思,“关河竟不在你择徒之列?”
关河本人的确符合江无眠的部分标准,为人有毅力,极为能忍,学问算不得最为顶尖,但也是脚踏实地务实的人才。
可江无眠并没考虑过他。
江无眠拿出红蓝笔圈点,不像是科举考察文笔才华那一套,在他这儿,点评的规则中,务实一向大过务虚。
边圈点边解释道:“关河心境不足,迈过去是海阔天空,迈不过去……”
那便会陷入极端,容易突破底线。尽管底线可以灵活,但有些事不可踏破原则。
在江无眠眼中,关河就在原则底线的悬崖上挂着,是一步踏破还是回头是岸?
尚未可知。
所以江无眠一早将人排除在徒弟之列。
相较而言,年轻人省事,教的时候三观尚未定型,做事尚未定性,好引导也好教导。
圈点完一张,再看另外一张。有了前面作为对比,这篇行文较为稚嫩,看得出应是学院学生。
“行文有些不切实际。”但多去锻炼两年应当无碍,江无眠从文章背后推测学生的相关信息。
自文章典故与其中的描写来看,是个岭南学子,本人好似在游学,没有师承,家中应当有人在朝为官。
“如何?”白楚寒得意于自己的眼光,论了解师弟的程度,还得他出马才行!
这两篇文章一篇切实,一篇理想,若是能结合一二,便是江无眠给建元帝看的画大饼一样的奏折。
相比前面一篇,这篇的评点更像是科举阅卷,毕竟这人还未经殿试,暂不必考虑官场的一些事,只从学问方面出发即可。
评卷完毕,白楚寒看他脸上满意表情,向师弟邀赏。
怎么都算他找出来的两个预备徒弟,这下可要大宰师弟一顿才是!
江无眠也不吝啬,命人将做好的虾丸、鱼丸混合着蔬菜丸子以及其他蔬菜肉卷一类端上,冬天还是吃火锅最好,暖和又有氛围。
两张点评卷子被收起,不日将会抵达当事人手中。抵达当日,当事人已是无暇关注此事,只因建元帝透出口风要立太子!
朝堂上下格外关注此事发展,抵京的王爷究竟能不能顺利拿下太子之位,是否还会再生波澜?
关乎江山稳固和自身利益,这比江无眠又批阅了几张投卷,点评了谁都不是热点了。
新太子不出意外是最为年长的王爷,不论是从哪一方面看,他的优势在诸多皇子里面都是格外明显的,尤其是还有个皇孙,更是稳压一众年轻皇子。
还有一个带皇子的,奈何这人不争气,新年伊始,就被人参了一本。
江无眠轻轻扬眉,年关过得红火,没有流言传出来,他以为就此偃旗息鼓,谁知两方战斗尚未打响,在这儿等着呢!
作为左副都御史,他很快认出冒头的是原太子一脉,没做什么大事,反而被做大事的太子抛弃,如今正当着清流御史。
今日第一参本便是他起头放在三皇子——即有皇孙但没封地封号饭,也是自太子被囚于宗人府后逐渐活跃起来。
不论效果如何,就算是自己做不成也要搅黄他人的继承资格,然今日第一本却是三皇子本人。
江无眠听了一耳朵,事情不大,还是一贯的毛病,皇子本人用了大臣孝敬,账目对不上了,查出的线索直指宫中。
三皇子便指认成了幕后黑手……之一,另外还有皇子疑似参与其中。
建元帝不耐烦断案,将事情扔给刑部,说是几个皇子,到底是哪几个?先查清楚了再提!
趁此机会,江无眠上书,推行新的商业律义,“……若是自源头断绝,便不会有今日的模糊案件一说。”
按新律义所言,直接在动钱时就被人抓到,根本流通不到皇子手中!
朝堂上下一片喧哗,有的支持,有的反倒,各种理由轮番上阵,这可比立太子有争议多了。
毕竟太子位子还能斟酌考虑,人不行再换,可律义不同,定下来就是君无戏言,谁能扛得住?
不说家家都有商队,但有的是大部分,甚至连建元帝本人都能封皇商做买卖呢!
提出这事儿,岂不是要辖制皇商?建元帝能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