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第7/14页)

机、眼前的滚筒印刷机……处处能看出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影子。

    以新出的滚筒印刷为例,传统的印刷需多人操作,且人力有限,换成机械,能做的事简化成几个步骤,大大节省时间不说,还能省出人手多增添几条生产线。

    依照大人的设想,《南康月报》迟早会变成邸报一样的“日报”,到那时一日一期,印上几千上万份,难道就靠这些人?

    完全不可能,南康府终归是要种地的,人不可能脱离土地生活。

    这意味着投入的劳动力有限,只能从别处想法子,活字印刷机便是出路。

    赵成将手上活计处理好,立刻投入研发之中。

    江无眠给赵成拨了部分研发费用,前有上万两的银子花出去,这部分款项都是小事。

    第二期月报发行之后,广告费再跟上,源源不断的金钱等着入账,当前这些花费全是必须必要的前期投资。

    很快,《南康月报》第二期在码头上发放。

    此刻是大部分商队收购完正要回北地或者南下时,该买的人一个不落都买了几份十几份准备回去送人,还有人找来书生誊抄了几十份,总之是不缺这份邸报。

    然而这回主要说的事是南康府的肥料、粮价相关,一听标题与内容,将要离岸的商船都喊着让报童赶忙送上船来。

    拿到二期月报,顾不得回船舱,站在甲板上仔细研读起来。

    对粮商而言,南康府的粮价就是他们的身家性命,与之相关的任何信息都不容错过。

    这期月报果真如标题所言,一切粮食相关的都在月报上。

    肥料配方是老生常谈,剩下的还有各县产量提高、部分县城因水灾粮产下降、抢收期因雨水增多无法晒粮可去府上粮仓寻求官府帮助。

    官府统计的粮价、多数商队收购的价格、码头粮仓的租金、商队压价收购疑似被官府列入黑名单。

    另外有新出的水田犁、冬日韶远县官学、私塾再开教学,其余县中正在考虑建设中……

    很多粮商着重看过粮价与其他商队的收购价,这无疑是了解市场与竞争对手的大好机会!

    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差就是掌握了财富,现在能有官府这一渠道向外披露,当然要抓紧时间了解并做出应对!

    最后是惯例广告版面,书坊招人,要求诸多,岗位诸多,有意者可去商队面议。

    下面是一串的岗位与要求,还写明了工钱!

    不像上一版面的广告,这是一则招聘信息,占据了二分之一的版面,原因是招揽的工人繁多,只要拿到报纸看到最后的人,都不会忽视这一则消息。

    如今韶远县码头的人流量越发庞大,有来此地碰碰运气上工赚钱的,听到这则消息,自然会想去看一眼。

    不过短短三日,书坊迎来一波劳工,这还不能算正式工,好歹印刷也算半个精细活,必须经受培训才能上工。

    做成熟手后,就不必担忧人手不足,预设目标无法实现这一问题。

    此番招工信息不仅解决了书坊缺人难题,还带来了大笔生意。

    叶领队为此还专门培训了跑腿伙计,就为招待找上门来要登广告的商人。

    可她没能料到,一则广告动则几百上千两的报价,竟能引来十几个领队竞相争夺!

    来竞争的领队全是不差钱的商队出来的,这点小钱买一则广告,在他们看来,是很合适的投入。

    君不见,眼前这个书坊投了广告,都能拉起来一支大商队,源源不断赚钱了!

    虽然因果关系比较错误,但最终月报终于迎来其他商队的广告收入,不再是一味的补贴投钱。

    当然,也不能说是见到书坊这一例子,就盲目决定投入广告。

    商队更看重月报的传播能力,能让商队的名声更上一层,拉来足够多的购买人群,抢占市场先机。

    除此外,书商也找上门来。

    这是书坊紧急招人的原因。

    正常来讲,大周书坊对接最多的不是印告示的县衙,而是各类出版书商。

    江无眠开的书坊虽以印刷月报为主,但也不是不能承接其他业务,如今不过是走上正轨。

    从月报看,书坊的印刷水平高其他家一大段位,排版清晰、字迹工整、油墨没有晕染、无错字,充分说明这家能力高强。

    加之韶远县码头处建设起来,来往商船繁多,也方便运输,那还有什么理由选择其他书坊?

    本地书商更不消说,看过书坊的印刷过程,直接下了订单。

    老师傅累死累活印完第二期月报,开门便听到学徒向他报上最近的单子,“流云书商,话本三十套,共四十二册,需印八百四十本。圆台寺,佛经二十八套,共二十八册,需印二百八十本……”

    老师傅听着耳边的嗡嗡声,既喜又悲,喜的是书坊不必倒闭了,悲的是根本忙不过来!部分换了铅字模也忙不过来!

    纵观书坊上下,有多年印刷经验的只他一个老师傅,掌柜只能算半个。招来的学徒手上没个轻重,还在练习。

    放在过往,这都是要磕头拜师的才能进书坊学上三年手艺才能允许上手一试的,如今忙不过来,便不讲究这些,直接拉去上手练习,学会了就转正式工。

    可惜时间太短,能拿出手的没几个。

    老师傅一咬牙,向东家报备过,找自己早已出师的徒弟来上工!

    与此同时,赵成也完成了滚筒式印刷机,正在衙门试运行。

    第086章 改版

    滚筒式印刷机, 因两个滚筒位居其上而得名。

    根据月报纸张大小,赵成制作的机械体型较大,占据不小的空间, 几个师爷与金不换兼两个道童进来后, 几乎填满整间屋子。

    金不换头回见造型如此古怪,叫人摸不着头脑的运行机械,心下半是疑惑半是好奇。

    其余三个师爷同样惊奇, 大人弄出的东西, 外形越加让人疑惑。

    水田犁还能见到犁铧, 知晓如何运作,缫车能看出一二, 纺织机还保留着大部分外形,但到印刷机这儿, 着实是想不到如何操作。

    两个滚筒要如何保证纸张均匀沾染墨字?纸张与排版是如何安置的?人要动哪儿才能让它运转起来?

    针对以上疑问, 赵成慢吞吞取来铅字模与各类纸张,放慢动作逐一演示,引起不小的吸气惊呼。

    空白纸张填入滚筒之间,简单滚过一层,油墨均匀沾染在纸上, 不过短短几息, 一张字迹清晰, 尚未干透的邸报出现在众人眼前。

    饶是对此有所心理准备的众人, 见到几乎是原效率几十倍的工作速度时, 不免呼吸急促。

    这与水力纺织机不同,那是自然伟力能达到的程度, 可眼前纯靠人力!

    意为不再有场地限制,不需要季节限定产量, 只要有机械,只要有人,就能复刻眼前的奇迹!

    “大人,”林师爷回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