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第5/14页)
不少自京中来的,一听这价格,比大周邸报低多了,当即一口气买上十来份,准备看个乐子。
京中邸报是一日一发,单是雕版成本就要高出不少,所以多数是由京中书生誊抄重要情报再送往各道。
行省之中各官员再从此中知晓部分重要情报,但想要得知某条具体消息,必须个人在京中有人脉,单独誊抄送来,不然就老老实实等朝中送消息。
正如谢砚行被贬谪之后,他的消息门路大多是走的白楚寒或谢霄的门路。
无他,这两人在京中留有人手,专门负责誊抄邸报,再借由商队送至个人手中。
江无眠本人啃老,蹭谢砚行的情报。
从此可见,邸报这般物件,着实难得。
所以听闻南康府本地弄出一份月报来,大多买来看个稀奇,这会儿买还便宜。
第084章 材质
发行邸报时, 赶上岭南收割晚季稻。
立冬时分,天气无雨,正适合抢收粮食。粮商纷纷自四地而来, 聚集此地, 准备南下去各国经商的船队为之让路。
偏生里头出来个异类,于成文。
于家商队早不做粮商,改行当了筋角皮毛的商贩, 而今又南下无非是想再度接触一番, 自然, 也有于成文的私心在。
每年新粮下地,醉流霞一定采买了足量的新米推出新的菜谱来, 今年同样不例外。
刚上甲板,迥异于北地的风扑面而来, 于成文忙让小厮带上各类资料过海关交接。
“领队, 关口说秋闱后不再发册子,改成邸报。”小厮拿着盖了红章的纸张回来,手中没有一贯印的小册子。
所谓册子,是江无眠原为推销韶远县各产品设置的,推出《南康月报》后, 停了这儿的宣传, 改为登报广告。
于成文自报童处买了份报纸, 首版极为简单, 两张四页的纸张, 只有一面有字,另一面空白。
第一张简单介绍过大周律法和政令, 倒也没多少介绍,政令下方大多是介绍南康府本地发展情况的, 第二张倒是有点意思,写了今年秋闱的破题之处,最后一面仅有三家介绍。
排版不同于前面三版,其中三家名称格外醒目。
与其说是报纸,不如说这就是改版之后的介绍册子。
拿到手时,能感觉出纸质粗糙,且受制技术原因,不能印刻图画,一眼看去,全是大大小小的黑字,以至人猛然看到感觉自己晕字。
但是架不住这东西新鲜啊!
相比之下,朝中邸报都要次一等。当然,内容方面,月报次之。
在于成文看来,《月报》比小册子更有意思,不单是出乎意料的广告,前面刊登的诸多话题能让商队更加了解当地情况,进而做出恰当判断。
短短一路,不少领队低头拿着报纸走路,撞到一起还能开个话头。自然,也有说不到一起怒而分开的。
起初只有码头来的商人人手一张报纸,在商队入城后,又扩展到本地商家之中。
而江无眠直接以官府名义采买一批放在各房之中,以供闲暇时阅览。
报纸宣传到位,又让韶远县的码头与商业兴盛一把,不少商队盘算着在码头处安置铺子。
以往还在观望的商队迫不及待下手,连忙向县衙处递申请,满心忐忑地等着批准。
不少人心中懊悔,当年免租的大好时机怎就错过了!
叶领队这儿人年轻,没多少经验,事情一多忙不过来,还是让张榕过去帮忙带了几日。
原以为能解决,谁知张榕印完首发所需的报纸时,忍不住回府衙来问江无眠,“大人,月报以一月为期,来往商队不过百家,您直接印五千份,是否太过多了?”
卖不出去,就是白白浪费银子。
人工费、字模、墨锭、粘合剂、纸张,哪哪儿都要银子,少买一份,那就是少收回半钱银子!
张榕也是见多了他们大人不把钱当钱烧,但再依着下去,烧得太多,一旦出现变故,商行抵不住冲击,难以收回成本。
“先说情况,首刊卖了多少?还剩多少?下一月的题目素材定了?”
张榕一到商行,自然了解过情况,江无眠问来,他回得头头是道,“共是印了五千,大致卖出三千,已是将近月末,还余两千堆积。照往年情况,今年商队仍能再多些,最后几日应还能售出千份,余千份。
下一月的月报多是与稻米收割相关,政令改为水田犁、肥料、粮商有关。”
韶远县肥料用得早,地里基本养的差不多,粮产丰收,带来的后果便是粮价偏低。
此事自然是要写入月报中的,对外宣传一多,商队南下抢购,好歹能拉高部分粮价。
仅凭当前粮价,多数百姓仅能混个温饱,但想凭卖粮所得的钱养活全家显然不成。幸而码头商队来往多,需要搬运货物的苦力,工钱日结,所得工钱能让人过个好年。
但商行今年能不能过好,过了年还存不存在,尚且是个问题。
江无眠听完摇头,吩咐道:“选题很好,切合当前情形。先准备第二期月报,活字字模烧制不要停,多备粘合剂,一旦定稿,即可印刷。先试八千份,再视情况而定。”
张榕听到数目,不由眼前一晃,良久找回声音问道:“定价,几何?”
倘若再是一钱银子一份,书坊能提着刀把他杀出南康府去!
一时的优惠是扩大宣传,一月的优惠,谁能撑住?
张榕粗略算了笔账,留存的银子能印出八千份月报已是极限,再多就要伤筋动骨,造纸坊都要早日歇着关门去了!
江无眠算算时间,额外叮嘱道:“最后一版记得留给海外商队两个地方,剩余一个地方留给肥料作坊,版面互相呼应,主题不要跑偏。”
他说出的广告费用,让张榕震惊到失去笑容,眉头紧锁,半晌才小心问道:“大人,商队会乐意为一张月报宣传付大笔银钱吗?”
江无眠同他简单算了一笔,“码头商队众多,单是一月内销量达四千份。有部分原因在于报纸昂贵,可聘书生誊抄,成本不过十几二十几文。
不可否认,真正看到月报的人次远远高于四千人。商队将报纸带到各省,北上南下,这样一来,不过付出小笔银子,让大半个大周甚至海外诸多国家看见自己商行的产品,何愁没有大钱可赚?”
前提是月报真能坚持下去。
张榕怀揣着江无眠画的大饼去告知书坊增加印刷。
负责印刷的老师傅瞠目结舌,五千份的月报已让人忙不过来,再加三千?
“不成不成,师爷。做不了,做不了。”就是刷出火星子来,今天就是做不了!
老师傅连忙摆手,见张榕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他解释道:“师爷,烧完字模,上墨再印,要等上不少时间。一来二去,五千份已是顶天的数。”
张榕略一沉思,“先备上五千,过段时间再加印三千。常用字模烧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