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第10/14页)

    许秀才随之点头,“依报纸所言,你我皆能写判词文章,递与书坊处,再由报纸刊登,凡是能阅报听报者皆能见你我观点!”

    哪个书生文人没有名扬天下的抱负?如今借一张报纸便能让天下人听闻,谁能不心动?!

    三人相视一笑,心知对方与自己想的一样,这便回家磨墨写判词!

    有如唐秀才三人一般的心有抱负者,自也有看得更远之人。

    报纸一发,万千人能见其上内容,这比诗集作传更方便传播自己的思想!

    往常碍于交通不便等各种限制性因素,只能在小范围内宣扬自己的观点,寻求同路之人。而今报纸一出,得万千人所观,这极大拓宽传播范围,距离成为儒家大学士更进一步。

    自然,事有正反,有支持的一方,自然有反对的一方。

    不少文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江无眠是藐视朝堂权威,将判决的权力交与凡夫俗子,实乃大不敬行为。

    这是维护官府派。

    另有人觉得江无眠是心思阴狠,把控南康府上下,将此地变为一言堂的独.裁统治之地。

    这是阴谋猜想派。

    总之,自打改动以来,正反双方就“江无眠真正派别”吵作一团,南康府的冬日竟是比夏日更热。

    好在此番行动仅是限制在文斗之中,还未出现武斗派。

    江无眠让衙役加强巡逻,遇见大动干戈之人直接先投入地牢再行审问,势必深切感受到冬日府衙地牢的阴冷,让上头的脑子降温冷静。

    倒是附近的茶馆酒楼恨不得这股热风吹得再久一点,每日来的学子文人再多一些,让自己大发一笔。

    自从韶远县的码头热闹起来,商队来南康府吃茶的少了,生意受的影响不是一星半点。

    众多掌柜不止一次心酸眼红韶远县的生意,如今韶远县吃肉,他们也能跟着偶尔吃点,多分润一笔了!

    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需先看过报纸再行决断,一时之间,报纸行情大好。

    书坊单挑出来负责贩卖的掌柜红光满面,走路虎虎生风。

    过几日后,掌柜被叶领队打发给江无眠报账。

    对完账,又提到书坊现今行情,不由脸色古怪。

    江无眠奇怪,“何事为难?最近入账不错,可是书坊内有事?”

    掌柜眉毛都要皱在一块,不知是喜是悲,活像是干吃饭被噎到了,摇头晃脑地不确定道:“您一改版,商队要的多,来信也多。挑捡信件的人得识字,另外要精通算学,这也无妨,书坊利润撑得住。”

    但是时间一长,来信只多不少,可书坊人手不足,看不过来,也选不过来。

    这一问题招人可破,在改动之初已是有了决策,但书坊还面临另一问题——

    “算学好说,有标准答案用以核对。那判词书,”提到这里,掌柜一言难尽,“您要是真看了,恨不得付之一炬!”

    有正儿八经写的,有的全然歪曲事实,用词格外不当,叫人看了便头疼。

    更多的是文不对题,白白浪费精力!

    江无眠想了想,“单立一区,招聘信件挑捡人,再返聘一位专业的判词师爷,要求熟读律法、判词恰当。”

    书坊招的人不止一星半点,再多一个也无妨,就是……人有点难找。

    第088章 设宴

    南康府冬日热热闹闹, 风雨交加挡不住文人学子热情,街头小巷里有人高谈阔论,争执不休。

    江无眠此举搅动南康文坛, 学政与教谕接连被惊动, 忙不迭拿了报纸钻研,黄远放下品评三遍之多的报纸,心生感慨, “江知府接连动作, 今时又改版报纸, 乍看方便了商贾之流,对我等学生也有莫大好处。”

    他下首是许成许教谕, 出身自韶远县,听闻此言自然向着他们原先的知县, 如今的知府。

    “黄学政说的是, 前儿官学刚散学,学生还缠着下官多讲一篇判词文章。往日里,这等皮猴儿早早散学归家痴玩去也,现下一反常态,竟是让人哭笑不得。”

    闻此言, 黄远哈哈大笑, “那判词, 老夫见了也是愣住。江知府用词辛辣, 有批评警示之意, 又不乏趣味。”倒是与中庸之道有所出入,不似儒生。

    这话他没说, 如此点评过于冒犯。

    何况江无眠品级在他之上,与卫所交好, 实乃南康府的实权人物,他心里有底即可,何必说出口得罪人?

    许教谕连连点头附和,从文中得以窥见当年的状元郎何等风采,可惜人到了岭南道上,远离中央。

    转念一想,若非人至岭南为官,韶远岂有今日?

    算来算去,最大赢家莫过于韶远县,南康府了。

    说到报纸,就不得不提一事,许教谕道来本来目的,“官学中想将报纸列入读物之中,学政以为如何?”

    若是列入读物,朝中能出钱负责部分开支,买的便宜,花的少。

    报纸售价高,又改为一月两期,一年十二月下来,需花费不少银钱,韶远县官学没这个底气,只好找上学政哭穷。

    黄远脸色一苦,“许教谕,你瞧老夫是能出得起报钱的人?”

    他摊开报纸,向许成展示手中的纸张,这竟不是原版书坊印刷出的水纹纸,是次一级偏黄色的纸张,价格比水纹纸要低。

    字迹不是印刷的官体,是极富个人特色的楷书,许成一瞧便知,这是黄学政自个儿誊抄的报纸!

    不是,您一个学政,哪儿没钱买报纸,还要去誊抄一份?

    许成瞪大眼睛,心下惊诧,瞬间觉得放在家中书案上的报纸开始烫手。

    哈哈,老夫誊抄一遍报纸,果然做对了!

    黄学政心下得意,未透露出报纸一出,江知府遣人送来三份一事。

    不是他抠门,而是三份里面,夫人拿去一份,儿子不要脸地抢走一份,官学训导又从他这儿带走一份,全没了!

    这份还是他誊抄的夫人那份,万分珍惜着,说什么都不能让人拿了。

    阴差阳错,反倒让许教谕意会错了。

    至于后来为何不再买一份?

    这不是首印抢购一空,尚未加印,有钱买不着啊!

    黄远心有戚戚,小心放上镇纸,“待到老夫写份公文,若得朝中应允,或可一试。”

    许教谕不好再提,得了学政承诺又说起韶远县官学近期成效,村中私塾大范围覆盖,虽有部分学生受限于家中环境,但开蒙后进学努力,甚至还有读书的好苗子。

    黄远听得认真,官学私塾读书人增加全与他的政绩相关,虽说要致仕退位,然谁不想在任内博个好名声?

    许教谕提到韶远县的官学分两方,一方直指科举,另一方则以最终寻一活计为目标,有选择地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其中举业学子多数过了童生试,正在为乡试做准备。而另一方普通学生,仅是通晓一二文字,熟练掌握算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