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1948的奋斗人生》 130-140(第4/13页)

儿,那边干的可不少,谁让被威胁的基本都不敢赌呢。

    “不过说拼命,这老头那么自私一个人,正常情况下倒是也未必会干,只是……”

    “只是什么?赶紧说啊,队长,这事儿有什么可卖关子的?”

    不是想卖关子,而是你们这差点嗑瓜子的表情有点让他说不下去了呀,好歹你们也给他倒杯水什么的,让他也享受一把消息灵通人士该有的待遇不是?

    好在李大强还是有眼色的,在方大海眼睛瞄向了杯子后,立马就付诸了行动,给伺候的,连着茉莉花都给泡上了。

    “给,队长,继续说,明显这里头有事儿啊。”

    “你们也知道,电厂当初能顺利拿下,那是打过了一场,里头呢,又有工会的人帮忙牵线搭桥,说通了高层,这才……啊。可这高层当时能说通,那是因为那电厂是他们的心血,不舍得有损毁。可下头的人呢?厂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吃饭的地方而已。若是能有人给一大笔钱,一笔干一辈子都未必能挣到的钱,你说,他们还会管厂子好不好?”

    好家伙,真真是好家伙,合着这些人敢往那地方打主意,是已经买通了里头的人?可这也不对啊,那么些安保人员呢,光是买通一个两个的……依然很危险的好不。

    “呵呵,那不是还有果党部队做参考嘛,一二百人的安保,你们回想一下以往果党干这事儿时候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啊,估计是觉得那边我党的部队也就是外头样子好看,内里一样松散呢。哦,对了,说不得还有灯下黑的心思,所以我才说,这些人是侥幸心理。”

    灯下黑?这个也不是不可能,最起码他们不就觉得电厂一定看守的很严密,很安全,抓各种敌人的时候,都下意识的避开了那边嘛。

    要这么想,那边还真是个大漏洞。不过如今有了这么一出,想来上头对这些地方应该也会增强防范了吧。

    “那肯定的啊,我听说已经有了新章程,说是要在各个厂子里都设立个保卫科,由部队退役人员组成,另外各厂保卫科还会配置一个武器弹药仓库,以防紧急事件什么的。”

    “不对啊,我记得有些厂子本身就是有保卫科的,比如钢铁厂。他们能愿意?”

    院子里好几个都在钢铁厂上班,从普通工人到办公室(蔡福来)都有,所以李大强对这厂子那是相当熟悉。和陈石头闲话的时候,还听说那些人好些都会功夫呢。这要是部队要插手,还发武器,那原来的人……不说这些人会不会丢工作吧,那厂子的老板能干?这可是相当于夺权了。

    “有电厂这么一个例子摆着呢,你看吧,那些老板肯定愿意,毕竟和厂子被毁,自己身家性命危险比起来,放出去一部分权利,也就不那么刺心了。再说了,这些大厂的老板……解放前,有多少权利是他们自己的?”

    哦,这个也是,很多老板甚至都只是白手套,摆明面上好看的。若是从这个角度去想,好像也没什么不能放手的哦。

    不过说起这个厂子的事儿……李大强突然又想起了些别的。

    “我说最近一段时间,咱们这城里的厂子是不是开的有点多?”

    咦?怎么问这个了?他们是公安局,不是工业局,厂子多不多的,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吧?

    “我媳妇那边,最近有不少人在厂子里找到了活儿。”

    许春分那边?哦哦哦,明白了,是娘家和夫家的同族是吧。他们进厂子了?那倒是个喜事儿,最起码各家都算是彻底有了活路了。

    “我就是想问问,这些厂子……能长久不?你知道的,解放前真说起来,咱们京城的各个作坊,小厂什么的,也不算少,可真能坚持下来的……”

    没钱打点上头的,没点关系后台的,在果党统治下是很难做大做强的。所以李大强很担

    心,那些新开的从作坊改头换面,扩大的厂子能维持多久。

    “新厂子?那些大多是政府建的吧。剩下的好像也多是政府参股的老字号扩建。政策和金钱上都有支持,怎么可能不长久?”

    就方大海所知,这些后来都成了国营单位的厂子,直到90年代都还存活着,即使后头私人承包了,发展不错的也大把的存在。从时间线上看,这会儿入厂的,到那会儿都能退休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国家参股……虽然这个新生政权目前看,是真的很好,可我党没钱那也是出了名的。想想第一版出来的纸钱那飞一样的膨胀速度,李大强心里依然感觉不怎么安稳。不过方大海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大强感觉再问也是白搭。

    算了,不管怎么说,最起码一段时间里应该是没问题的。真有问题……到时候再想法子吧。

    “对了,说起这个,于大庆好像也入厂子了你知道不?”

    “于大庆?他才14岁吧,这岁数也能入厂了?不是吧!”

    这事儿方大海是真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公安局的事儿一桩接着一桩,他连家里的事儿都顾不上了,外头的事儿自然是越发的没了操心的时间。若非出外勤的时候,偶尔还能让街巷上的小乞丐们帮忙带个好什么的,两边关系都该生疏了。

    可即使再怎么没时间去,这于大庆进厂……方大海觉得,自己还是要多多关心一下的。毕竟那真的,都只是孩子。

    “这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听人说了一嘴。”

    李大强知道的其实也不多,只是因为知道方大海和于大庆关系挺好,也曾见过于大庆他们来送兔头,所以认识,这才遇上了问了一嘴。

    “那行吧,这两天我去问问。这也太小了,什么厂子要这么小的人啊。”

    方大海有些担心,别是遇上了什么黑心资本家吧!这时候因为国家刚刚建立,国营厂还没大规模开启,公私合营也还没展开,这市面上投机取巧的那真是不乏其人。甚至还有借着政府的名头,忽悠人的拐子呢。

    想到这些,方大海简直都有些坐不住了,琢磨了好一会儿,才站起来准备和陆长鸣说一声,请个一两小时的假去看看。

    第134章 有缘故……

    于大庆14岁就进厂了?

    方大海将这事儿一说,陆长鸣就皱起了眉头上了心。

    “1938年就有了《公平劳动标准法》,不管是底薪、工时,还是用工年龄,都做了详细的规定,16岁以下的更是不被允许参与高负担高危险的工作。可实际上呢?我们都知道,童工问题,一直都没有消失。这不仅是资本家的贪婪造成的,也有战争的因素。”

    这话方大海理解,战争消耗了打量的壮劳力,也早就了太多的孤儿。为了活下去,哪怕明知道有法律规定,资本家也好,想要做工的孩子也罢,都选择了无视。呵呵,这好像也能算是一种双向奔赴吧!

    比如他自己,不就15岁进了公安局?当时可是将很多人都羡慕的不行呢,甚至还有不少传言,说什么开后门之类的,从这看,立法归立法,社会层面上对这事儿真没什么抵触的意思。

    而之所以这会儿说起于大庆进厂他和陆长鸣会反应这么敏感,那也只是以为那孩子连着15都不到,还因为从小吃不饱穿不暖,身材瘦弱矮小,看着和中等人家12岁的孩子都差了些,才会这么担心和着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