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6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60-280(第28/30页)

  而从长远看,江东鱼米之乡,眼看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黄河流域,粮食产量下降,作为农耕大国,长江流域的地位必将逐渐重要,正因如此,他才以极其郑重的姿态对待陆康。

    但同时,陆康来作孙坚的使者,他身为太尉,若是立即不表明态度,那日后江南局面,恐怕要让人以为软弱可欺。

    孙坚,又不是没有兄弟,也不是没有儿女,况且,他家还同荀氏有联姻。

    “啊……这……太尉用兵如神,若是渡江,定能扫除奸邪,安定乾坤。”陆康飞快放弃挣扎。

    按眼下情况,北方未定,对方似乎不会江东,此话当为试探。

    但无论试探与否,荀含光真要至江东,他虽为孙氏使者,但陆家却万无阻拦之理。

    “河北未定,我纵有心,也分身乏术,袁公路反逆,只好请孙将军前往平之。”听出陆氏首鼠两端的态度,荀柔反倒觉得可惜,只好举酒相请。

    千年王八万年龟。

    士族命数长久,果然也是能屈能伸。

    “报”

    一声急调,打破丝竹。

    “曹将军急报,邺城已复,袁绍后妻刘氏缚其子熙,献城投降。”

    “……啊。”荀柔微微一愣,目光移向陆康。

    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

    “恭喜太尉,河北一平,则中原安定,中原一定,则天下安,太尉功绩盖世,纵古之伊尹、姜尚莫能比也!”

    也难为陆康七十岁的年纪,身姿还如此灵活,声音还如此宏亮,一转一拜,实在果断干脆。

    荀柔抿唇一笑。

    陆康身居南方,显然不清楚北方内幕,还以为他和曹老板、刘玄德是一条心。

    他当然不会揭穿。

    况且,他们也未必不能协心同力。

    “陆公过誉了,天下得以安定,岂是我一人功劳,乃是众将士用命,朝廷上下百官,如陆公、孙将军等俱忠耿护国,方得今日。”

    荀柔端着方才没敬出的盏,起身绕过桌案,来到陆康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还请共进一盏。”

    陆康哪能不给面子,立即捧起盏,一口气就喝了。

    “袁公路,我视之如冢中枯骨而已,孙将军勇挚刚毅,必能一扫而定,我欲托孙将军讨之,望陆公辅佐。”

    击败袁术如今当然还是只能交给孙坚,但态度却可以不同。

    先前不得已,必然要让利,现在嘛,正好乘势,意思却大不同前。

    当然,其实天下离安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就算孙家将来能反应过来,只要他真能将局势稳住,他们也不能做什么。

    除非孙氏彻底反了。

    可孙坚真的会做到这个地步么?真能做到这个地步么?

    又凭什么?凭左右观望,连一句狠话都不敢放的吴中名门?江东士族,凭什么要将脑袋别裤袋上跟他造反?

    陆康匆匆走了。

    荀太尉这边,定要赶去邺县受降,江东战事在即,他也得赶回去。

    荀柔站在檐下,看着老头背影,步履不可为不轻便,将盏中酒随手泼于地下。

    “公达,传信凤卿,让她安排将校留镇河间,其余兵将由她领队,即刻带回。”荀柔回身向堂中。

    “传令城外张郃、高览二将,收拾整理营寨,明日起行。”

    “董君留守,随机处置诸县事宜。”

    “让典将军安排车驾,领亲卫护卫,我午后启程,先行一步袁谭、袁尚随我同行。”

    “唯。”“是。”

    虽赶早一步,荀柔抵达邺县,也花去了两天时间。

    傍晚车至城下,曹性并高顺,连同城中大族皆在城门外等候,

    荀柔在车上,居高临下,放眼望去,诸位白皙君子,俱是殷切又瑟缩的可怜相。

    其中有些面孔,也曾旧日见得。

    只是,当初他不过一来自颍川的寻常游学士子,虽也算出自名门,但族中因党锢之祸,已然寥落,随意招待一番,彰显家族尊贤纳士的态度即刻。

    如今他却身为太尉,掌握这些人,与其家族的命运。

    荀柔对这些人并无多少同情,只将献城投降的诸般事宜,询问曹、高二人,一边进了城。

    众位君子犹犹豫豫,一路跟在后面。

    邺县比荀柔颍阴老家的县城要大上两三倍,比长安雒阳却又不足。

    夯土所筑的城墙依旧坚实,城中却不免凄凉,四下肮脏,房舍倒塌,带甲的兵士自然看不见,但沿途都能见到人倒伏于地,也有长少靠墙倚坐,相貌与性别,从那肮脏蓬乱的头发,脏兮兮的面孔与衣裳上却看不出来。

    有些没有格扇的窗口,探出一个或两个惶恐的脑袋,但大多都脏瘦得分不清容貌,只剩一双双无神又黑黝黝的眼睛。

    空气中除了腥味,自还夹杂着人畜产生的秽物的味道,熏得人头晕气短。

    这城封闭数月,有此景况,倒也正常。

    “尚未放赈么?”荀柔问曹性。

    曹性愣了一愣,连忙抱拳道,“我等不敢自专,只等太尉前来。”

    荀柔默了一默,攻城将领放赈,的确是有利有弊,利,不必说,弊,自然是有收买人心之嫌。

    “日后,若再有这样的事,赈济安抚百姓为先。”他最后还是道,“都是大汉子民,况错也不在百姓待会儿,就在城中四处设鼎,煮食以供百姓。”

    “是。”曹性当即答得干脆。

    高顺慢了一拍,却并非是犹豫,其人黑瘦许多,似乎随时都可能倒下。

    袁宅四周守卫森严,不过荀柔自然畅通无阻。

    袁绍后妻刘氏很快领着大儿媳,并袁谭一子出来,口称罪妾,跪拜于庭前。

    都是妇孺,又是一片惊慌之态,荀柔没听到有记忆中的甄宓,也不好问,只让人将袁尚、袁谭带上来,让他们母子、夫妻相见。

    又去监舍见袁熙与田丰。

    袁熙还好,只是形容狼狈,姿态却镇定,已然认命的模样。

    比起他一兄一弟,一个抑郁唉声叹气,一个娇贵挑剔吃穿,袁绍这位被忽略的庶子,气度反倒要胜出一筹,其才亦能守城数月,不比名将,也算水准以上。

    荀柔于是问他,是否愿意到他麾下。

    袁熙惊讶过后,立即伏拜于地,表示愿意效忠。

    荀柔于是任他为军吏文书,属亲卫营,在身边做事。

    至于,袁谭、袁尚,他都不准备用,先关着,等真正天下太平再放出来,到时候,就按一般百姓分田落户,让他们爱咋咋地。

    袁家的事,他就算处置完,只剩日后曹孟德一着。

    接着,他便去看田丰。

    田丰病得只剩一口气。

    荀柔立在榻前看他,只余轻叹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