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6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60-280(第15/30页)



    “什”

    “哗啦啦”

    曹彰嘴上印红的一圈,欢快地将竹竿一头放在檐下排水的暗渠石板边。

    曹丕忍耐看了一会儿,看不出什么特别,水当然要往低流的。

    “今日之事,我必告诉父亲。”他板起脸严肃道。

    “请便。”荀欷看出曹丕不明白,却懒得解释。

    难道是他想帮曹家带孩子的?

    “二兄,先生这是虹吸之术,并不简单。”曹植跑过来,拉拉他哥的衣摆。

    “荀先生教你们术法?”曹丕心中微动,又瞥荀欷毫无心虚的态度,心中顿起波澜,面上却露出嫌弃之色。

    “物理之学,法天象地,精深处,穷究宇宙大道,岂是巫医术士之类可比。”荀欷冷哼一声。

    曹彰也道,“先生果然照着荀太尉之书教我们。”

    两个弟弟都来劝解,曹丕这才下了台阶,解开怒容,恭恭敬敬向荀欷行礼道歉。

    心里却暗想,自己两个亲弟,性格并不温顺,荀伯昭能将这二小驯服,倒也不是无能之辈。

    荀欷挥挥手,不同他计较。

    他是不大喜欢这曹家老二,不过也无所谓。

    在曹家关了许久,他得的最大好处就是被磨出了耐性。

    在长安,在青州,由于叔父无子,他听得各种风言风语,原不以为意,其实还是受了影响,反倒是东出这一行,让他认清许多事。

    曹孟德既不能杀他,也不会放他,叔父又将颍川时编写的格物书送进来,他也就沉下心,做起学问。

    “丕公子是贵客,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父亲让我来告诉荀先生,太尉在中条山大破袁绍。”

    荀欷神色一振。

    “父亲欲会同常山、乐安两处荀家兵马,共击翼州,希望荀先生以大义为重,俱书二封,向两处陈说厉害,共攘天下。”

    荀欷脸上立即浮起怒气。

    厚颜无耻!

    他抿紧唇克制住了。

    曹丕还站在一旁等待他回答。

    “可以,”荀欷冷静下来,“只是军国大事,我才微德薄,友若叔父或是我父,皆不会听我之言,况且叔父必有安排曹兖州已经迟了。”

    信,写与不写,不会有一分影响,曹操都会出兵。

    不过,这又如何。

    他虽不通军政,但还是能看得着大局,且天下必有许多人看得出大局。

    大局就是,袁绍这一败,天下定矣。

    这次换曹丕脸色一沉。

    第271章 何为继

    天下已定么?

    曹操听过曹丕的回禀,只是点点头,然后将两封信浏览一遍。

    “回去读书罢。”曹操将信递给郭嘉,程昱等不及,凑上去一同看。

    “是。”曹丕恭敬的行了一礼。

    曹操端坐着,望向次子,他与长子,一年也难通一回信,丁氏前几年不时有信来,说一些家事,这两年也少了,今年起一封也无。

    老爹倒两三个月来封信抱怨他弟弟一直不得受官,家中田产少,只够吃碗干饭,日子过得艰难云云,都是些旧话胡话,对他无甚慈爱关怀,对长安局势变化,也一点不知。

    “我儿近来治何经典?”曹操忽而起兴。

    “方学《尚书。禹贡》。”曹丕更加恭敬端坐的回答。

    “荀太尉文章,可曾读过?”

    “荀太尉之作,言辞平朴,嗯……虽略失典雅气韵,然立论别具一格,与众家不同,”曹丕小心斟酌字句道,“《四民论》体查民情,议论清楚,《矛盾论》似近似阴阳家之说,至于《论史序》、《实践论》……未免有些悖于常理”

    “小子无知!”曹操指之道,“太尉作文意邃深沉,穷究人事天理,你一介童子,岂敢随意褒贬?”

    曹丕浑身一紧,低头颤声道,“是。”

    “二公子毕竟年少,主公何必苛责。”郭嘉笑吟吟抬头劝解。

    “荀太尉在此子年纪,已经造竹纸、辩六经、诛张角、为王师他哪算年少?”曹操摇头,语气缓和下来,“你去之时荀伯昭在做什么?”

    曹丕赶忙将荀欷差使曹彰之事说来。

    曹操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你回去将荀太尉《四民论》诵读百遍。”

    “唯。”曹丕长揖以应,躬身正待退下。

    “主公,此次出征,不如让丕公子随军如何?”郭嘉忽而又道。

    曹丕立即期待得抬头,只不敢开口。

    “含光《实践论》的确有些道理,事不亲践,难知其要,赵括之纸上谈兵此之谓也,听闻公子亦尝习箭,能作左右射,主公不如亲教以兵法,以增之能。”

    “也罢,”曹操凝视了片刻,看得曹丕差点再次埋下头去,这才一挥袖,“你还不去准备,出征时跟随而来。”

    “是!”曹丕心情一振,当即大声一应。

    见他比来时步伐轻快的离开,曹操却抬头倚案扶额。

    “主公,可是头风犯了?”郭嘉与程昱连忙弃了信,围上去。

    曹操浓眉紧锁,忍了半刻钟,这才一头冷汗的呼出一口气,将信递出,“此次出征后,仲德(程昱)留守兖州,与子孝(曹仁)一同、继续照长安之法推行新官制,此时还要多多费心。”

    “主公放心。”程昱长揖,双手接信,见曹操不再说话,他连忙知机告退。

    “奉孝以为,天下果然已定么?”

    程昱离去后,曹操豁然而起,负手转身,望着身后兰锜架鲨皮所裹的重剑上。

    郭嘉一摆袖,做出放松姿态,倚席一笑,“棋局未完,如何称定?况天下之事,非在一时,况含光才智超脱,行事切急,恐为庸人所挠。”

    “不错,天下大局尚未有定。”曹操缓缓拔出剑,双手擎住剑柄,跨出厅堂,于细雨飘潇间,执剑而舞,且舞且歌。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我愿于天穷,天意以余菲薄。虽怀一介志,是时何能与!

    不戚年岁往,但忧世不治。将何照光曜,释衔不如雨!”

    秋雨初歇,天色未霁,庭树染黄,一片戚寥,郭嘉拍席而和,目光悠远。

    “何以立功名?何以酬知己?何以助王业?何以慰平生……”

    ……

    “你家将军邀我共击袁氏?”荀谌放下手中信,笑向使者道。

    “正是。”使者连忙点头,“袁氏久有不臣之心,据冀州而欲天下,今绍新为太尉所败,正是冀州民心动荡之时,其子谭为庶孽,不得众心,必不能守,一战卒可定。”

    “虽如此,曹兖州无王命,岂能越界干涉他州之事?”

    “如今天下板荡,朝廷在西,消息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