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60-170(第5/13页)

葡萄酒。

    李牧和唐启阳说心里话:“我挺羡慕你和兰娘子的感情。”刚开始他很不理解他们无子,唐启阳为何不纳舞姬生子,年纪大后见他们相处的情景,自己没有说知心话的人,心生羡慕。

    唐启阳脸上得意:“我们以后也生生世世在一起!”

    李牧只觉得他得意的脸很刺眼,笑说:“我以前曾想送两个舞姬给你。”

    唐启阳便说:“那我会直接拒绝,吕不韦和嬴桦跟我提过,被我拒绝。”

    李牧叹:“过往成云烟,他们都不在了。”他们早晚也一样。

    唐启阳轻描淡写说:“没人能避开生老病逝。”

    李牧不是悲春悲秋的人,转笑:“确实。”

    ……

    今年冬天第一场雪下得很大,积雪约有三十公分,这很罕见,天气太冷,北方地区的老幼除了解决生理,整天在炕上,吃饭也是。

    徐兰早让人给项羽和虞姬准备冬衣,还是去问他们:“这里比江淮冷,你们受得住吗?”

    项羽耷拉着脑袋回应:“我不怕冷,无需穿厚棉服。”

    虞姬感激回应:“谢兰娘子,厚棉服和毛衣皆很暖和,晚上睡炕也不冷。”

    徐兰微点头,看向项羽问:“看你无精打采,有何烦恼?”

    项羽无力摇头.:“无事。”

    虞姬抬起手掩嘴笑说:“他读史书读得头疼。”

    徐兰想了想和项羽说:“读史书是枯燥,我们请一个先生来给你讲史吧。”先生教比自己读更好。

    项羽想了想答应:“好,我自己出钱请。”他们两个在这里吃住没干什么活,还有工钱,再让唐君兰娘子出钱请先生就不合适了。

    徐兰没有坚持:“行,你自己出。”

    徐兰回到前院和唐启阳说请一个先生专给项羽讲史的事。

    唐启阳边听边拿着矬刀在泰山石慢慢划,听她说完说:“那就让陈颖给他讲吧。”

    徐兰说:“陈颖受淳于越那一派儒家影响太大,估计跟项羽合不来。”

    唐启阳:“只是讲史而已,他们不需要合得来。”

    徐兰想想也是,起身去隔壁和陈颖说请他给项羽讲历史的事,陈颖一口答应。

    于是第二天,陈颖便到姑婆家,在一个客院书房给项羽讲历史,刚开讲没多久,两人就因为见解不同吵起来,吵得很大声,下人害怕去报告兰娘子。

    徐兰听下人报告后去现场,看陈颖和项羽争得面红耳赤,两人见她来停下争吵。

    陈颖恭敬揖礼喊:“姑婆。”

    项羽揖礼喊:“兰娘子。”

    徐兰看着他们说:“听人说你们吵得厉害,没有动手吧?”

    陈颖脸上不自在,答:“没有,君子动口不动手。”

    项羽脸色如常,答:“没有。”

    徐兰说:“那就好,你们随便吵,但绝不能动手!”

    陈颖和项羽不想姑婆(兰娘子)居然说你们随便吵,异口同声说:“好!”

    徐兰点头:“你们继续。”

    徐兰走后陈颖和项羽面面相觑,然后吵不起来了,一个继续讲课,一个继续听。

    嬴政看北边各郡县发来的奏报,北边各地下的第一场雪都比往年厚,但没有成灾,嬴政给他们批复后便无事,午后到唐家找阿叔下棋,晚上饭后再回宫,之后隔两三天出来一回。

    第二场和第三场雪下的雪也很多,今年冬比往年冷,好在各地麦苗皆无恙。

    项羽在长安呆几个月,大概了解长安和咸阳的情况,写信给叔叔们,问他们要不要搬来长安。

    天气刚刚变暖和一些,嬴政收到蒙恬和北方各个边关守将奏报,报说有许多匈奴人拿许多牛皮和羊皮来互市换粮食,据打听,冬日里他们冻死了许多牛羊。

    嬴政批复令守将们和士兵们提高警惕。

    没两日,嬴政收到陇西郡郡守发来急报,急报上说月氏派使者来求助,希望能跟大秦官方换一批粮食。

    这事嬴政放在朝议上讨论。

    陈菽了解皇上想西进的心思,建言:“臣建议可换适量的粮食给月氏,从北边传来的消息得知,去年冬日匈奴冻死了不少牛羊,春夏生的牛崽羊崽少,换的粮食和牛羊储备不够他们过下一个冬天,待到秋日必然设法掠夺,我大秦有长城挡着,各个关口又有精锐守军,匈奴人必会去月氏掠夺,月氏抵不住如今的匈奴人,介时我大秦便可伺机出兵帮月氏赶走匈奴,如此大秦出师有名。”

    月氏受匈奴掠夺后实力必大损,只能归属大秦抵抗匈奴。

    在场的武将听到后面两眼放光,立功的机会来了,不是他们奏请出兵。

    蒙毅赞成:“陈丞相说得极是。”

    这个方法不错,其他大臣没有意见。

    嬴政淡淡说:“消息不可传出。”

    众臣:“唯。”

    嬴政:“萧何,你算一算换给月氏多少粮食合适。”

    萧何应声:“唯。“

    开春后,韩信和没落宗室家的姑娘成婚,唐启阳和徐兰去参加婚礼,给他们祝福。

    三月初,嬴政下了使用新文字的告令,同时给大秦各个郡县官府和书院发去新旧文字对照本,一年后公文一律用新文字,科举也用新文字。

    此皇令一下,天下官员和读书人哀嚎遍野,新文字看着简单了许多,但是要重新学啊!

    特别是年纪大的官吏,只觉得天塌了,不少人萌生辞官的念头。

    少数人有兴趣,极少数人兴奋,兴致勃勃对照新旧文字,这不难啊,文字简化有规律的,比如水字旁,山字旁,木字旁等等都一样,看两三回就能记住了。

    项羽从小就不爱认字读书,被两个叔叔逼着认全字,得知消息时如丧考妣,私下和唐君表达不满:“如今的文字已简化过,为何又要简化?”

    唐启阳和他说:“令孩子认字和写字更容易啊,将来你孩子启蒙轻松不少,简化的字容易认,你认真学一段时间就会。”

    项羽脸色很不好:“我生得早了。”

    唐启阳笑说:“啥时候生,这由不得个人,老一辈子的人还羡慕小辈生在太平年代。”

    项羽耷拉着脸不再说话。

    徐石和徐山两对夫妻看到皇令后愁得不行,他们是姑婆姑丈的后辈,势必要学新文字的,他们一把年纪了,可要老命了。

    认新文字对唐启阳和徐兰来说不难,隶书有不同的美,他们没有去风溪庄住,把一些事交给徐石和徐山去办,陈韭和周英徐芹常相约去挖野菜,然后给徐兰他们送来一些。

    春天的美食很多,唐家的厨房隔两三天就做一回腌笃鲜,灌汤包,三丁包,项羽和虞姬很喜欢唐家的饭菜。

    朝廷上下无大事,嬴政隔三差五来唐家消磨半天,他某次和阿叔下棋的说:“我以前忙的很想轻闲,如今轻闲了感觉无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