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和月老互换工作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冥王和月老互换工作后》 120-130(第25/27页)

之礼,将自己写了一晚上的告表交给身旁的内侍,由他呈去皇帝眼前。

    他快速地讲述了吴郡可能爆发的瘟疫,描述了街道上的尸体,百姓的痛苦,以及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

    皇帝听得眉头紧锁,他缓缓坐直身子,目光如刃,缓缓扫过张玉庄。

    “你如何这般肯定?”皇帝冷声问道,“司天台只有你一人预测到这个,其他人都是摆设不成?”

    “其他人预测如何,臣不知。”张玉庄直视皇帝,坚定地说,“但陛下既然因臣能预知而从道场召臣回宫,自该信臣的话。”

    简言之:你不就是因为我有这本事才叫我回来的吗?

    这话说得又孤又傲。

    连内侍听了都诧异地望向这个六皇子,随即又不看好地摇了摇头。

    皇帝听罢,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软塌的扶手:“你这是在怨朕。”

    张玉庄不打算深入这个话题,不卑不亢地说:“臣职责在此,深知此次瘟疫非同小可,臣宁可背欺君之罪,也不愿见万民陷入疾苦。”

    皇帝冷哼一声:“好一个宁可背负欺君之罪,你可知欺君之罪该当如何?”

    “无非一死。”张玉庄目光坚定,“若是及早布置,无需耗费人工财力,外朝进贡在即,措施严密也可视作护卫巡查,如此,瘟疫来时不会措手不及。若是幸得天眷,瘟疫没来,就当是加固城防,百姓只会深感陛下眷顾重视,不会生出他话。”

    “你说得轻巧,朕为你三言两语设下措施,若是瘟疫没来。”皇帝注视着张玉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你会因欺君之罪丧命。”

    “臣怎么死都可以。”张玉庄神态平静,跪身下去深深叩首,“万望陛下,以百姓为重。”

    皇帝闻言,身体微微一震,目光在张玉庄倔强的脊背上停留许久,才沉声道:“为了预知跑来死谏,大逆不道。”

    张玉庄保持叩首的姿势:“臣为苍生,修道之人的本分。”

    殿内陷入一片沉寂,皇帝的目光在张玉庄身上来回扫视,似乎在权衡利弊,良久,他终于开口。

    “既如此,把你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去朝堂上说一遍。”

    张玉庄一愣,抬起头来。

    这是要他,一同去上朝?

    “不是为了苍生?”皇帝转身走向殿门,冷冷地说,“那就去朝堂上,亲自说服百官。”

    张玉庄跟随圣驾而行,出殿时,晨光已然大盛,照得皇帝一身龙袍金光璀璨,张玉庄的玄色道袍却未染半分富贵。

    来往宫人和出入官员都看到这一幕,无不震惊向来不受宠的六皇子为何与陛下同行。

    张玉庄初次立身朝堂,对于一干震惊以及探视的目光忽略不计较。

    “臣闻邻国将于小满入朝进宫,吴郡乃入朝要道,使臣途径吴郡,正逢小满农耕盛大之时。臣以为,当借此两集,展我国礼仪风采,又需防患于未然。臣观天象,算得东南某国不久后会有场小时疫,虽能很快平息,然该国亦在纳贡之列,许防患于未然。更因小满之际,天气渐热雨水增多,最易滋生疾病。”

    “是以,臣建议向吴郡增派医师,也可号召民间妙手千万,若真得有用之才,亦可为太医院积蓄人才,再者向吴郡发放药物,保护农事,圆小满祭祀之机。亦需增派重兵,护使臣之安全。”

    至于其他的调查取证,自有皇帝私下派人手千万,此事无需在朝堂提及。

    张玉庄这番话说得漂亮,既照顾了朝庭的颜面,又说明了是司天台观星测得,将瘟疫防治包装成了外交准备。

    没有直接提及自己的预见,徒增众人忧虑,又能实际上为瘟疫做准备,小满正在端午前面,以此为由头刚好能提前防御。

    此言一出,掷地有声,朝堂大震。

    臣子们目光中既有惊讶,也有思索。

    有人惊讶于这个六皇子首次露面居然言辞老练,仪态周正威严。

    有人赞同这些谨慎的措施。

    有人质疑这么做是否有必要。

    然后无人否认过六皇子考虑问题的周全性。

    朝堂上的讨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各方意见纷纭。

    最终,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在张玉庄身上停留片刻,随后环视朝堂,沉声道:“六皇子所言,确有可取之处。既是为了迎接使臣,又能照顾百姓安危,朕准了。”

    天子一锤定音,断了朝堂上的争议。

    他接着下令。

    “着吏部,兵部即刻选派得力人手,前往吴郡。太医院调遣医师,户部拨款采购药材,工部协助搭建临时驿站,以备不时之需。”

    朝会结束后,短短数日内,吴郡已悄然进入一种戒备状态,表面上,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使臣,展大国风范。

    百姓虽然对这些突入其来的大动作感到疑惑,但也因为朝庭的关怀而欣慰。

    张玉庄日夜守在司天台上,也因为吴郡一事出自于这位六皇子的建议,所以朝堂上,皇帝时常会召他前去参与议政。

    一切都井井有条。

    只是……

    “奇怪了。”土生转着头四处观察,再问谢逢野,“你之前开业障,向来是看到因是如何成的,就转到果去。”

    自从张玉庄花朝节忽然得了这个预感之后,他们愣是跟着过去的张玉庄把这段往事走了一遍。

    半月过去,这段时间里,各部筹谋未见差错,连皇帝对张玉庄说话都显得有人情味了些。

    谢逢野自然注意到了这个,他正微微蹙眉,若有所思。

    “因果。”

    土生:“对啊,这件事的‘因’不就是张玉庄预见了瘟疫,并且试图阻止吗?”

    “那就是我们还没有看到‘因’。”谢逢野缓缓分析,“按照我们之前看到的,这张玉庄不晓得是个什么倒霉运数,他所预见的事情,经他这么一插手阻止,才会阴差阳错地发生。”

    “所以说啊。”土生两手一拍,纳闷不已,“咱们几个都在这业障里晃悠多久了,简直就像这皇宫的孤魂野鬼一样。”

    谢逢野快速地白了他一眼,不想跟傻子多说话。

    而是转身看向了玉兰:“我们如今能在这场业障中自如行走,或许有两块玉环相抵的结果。”

    玉兰点头道:“确实,这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四处探看的契机,有事情我们还没看,有地方我们还没去。”

    问题是这诺大天地,要改变一件事,变故何其之多,哪怕是一缕匆忙过路的风被某人一口气吹偏了方向,也可能叫它乘势而去,将来某天化为烈风掀起狂澜。

    张玉庄预见了此次吴郡瘟疫,已是尽力挽救,按照如今这个结果,阻止灾害,他极有可能成功。

    一定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可上哪知道去。

    谢逢野咬了咬嘴巴,不确定地看了青岁一眼,后者只是淡淡移开对视的目光,只差没开口说“凭你自己想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