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50-60(第30/31页)

来,它一定会代替雕版印刷术。”

    北宋:“……”

    “朕本以为够高估蔡侯的造纸术,没想到还是低估了!”邓绥看着蔡伦,决定给蔡伦更多赏赐,还有更多造纸经费。

    要知道那可是四大发明之一,从这点看,蔡伦简直功德无量。

    “娘娘过誉,臣已经得到臣该有的赏赐,也是有毕昇对比,臣才发觉自己身为娘娘臣子,是何其幸运。”蔡伦叹息。

    人常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⑥

    他可是亲身验证者。

    “毕昇!!”

    赵匡胤既悲愤又痛心,恨不得毕昇在自己治下,要是在自己治下,他一定好好嘉奖毕昇,就算毕昇不能封侯,也不至于籍籍无名。

    越是知道毕昇的才华,和活字印刷术对后世的影响力,赵匡胤就越对宋朝的帝王们愤怒。

    “你就祈祷你子孙后代听到天幕的话后,能好好嘉奖毕昇,而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样大宋一定更失民心。”赵匡胤对赵光义气愤道。

    说完他又感到无力,因为宋朝还有民心吗?

    “他们应该没那么蠢,就算他们蠢,也还有大臣们呢,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情况下,那些大臣还是很有脑子的。”赵光义赶忙道。

    当然他哥要是没有趁机揍他出气更好。

    事实确实是这样,毕昇时期的帝王就算没脑子,臣子们也会把事办的体面。

    毕竟这可不是蔡伦所在的东汉时期,蔡伦可以凭借造纸术功绩封侯,宋朝绝不可能封毕昇为侯,也不会让毕昇入朝为官,顶多给点钱和嘉奖,做好面子工程。

    外行人哪里懂这些弯弯道道,他们只看到毕昇借自己才华得到朝廷嘉奖和荣耀。

    不等他们心里激动为毕昇祝贺,就被明白人点醒。

    “朝廷只给了毕昇钱财,连官都没让毕昇做,这还是天幕都肯定毕昇的功绩情况下。

    要是没有天幕,毕昇连改善家里的钱财都会没有。”

    这话就像一盆冷水泼到宋朝人头上,“朝廷为什么不让毕昇为官?”

    “因为毕昇只是布衣,不是那些大人所在派系的人。”

    “还因为朝廷官职少,谁都不愿意外人插。进去,且就算他们真让毕昇入朝为官,只怕毕昇也待不了多长时间。”

    对于其他人的说法,在朝为官的沈括苦笑一声。

    “大家说的不错,朝中局势确实是这样,不入朝为官,对于毕昇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毕竟毕昇有才华,却未必混迹的了官场。

    “我会继续做活字印刷术,现在我也有钱了,希望临终前,能把活字印刷术做的更加完善。”毕昇轻笑道。

    没钱他都能扑到活字印刷术上,现在有钱了,他的活字印刷术进展会更快。

    【说完造纸术和印刷术,咱们再说回科举制。

    科举制的发展,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配合,造纸术和印刷术让书籍普及,增加其读书人的数量,正是数量多了,才能突破贵族们的知识垄断。

    而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打基础,就算举办科举制,也还是在固定的范围挑选人才,并不能让其有“质”的改变。】

    “确实,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知识掌控在贵族们手中,哪怕有科举制,也不过换汤不换药罢了。”

    因为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穷人根本读不起书,真举行科举制,参加的一定会是富人。

    这样一来,为挑选天下人才而出的科举制,和之前的各种制度,没什么两样。

    “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和演变,秦朝搭配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和科举制,一文一武才是最佳情况,问题是秦朝没有读书人的基础。”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当然现在这个局限,对嬴政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大秦现在也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执政者们需要更多人才为他们效忠,会积极推广造纸术和印刷术。

    底层读不起书的人们,也渴望拥有和更多的读书机会,会拥护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

    只有那些中高层读的起书,垄断知识的人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没有了知识,咱们该怎么维持自己的财富和权势?”他们迷茫。

    至于他们恨不恨天幕,当然恨了,因为要不是天幕,造纸术、印刷术、科举制等东西根本不可能提前出现,这给他们所在阶级带来极大冲击。

    但是他们又能拿天幕怎么样,他们完全拿天幕没办法,除了最开始的牙痒痒外,他们就开始发愁子孙后代的事。

    【文字,还代表话语权。

    从文字的普及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朝代和时期,历史上话语权的掌控者们。】

    “天幕,这个就没必要说了,给我们留点面子好不好,我们底裤都被你扒。光了!”诸朝掌控话语权的阶层们,对此真开心不起来。

    因为这会直指他们权力本质,他们自己知道也就算了,可万万不能让外人,尤其是那些底层百姓们知道。

    “天幕,快说,我们洗耳恭听!”比起少量权贵们,大部分普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

    当然,听不听得懂,则是另一回事。

    【文字最初由权贵们垄断,权贵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权,一种是贵。

    权的势力代表为皇权,这股势力从帝制建立就开始存在。

    贵的势力代表为世家们,臣子们被包括在内,因为时代越往前,臣子们越出身世家。】

    “天幕讲的可真是简洁清楚。”诸朝权力拥有者们无语。

    本来还想着天幕讲高深点,好让下。面人听不懂呢。

    “天幕,底层百姓知道越多,脑子越清楚,对你有什么好处?”

    历朝历代的执政者们,都会用愚民政策,就是怕人脑子清醒了不好管理。

    现在好了,他们根本阻止不了。

    相比起执政者们,不懂权力结构的百姓们则很懵懂,因为不管是皇权还是世家,距离他们生活都太远。

    可尽管他们接触不到皇权和世家,却时刻都承受着无形的压迫。

    相比起权贵们的数量,百姓们的数量何其庞大,纵使他们大部分都愚昧,可终究还是有少数人听懂了天幕内容。

    他们先前只是碍于身份,得不到更好的教导,而不是真没有天赋。

    【在大家印象中,世家是汉朝及魏晋时期形成的,这种说法并不对,世家是一直存在的,区别在于以前世家没有那么大权力,汉朝及魏晋时期,因为皇权压制不住,世家势力才开始占据上风。

    和皇权一样,世家也是由血缘为纽带,这就注定他们人数不会太多,且发展需要一定时间。】⑦

    闻言,诸朝帝王垂眸看向下方臣子们,那些,都是世家的苗子,他们从世家中走出,最后又反哺世家。

    而就算知道这点,他们也很难做什么,因为世家是以血缘为纽带,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