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22-30(第3/18页)

   【他们是底层的百姓,和衣物富足的贵族们是两个不同阶级。】

    【关于后者,我们刚开始找资。料时,方向是古代衣不蔽体的百姓们,结果这类资。料很少,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衣服都穿不起的百姓,不可能读书识字,他们无法留下自己事迹相关的记载,能记载下这种情况的贵族们又不屑记载。】

    【后来,我们转变思路,查询古代被冻死的百姓们,从秦汉至明清,甚至近代,可以说没有朝代能够例外。】

    【有记载底层百姓全家共用一件衣服,谁出门谁穿的;还有实在没衣服,赤身出门耕种的,如果以衣服的多少论开。放程度,底层百姓们才是最开。放的,且从古至今未变过。】⑥

    【而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他们又如何熬过漫漫寒冬?】

    【为什么我们华夏自古以服饰为礼,却依旧有很多穿不起衣服的人?】

    姜叶的问题让诸朝所有人沉默,能穿起衣服的人不关心底层人有没有衣服穿,他们往日只会借此讥讽他们无礼,却不去深想底层百姓们为什么不穿衣服。

    是他们不想吗?是他们没有!

    而底层百姓们,之前面对服饰开。放评选并没怎么发声,因为就连最开。放的大唐服饰,跟他们日常穿戴,都小巫见大巫。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天幕居然会特地提到他们,这让他们羞耻的同时,很是无措。

    虽然他们没有衣服穿,但却接受过服饰礼仪,知道没有衣服穿,是很羞耻的事。

    但羞耻同时,他们心里又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涩。

    因为他们和那些贵族服饰距离太远,在这之前并没有太大代入感,直到他们也成为其中一部分,才终于感受到一点真实。

    【我之所以提起古代百姓们无衣,是因为华夏服饰文化不仅包括贵族们的服饰,底层百姓们无衣,也是华夏服饰的一部分。】

    【当然,跟光鲜亮丽的华服比起来,没有衣服穿的百姓并不算很好看,他们特别像衣服的两面,华丽的一面对外展示,晦暗一面则不为人所知。】

    【而古代百姓们无衣的现象,是因为他们懒惰吗?不,是因为他们织出的衣服都被强行抢走,古代布匹就是税。收的一种,在纺织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织布的效率并不高,可就算这样,依旧有苛捐杂税雪上加霜。】

    【以至于寒冬来临,他们无法抵御寒冷,被迫失去生。命。】

    “什么苛捐杂税,那是朝廷正常税。收!”姜叶的话让许多人跳脚,他们都是苛捐杂税的既得利者们。

    “不收布税,国库怎么收入。”君王们皱眉,不认同姜叶的说法。

    要是不收布税,国库银钱会减少,当然,收到百姓们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确实过分。

    但是取消布税,恕他们做不到。

    “所以只对比布税方面,某些时期,咱们华夏真不如国外聪明。”姜叶和江雪不禁摇头。

    “华夏不如国外聪明?!”这话引起诸朝许多人不服。

    居然说他们不如国外人聪明,这他们能忍才怪。

    “这后世人到底是华夏人,还是国外人,居然这么捧高踩低。”朱元璋冷哼。

    华夏怎么可能不如那些蛮夷!

    【我们古代对布税的做法是压榨,压榨,再压榨,眼睛只盯着女人们手中仅存的布匹,布匹一旦产出就会迅速掠夺。】姜叶冷笑。

    诸朝君王冷哼,“谁不是这么干的?总不可能国外就是例外。”

    这他们可不信。

    【而国外的做法是,改良织机技术,对布匹扩大生产,压低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

    姜叶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行业的盛况放出来,只见纺织工厂内,女工们动作行云流水,布匹以肉眼可见的织成。

    布匹产量大,哪怕打下布料价格不是他们本意,依旧惠及许多人。

    诸朝的经济学家们计算了下其中利益,顿时被扩大生产规模的布匹利益所震惊。

    相比之下,他们朝廷搜刮的布税,显得十分小家子气。

    明朝不注重经济,在这个问题上反应偏慢。

    可对于有现成经济学家的朝代,很快就感受到难以言喻的震撼。

    “快,下旨提升纺织技术,绝不能故步自封!”诸朝,帝王们下旨道。

    在这之前,他们对纺织技术,是从黄道婆处得来,对于纺织技术,除了纺织内行人上心外,大多数外行都不是很在意,毕竟他们也不会纺织。

    可当知道纺织技术发达,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利益,他们态度立马积极。

    他们依旧对底层没有衣服穿的百姓有多少同理心,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注定会惠及到一些人。

    “皇后,这个纺织技术咱们也可以用。”刘邦去找吕雉。

    之前天幕说岛国有白银,但可惜他们汉初没有足够国力。

    纺织技术就不一样了,有黄道婆的各种纺织技术打底,他们汉初完全可以走纺织一道。

    “陛下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吕雉笑道。

    她比刘邦这个外行想的更早,且已付诸行动。

    “既然这样,那纺织的事就交给皇后办了。”刘邦说出前来的目的。

    毕竟汉初除了吕雉这个一国之母,也没更合适的人。

    不过这样一来,刘盈太。子之位越发稳固,唉,也算有利有弊吧。

    吕后时期,吕雉依旧把纺织一事交给自己女儿鲁元公主来做。

    武曌也把这事交给自己女儿太平公主。

    相比起女君主们的贴心小棉袄,男君主们选择范围更广,也更不合适。

    毕竟哪个皇子,会对纺织感兴趣,而且把差事交给儿子,以后真不会对儿子们传出不好的传闻吗?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外行插手,会不会影响纺织利益?

    跟偌大的利益比起来,亲儿子都得靠边,不如纺织专业人才们让帝王们放心。

    朱元璋是个例外,他才不管合不合适,直把事情一股脑的推到朱标怀里,“标儿,好好干,爹看好你。”

    老朱对自己嫡长子很有信心。

    “爹,我一定好好干,咳咳……”朱标像从前一样把好事接下,结果话还没说完,就剧烈咳嗽起来。

    “标儿,你怎么了标儿!”朱元璋大惊,连忙叫御医。

    “爹,你忘了大哥身体不好了。”年幼朱棣提醒亲爹。

    朱元璋回想起朱标原本早亡的命运,脸皮不自觉抽搐。

    等太医过来给朱标诊断后,被告知朱标身体不宜操劳,朱元璋沉默。

    年幼朱棣凑过去,想关心自己大哥,结果后背结实挨了朱元璋一巴掌。

    “老四,你说是不是觉得你大哥没了,你就有机会了?”

    “我没这样想!”年幼朱棣跳脚反驳,知道其他朝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