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40-50(第17/18页)
国家财力不足,百姓家也没有余财,筹不足金银,怎么向金人交代?
原来还有比他们更苦的帝王。
【前面的视频中我们说到,北宋联金灭辽,向金国展示了北宋如同菜鸡一样的战斗力,让北宋去攻打燕京,结果让燕京成了辽国抵御金国的最后一道防线,笑死辽军了。
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金国看到大宋这么弱,灭亡大宋的心情愈发强烈,在公元1125年灭亡了辽国之后,紧接着就开始灭亡大宋的计划,对大宋用兵。
经过几个月的战争,金军在北宋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渡过黄河天险,直逼京师开封城。
有大臣劝宋钦宗赵桓逃跑,赵桓十分心动。
太常少卿李纲力劝宋钦宗赵桓留下,搬出赵佶来劝赵桓,说赵佶将江山托付给赵桓,赵桓不能有负赵佶所托,怼得赵桓无言。
赵佶把皇位传给赵桓后跑了,被李纲美化成了托付江山。】
逃亡在外的宋徽宗赵佶点头赞许:“李纲说的好。”如此的知晓他的心意,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呢?
这么贴心的人,等他回到京师应该好好提拔。
正在着手京师布防的李纲看到天幕这样盘点,觉得自己有点冤。总不能当着儿子的面骂人老子吧?
这就不是劝谏了,而是找死。
虽然他知道赵佶抛下百姓和大臣们逃命去了,但是不能明着说出来。
【太常少卿是个什么官呢?掌礼乐的正四品文官。】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朝堂上,宋钦宗赵桓身穿龙袍高坐在龙椅之上,底下的大臣们站在殿内畅所欲言。
金军快要杀过来了,此次朝会就是议论这事。
宰相李邦彦和蔡京父子的走狗白时中等奸臣危言耸听,说都城守不住,应该离开都城避一避。
可惜奸臣当道,良臣寥寥无几。
李纲在朝堂上反驳众人:“论城池的坚固,没有哪座城池能比得上都城的,可以依靠城池固守,等待援兵。而且这里是京师,宗庙在这里,不能任由金人践踏,怎么能像唐玄宗李隆基那样抛弃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逃跑呢?”
赵桓问道:“有谁能担任统帅,指挥抗金?”
说这话的本意是金国强盛,没有人能够抵抗金军南下,不跑留着等死吗?
可偏偏就有人听不懂人言。
李纲耿直地回答:“白时中和李邦彦身为宰相,或许不熟悉军务,但值此危难之际,应该作为百官表率,挺身而出抵抗金军,这是他们俩人的职责所在。”
李邦彦:“……”躺着中枪。
白时中被李纲点名十分生气,觉得不应该自己被推出去送死,说道:“李纲就不能率兵出战吗?”
得了,这算不算是宰相亲自举荐?
李纲也是不怕事的,有报效国家的机会当即就抓住,坚定地说道:“陛下不嫌我能力低微,愿意让臣来保卫京师,臣愿与京师共存亡。”
逃是不可能逃的,必然坚守到援军到来。
赵桓听到李纲这样说,也是头脑一热就答应了,将保卫京师的任务交给了李纲,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
看起来赵桓是不打算逃了。
这个时候,内侍前来催促赵桓早点出发,皇后朱氏都已经准备好动身离开京师了,就等着赵桓一起了。
赵桓咋还搁这里上早朝呢?
赵桓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担心皇后丢下他一个人跑了,急忙离座说道:“皇后已经准备齐备,就待离开京师。朕要同皇后一起启程,你们也各自逃命去吧。”
李纲跪下叩首,涕泪横流,死也要留住赵桓。
赵桓拗不过李纲,对李纲说道:“朕是被你苦苦哀求留下来的。你要担起保卫京师的责任,万万不可以有所疏漏。”可不能置他于险地。
当天晚上,赵桓就改变主意了。
赵桓还是想要逃离京师,结果第二天早上跑路的时候被入朝的李纲撞个正着,这就尴尬了。
臣子拦不住一心想要逃命的君王。
李纲说动了护卫赵桓出逃的禁卫军,这些禁卫军愿意誓死守卫京师,保护父母妻儿的安全,比赵桓有担当多了。
这些都不足以让赵桓改变主意。
最关键的是李纲说赵桓的御驾慢,跑也跑不了,会被金兵给追上,吓得赵桓不敢跑了。留下来还有活命的希望,跑在半路上无城池之险可以守,那就真是插翅难飞了。]
宋太乄祖赵匡胤看到这里沉默了。
他的子孙后代居然是这种贪生怕死之辈,要不干脆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匡义得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宋太宗赵光义也有类似的想法。
他的子孙后代居然是这种贪生怕死之辈,要不干脆将皇位还给兄长赵匡胤那一脉,立侄子赵德昭为太子得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兄弟两跨时空达成了共识。
【作者菌在前面的盘点中有说道,临危受命成为兵部侍郎的李纲保卫了开封,击退了金军。但是,赵桓深谙虽胜尤败的精髓,在李邦彦和白时中等求(tou)和(xiang)派的劝说下,躲着李纲以割地赔款的方式求和。
宋钦宗的这一波操作,清末的朝廷学得真是棒棒哒。
打了败仗,理所当然的要割地赔款。好不容易打了胜仗,按理说应该享受敌国的割地赔款了。清末的朝廷反而更加的惶恐了,担心惹怒敌国,打了胜仗那还得了,更加要割地赔款了。】
天幕下的众人都醉了,大骂清末朝廷软骨头。
第六次下江南,此刻正在脂粉堆里的爱新觉罗·弘历又惊又怒,突然坐起来吓坏了在一旁伺候的嫔妃。
割地赔款?是谁这么败家?
爱新觉罗·弘历想到自己征战四方开疆拓土,结果被不孝子孙割让出去,就是一阵心绞痛。
百年国耻?
他不敢想象经过了这一百年的耻辱岁月,领土还能剩下多少。突然就有点期待他大清的皇帝上“十大败家皇帝”榜了,让他看看不孝子孙是谁?
想到这里,顿时感觉美女喂的葡萄吃到嘴里不甜了。
【金国狮子大开口,宋钦宗对金国提出的条件一一满足。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就劫掠百姓,搜刮民脂民膏送给金国。
李纲坚决反对满足金国提出的条件,认为拖延几日等援军到来,完全能够打赢金国,没有必要卑躬屈膝的求和,将能够获胜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是他的反对没有用。
宋钦宗一心求和,不愿意听李纲的建议。
金国得了割让的城池和金银钱帛依然不愿意退军,继续向宋钦宗索要钱财。
宋钦宗像伺候祖宗似的,对金国有求必应。
然而结果却是如李纲所说,援军快要赶到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