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全文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全文完】(第5/9页)

近十年的足够了。

    让他们睁在眼睛看看,百姓耕种所交的税都占多少?

    想靠田地的赋税以养活整个国家,怕是国家得要穷死。

    是以,刘挽干脆再下降, 只为了让百姓们知道, 大汉朝心系于百姓, 绝不会让别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却叫他们大多数的普通人还得为税发愁。

    不仅如此, 刘挽先前虽然严查了世族们不假,如今还得落实一件事,大汉的田地到底有多少。

    毕竟人揪了出来,依刘挽的意思应该顺势将田地也要量上一量,查清楚了这些田到底是归于谁的。

    无奈刘彻不乐意,先前的刘彻认为动静太大,再闹下去怕是大汉天下都要大乱。

    好嘛,刘挽没有办法代替刘彻做主,也只能见好就收。

    可是刘挽先前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现在她成为大汉的皇帝,完全可以操作起来。

    至于谁来办理此事,樊希是不二人选。

    樊希这个人,心够狠,对付故人从来没有半点心软的意思。正是因为如此,日常在刘挽的身边,刘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让他悠着点。要是满天下的人死绝了,那这天下还算是天下吗?

    可樊希认为,有很多人活着就是祸害。

    但同样,樊希非常的清楚一件事,刘挽能够给他兜的底不算太多。他对付人不愿意手下留情,这不能算一件坏事,得看用到什么地方。

    在对付世族一事上,樊希是非常的认为可以操作一番的。

    所以虽然樊希没有随刘挽一道出行,但他给刘挽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以至于刘挽生出要仔细的清算大汉朝内到底有多少田地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即是樊希。

    樊希也干脆,连问都不问理由,已然答应下此事。

    然后再没有然后,樊希高高兴兴的出京,至于别的人高兴与不高兴,不归刘挽管。

    随后,刘挽再一次推行简官政策,而且对于各部门乃至各地方都有相关的明确规定,一件事要多久落实,都不许给她拖,谁要是为官不作为的,趁早的滚,她不养闲人。

    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做不好的回家去。

    从此,大汉朝的风气自然是一正。

    很多在刘彻那儿,他自己本身都做不好榜样的事儿,想让别人去干,真当满天下的人都是傻子不成?

    到刘挽这儿,刘挽算不上一个贪图享受的人,大抵除了吃食外,其他的东西刘挽是有就可以了。

    是以,刘挽完全能够以身作则,不管是对上对下,刘挽一个榜样在那儿,谁都不能说出半句不好。

    如此一来,大汉朝以肉眼可见的好了。

    而也在这个时候,刘彻下了一道轮台诏。

    这一道诏书相当于是罪己诏。刘彻自我反省,认为为帝多年的他有很多的过错。穷兵黩武不说,他贪图享乐,这些年挥霍无度,以令百姓受苦。

    刘挽在看到这份轮台诏时也是愣了半响,随后得知卫子夫前往上林苑亲自骂了刘彻一回,把刘彻都骂得郁闷了。

    额,刘挽忙于国事,也不管父母间的事。

    当年卫子夫最难熬的时候已然过去,刘彻那儿,刘彻想必不会垮下来。哪怕他失去了他最看重的权利,但想来败在刘挽的手里,刘彻不至于过不去这个坎。

    轮台诏一下,刘挽必须得去见一见刘彻,而刘彻显得有些苍老,比之先前刘挽所见的刘彻要显得苍老得多。

    对此,刘挽有些忧心,还是刘彻挥挥手不甚在意的问:“你怨为父吗?”

    刘挽被问及于此时,如实答道:“我只是不明白,父皇当真是铁石心肠吗?为何我这一辈子竭尽所能,依然没有办法让父皇相信我?父皇为何如此畏惧于我?”

    是的,畏惧,到最后的刘彻对刘挽的态度中透着畏惧,那是无法言语的畏惧。

    “朕只是不相信,你真的可以让大汉江山更上一层楼。哪怕你做了这许多,但那其中难道没有朕的功劳吗?”刘彻是不服气,明明他作为一代皇帝,他做得并不差,为何却没有得到那些人的认可。那些人为何不愿意为他逆天改命。

    刘挽长长一叹,不知该如何与刘彻解释。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刘彻做得不算太差,在对百姓上,他尽所能的控制世族,没有让他们掌握太多,以至于大汉天下为之易主。

    然而让刘彻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利于百姓,刘彻做不到,这就是刘彻受这个时代影响的局限性,也是别人所无法改变的。

    但为百姓谋福这一点在刘挽看来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

    天下非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舍一己之私欲以令天下振兴,那是再好不过。让刘挽满足自身而忘天下,刘挽担不起,也万万不敢如此为之。

    “父皇做得已然很好。”刘挽这句话并非是在哄人,但于刘彻听来,刘彻瞪了刘挽一眼,刘挽道:“不过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父皇比之其他的君王绝对不差。”

    刘彻挥挥手,并不愿意再跟刘挽说话。

    “天下江山交到你的手里,以后由你说了算,你要如何便如何,不必来此奉承。”刘彻打断刘挽想安慰他的话,而且十分诚恳的道:“你要做得比谁都要好,唯有如此才能证明朕不顾天下非议,有子不传,而传到你的手里是明智之举。”

    是的,刘彻最后的希望不过如此,刘挽郑重的承诺道:“父皇放心。”

    别的事刘挽或许不一定能够做到,但这一点刘挽可以保证,她一定会做好。

    刘彻许久没有吱声,他不会告诉刘挽,他昨夜在梦中看到了没有刘挽的大汉天下,大汉,在他手里终是民不聊生。他的太子死在他的手里,大汉的天下乱成一团。

    108人的命,换的是大汉的江山多了108年,这一切的功劳在刘挽。

    始平三年,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十六岁登基的帝王,在六十七岁时,上林苑变故后退位于刘挽,为太上皇活了三年。他之一生,以灭匈奴为己任,平百越,安西南夷,兴察举、科举之制,改法制,改官制,皆为后世效仿。在他去后,刘挽按众臣之意,追谥其为汉武帝,他这一生的功绩和过错,都将由史书记载,留与后人分说。

    随刘彻下葬,真正属于他的时代终结了,大汉朝上下都明白,从今往后大汉朝的主人是那一头银发的女帝。

    只不过,刘彻驾崩不久,立刻有人提议该给刘挽修皇陵了吧。

    刘挽

    这是盼她死吗?

    结果马上有人解释,按历代的规定,国库收益的三成用来修建皇陵。

    刘彻在的时候,每年那么一大笔拨出,那谁也不想得罪刘彻,让这位独断专行的帝王不痛快,加上刘挽完全不想提皇陵的事,谁不是求之不得?

    可是现在刘彻驾崩了,如何修建刘挽皇陵的事不得不提上议程。

    结果没有想到,刘挽闻言摇头,“朕并不打算如此挥霍。不必你们跟朕说所谓的规矩,朕想把大汉国库的钱用在实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