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340-360(第13/26页)
刘挽有数,况且,凭什么平阳长公主执掌盐务井井有条,盐务上交国营之后,平阳长公主就不能继续执掌了?
反正,刘挽觉得,上交国营并不影响平阳长公主。
平阳长公主听到刘挽的话张口待要答来,“朝臣断然不会答应。”
不想刘挽听着冷哼一声道:“他们不答应的事多了,难道因为他们不答应,我们得听他们的?父皇会听他们的?”
说到点子上,平阳长公主的视线落在刘挽身上,“你的意思是说,盐务可以由我继续执掌?”
“为何不能?”刘挽不答反问。
对啊,为何不能?
平阳长公主原本是生气的,气刘挽料到盐务早晚要上交国营,偏让她尝到甜头,结果怎么样,才不过两年的时间,马上权利都不是她的了,平阳长公主感觉刘挽在耍着她玩。
可是,如果盐务上交国营后,盐务能继续由平阳长公主来执掌,那平阳长公主会得到比如今更大的权利,平阳长公主会再认为不妥吗?
不,不会。
刘挽道:“请姑姑和馆陶姑祖母一道上折,以盐归官营。”
啊?平阳长公主正在畅想如果真能让她继续执掌归于国营的盐务,她将会得到多少的好处,下一刻刘挽继续丢出一记重磅消息,平阳长公主错愣立刻问:“不该是你吗?”
“不,你和馆陶姑祖母。如今盐务里头你们都有分利,且你们各有管辖,你们出面正好。”刘挽知道平阳长公主为何如此的震惊,以盐归官营,明摆着刘彻要顺势为之,这时候首倡的人定会让刘彻欢喜无比,那是何等大功。
刘挽竟然要将这样的功劳让与她和馆陶大长公主?
平阳长公主觉得她越发闹不明白刘挽所想所求了。
“姑姑只要和馆陶姑祖母首倡盐务归于国营,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想看父皇笑话的人计划破裂。而姑姑的所作所为多年来父皇都看在眼里,盐务,与其交由别人来执掌,不如继续由姑姑来执掌,免去父皇须得考虑接管之人是否可靠。朝臣不同意,何须他们同意?盐以官营,朝堂之上,姑姑才算是有真正的一席之地。”后面这一点才是让平阳长公主最心动无比的存在。
看出盐务重要性的平阳长公主,所追求的是权利,既如此,得到权利后的平阳长公主必然会牢牢的捉住,想方设法的扩张。
皇帝的亲姐姐,极得皇帝敬重,懂得讨好皇帝的亲姐姐。她的存在,会为多少女子开辟道路?当有一天,有人想对女子动手,要将刘挽带出来的女侯攻下马时,为了自身的权利,平阳长公主会不出手相救?
平阳长公主不会不懂一个道理,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女子,她的权利才会越发稳固。女子一但被赶离朝堂,她也要离开权利了。
刘挽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她的算计,不仅是为眼下,更为将来,为无数的女子。
她开了一个先例,她的女兵用鲜血和努力拼出了女侯,如果她有更多的时间,她能继续谋划,她能成为她们的靠山,让她们走得更稳,更扎实。然如果她不能继续推行这些政策,便该为她们以后而谋,给她们寻一个靠山,一个不逊于她的靠山。
平阳长公主握住手,不难看出她的激动和动心。
“何时上书?”平阳长公主无法抗拒刘挽所描绘的未来,纵然她不能确定最终会不会如刘挽所说,可她只能一赌。
大势所趋,眼下的情况她该明白非她不愿能改变。
刘挽,她既然给平阳长公主指出一条道路,思来想去,平阳长公主想不出刘挽有什么坑她的必要。控制整个大汉的盐,是刘挽先做到的,将盐务交到平阳长公主的手里并非平阳长公主抢来的,也是刘挽自己交出来的,刘挽要想谋害她,不必如此的步步为营,只须看着平阳长公主足以。
因此,平阳长公主选择相信刘挽,因这样的结果怎么看都对平阳长公主有利。
“越快越好。姑姑同馆陶姑祖母商量,我同姑祖母定下的。”刘挽做事,必须是诸多安排好的,她不会让平阳长公主去说服馆陶大长公主。
平阳长公主望向刘挽,没能忍住追问:“你这样能得到什么?”
刘挽笑道:“我得到很多的。”
不过这一切平阳长公主现在未必会明白,以后等她明白时,也不算太迟。
平阳长公主瞅着刘挽的笑容,怎么都不明白,刘挽为何要将这样的功劳让给她和馆陶大长公主。明明先前她们和刘挽都闹得不痛快,到如今她反而像是在为她们谋划。
眼看失去铁利的人准备对刘挽动手,定要让刘挽脱三层皮,没想到他们尚未来得及出手,平阳长公主和馆陶大长公主先一步上书,请以盐归官营。
请求的这两位在奏折上写上,关乎民生之事,当以官营,以令国家控制,既能让国库丰盈,也能避免商贾顺势乱天下。
刘彻也是个蔫坏的,因铁矿之事,朝中反对的人不在少数,一个个自诩有远见,为国家,打着铁以官营,违背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以为那时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对刘彻是大肆的陈明其害,盼刘彻能及时的纠正这样的错误,千万别偏听偏信。
现在呢,好啊,看看大汉的公主都是怎么样的,比起他们拿上古代圣贤的借口,两位公主提出关乎民生之事,什么叫关乎民生,倘若不懂的不如好好的去读读圣贤之书。
孔孟之道,无须关注民生吗?
不用说,朝堂上的人都傻眼了。不是,怎么会这样?
自请以盐归官营,正常人握着盐巨大的利益能舍得吗?
反正他们自打被刘挽夺去盐利后,寝食难安,无一日不思该如何夺回盐利。
结果怎么着,他们心心念念,死都不想放手的盐利,握着的人自求以官营?
等等,不对啊,盐利不是握在刘挽手里吗?怎么会是平阳长公主和馆陶大长公主提出官营的?刘挽呢?她不表态的吗?
刘挽并没有表态,但在平阳长公主和馆陶大长公主提出以盐归官营之后,如今所有握着盐利的各方豪强/权贵,都请以盐归官营。
不是,怎么都这样?
“你这手笔够狠。”刘彻瞧着送上来的奏折,由衷的感慨。
刘挽挥挥手不以为然的道:“哪里狠了,既因利而动,只要不损及他们的利益,上书请盐以官营的人,他们乐意得很。”
能让这些人上书,因为刘挽告诉他们,盐以官营和现在不会有区别,放心大胆的上书,刷上一波皇帝对他们的好感,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看情况,这件事刘挽一个握着天下盐利的人出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转寰的余地,与其和刘挽斗,和刘彻这个皇帝斗,傻子都知道应该配合,最好能在皇帝那儿刷上一波好感,将来对他们有益无害。
“你把你姑姑和姑祖母推出来,将功劳归于她们是为何意?真正掌握盐利的人是你。”刘彻最惊奇的莫过于此,刘挽怎么能把那么大的功劳让出去?
第351章 不改
刘彻审视的打量刘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