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第168章 终归上海(31)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第168章 终归上海(31)(第1/2页)

    后来赶到后台,试图护送黎觉予出去的周辰溥,正好看到黎昭怒喊“我恨你!”的场面。

    他刚想安慰黎觉予,就看到那个搞事业搞得如火如荼的女孩,一脸茫然地站在原地上,满脸疑惑自言自语:“恨我干嘛捏,又不是我操控的聚光灯。”

    得亏黎昭跑走不在现场,不然听到仇人说这种话,都得气死了。

    周辰溥觉得有些诧异,又有些好笑:“你们生来便注定争锋相对,黎昭又处处不如你,会生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原来她在跟我比?”

    黎觉予不可置信的反应,比周辰溥还要夸张。

    她心想:这个原主的记忆也太不靠谱了吧!过去得多目中无人,才会把周辰溥、黎昭、黄夫人这些身边人,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这也太傲慢了吧!

    而现在,原主的无礼,害得黎觉予当场背起大锅。

    她尴尬地撇开目光:“没办法,优秀的人就是这样的。”

    “希望这个黎昭能把目光放到别人身上,不然这后半辈子都不会开心了。”

    …明明语气还是那个语气,但从舞台下来的黎觉予,遣词造句和之前截然不同——这才是周辰溥四年前偶遇的那个人,自信得光彩夺目。

    就是说话的方式,像是小孩子一样。

    周辰溥低眉浅笑:“现在知道自己厉害了?”

    “嗯哼。”忽然,黎觉予面露极度的可惜:“早点认清这个事实,昨天我就能大赚一笔了。不要费尔森的遗产,至少得把改编电影合同签下来…”

    “现在也不晚,我送你去美国大使馆。”

    刚刚才转变好心态的黎觉予立刻认怂:“额,再等等吧,我再适应一下才说…”

    …

    玛丽.黎觉予登台卡尔登影戏院的事情,当天晚上就传遍全上海。

    不少之前听说有中文歌剧,却下意识不看好,没来的人,纷纷表示后悔莫及。

    天刚亮,就有人跑去打探影戏院的情况:“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不是黎昭主演吗?”

    “黎昭唱得不错,就是年纪轻上台太害怕了,晕倒了。”

    昨天在现场的人,说起昨天的事情就跟说书一样夸张:“当时舞台观众席全都闹哄哄的,大家都吵着要退钱、退票…直到角落中藏着的黎觉予忽然站起身,说她来表演。”

    “哇不愧是百老汇女明星,本领太不得了,一开口,嗓音就跟北大爷养的夜莺那样…”

    北大爷是上海出名的鸟痴狂者,养的夜莺品种昂贵,据说一个月要吃掉一百大洋的鸟食,贵养出来的叫声婉转高昂,如梦如幻。

    用昂贵夜莺来比喻,可想而知黎觉予的歌声有多好听。

    第一个人用夜莺去形容黎觉予,紧接着第二第三人皆是如此,最后没亲身观看舞台的人,居然在口口相传中,将“上海夜莺”这个名号打出去。

    同天上午,申报、大众报主编在烟馆听到这个称号,立刻联系报工去改字。

    当天中午十一点的报纸,首页[上海夜莺]四字印的极大,隔着半米都能看清的程度。

    有身边不听歌剧的普通人,看到黎觉予和[上海夜莺]绑定,当即表示纳闷:“这个黎小姐,昨天报纸不还说她是[时尚标杆]吗?怎么今天又变成[上海夜莺]了?”

    友人看向提问者,仿佛在看某个可怜的土老帽。

    “你还不知道啊,黎觉予副业是开美妆沙龙,但是本业是唱歌剧的。曾经以华夏女高音的身份唱上百老汇,才华特别了得。”

    提问者吓一跳:“天啊,世上居然有这么多才多艺的人?”

    茶馆另一桌幽幽附和,含糊地说:“不止。”

    因为没有主语宾语,所以提问者错以为这句“不止”的意思是:世界上除了黎觉予,还有其他多才多艺的人。

    “谁啊?黎觉予的妹妹黎昭?”

    “当然不是。我说的不止,意思是黎觉予不止是百老汇走红女高音,三国杰出彩妆师,还是现在上海畅销《梦》的作者。”

    闻言,茶馆参与聊天者集体惊呼。

    “这可都是现在最赚钱的行业啊,竟都被一小女子包揽了。”

    最后一句话刚脱出口,说话者就被旁人狠狠敲击了。

    “你这是偏见啊,搞事业的哪分什么男女,我们都要向黎小姐学习啊!”

    被敲打的男人委屈捂着头,却没反驳这一观点。他转头看向留法归来的同桌友人,问:“你之前在法兰西学习,是否有见过黎觉予?”

    从刚刚开始,就在茶馆专心喝茶的西服男人,语气淡淡地回复:“见过。”

    “在哪?”

    “法兰西公校,看到她白天上学,晚上卖花。”

    …现在说话的西服男人,正是当初在留法西勤工俭学会的学弟。

    三年前,他听学长说起黎觉予早晚干两份工,拼命生活的事情后,每每觉得工厂好累,学习好难的时候,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个姐姐,然后咬紧牙关,拼了命地完成学业。

    最终,他以全年级第五名的成绩,带着铜质奖章回国了。

    接过毕业证的时候,他问校长:“学校里有一个名叫黎觉予的华夏女孩,毕业了吗?”

    当时的校长只是简单地说:“她已经没有上学了。”

    因为没有提及前因后果,学弟一直以为这位黎觉予姐姐已经放弃学业,心里难过不已。直到回到上海,看到报纸上的熟悉的名字,他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放弃学业。

    而是找到她想做的事情了。

    再仔细想想,当时他一提起黎觉予的名字,校长的回复几乎没有回忆间隔,脱口而出,恐怕那时候黎觉予已经成为知名校友一般的存在,才会被校长熟知。

    曾经崇拜的人,现在如今辉煌。这种感觉真好。

    这位留法归来的小兄弟抿嘴,坚定眼神凝视报纸上[上海夜莺]的四个字。

    他在想:完成学业并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他,也是时候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这样想想,还挺有意思的——世界上认识黎觉予的人,他们的目标统统都是同一个人,无论人生走到哪个阶段,总有一个身影在前面领跑。

    当然这个领跑,放到感情方面就有些鸡肋了。

    被黎昭怒打耳光的李书京,第二天脸颊刚消肿,他就马不停蹄地跑到霞飞路那边去。

    乘坐人力车的时候,李书京还特地在街角购买玫瑰花。

    跑在前面的车夫,用余光打量那一抹娇红,还有青年客人脸上的羞涩期待,嘻嘻打趣道:“是要去女朋友那里吗?”

    换做平时,李书京是绝对不会和贫民说话的,但今天他心情不错,便好脾气地回复了:“不是,是前未婚妻,想要破镜重圆。”

    “那必须得成功啊!”车夫也很会说话:“这个霞飞路真有意思,每天都有各种洋人先生,乘坐小轿车来来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