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第126章 纽约日记(8)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第126章 纽约日记(8)(第1/4页)

    在百老汇,想要成为人气红星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你比她好看唱得好,一个是你让他着迷,这句话起来要注意她他介词。所以黎觉予能在舞台上让juff着迷,代表她具备走红的条件。

    现在,这种条件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爆发。

    而这个契机就是《波西米亚人》。

    整部歌剧,大家只有趁咪咪不在的时候,像往常一样低声讨论剧情,可等咪咪登场后,所有声音都被吞噬了,仿佛观众席上的各位,也跟着鲁道夫的心情一样,被这种如梦般脆弱的魅力震慑,进而沦陷。

    渐渐,歌剧推进到第四幕。

    “咪咪如何了?”科林唱,语气中带着一种下级阶层常有的忧虑。

    熟知剧情的观众,这时已经将纸巾捏在眼下,随时随地准备爆哭一场了。

    穆塞塔笑着对科林唱:“咪咪睡着啦。”

    几人回头望去,发现另一好友诧异地用手指探咪咪的鼻下,吓得跌倒在地,惊慌大叫:“咪咪,已经没有呼吸了!”

    明明刚刚,穆塞塔还为咪咪戴上一副皮手笼,咪咪对着他,对着观众席上大家的方向,露出苍白又美好的笑容,唱:“谢谢,我的手再也不会冷了。”

    首尾呼应。

    “我,我,要睡了…”即使玛丽躺在床上,依旧唱得气息稳定,但观众都知道,一觉过后,咪咪从此失去生命,用她的死结束一场歌剧。

    咪咪的死亡,对于“刚爱上她”的鲁道夫来说,是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浑身颤抖,流着泪呆呆摸索到咪咪身边,抱着小声呼唤爱人的名字,情绪之浓厚仿佛演员本人死了女友。最后,他捂着似乎已经破碎的心脏,在舞台上失声恸哭。

    感性的女观众们,眼眶湿润微微泛红。

    较为迟钝的男观众们,则是注意到咪咪扮演者玛丽,就像一个睡美人一样。

    明明聚光灯全数打在四名唱歌的男演员身上,只分到一丝半缕灯光给咪咪,然而她那张细腻莹白的脸,依旧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仿佛演员本人就是发光体。

    如果黎觉予知道台下男观众的评价,一定会原封不动转述给蜜丝佛陀先生,感谢他专门把控的妆容…不仅让黎觉予学到许多,还在首演舞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咪咪死后,交响乐迸发出激烈的音调,发挥出歌剧该有的感染力。

    长达两个小时的表演就这么结束了。

    幕布呼啦啦地从两边向中间延展,挡住全部舞台,只剩下一片黑暗。

    与此同时,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也便随之响起。

    他们目光紧盯幕布中央,等待歌剧演员们出来谢场。最先出来的是四位主要男演员们,鲁道夫的扮演者眼泪鼻涕还没擦干,不好意思地当着大家的面,用力吸了一下。

    批评家和juff的粉丝们,都报以善意一笑。

    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刚刚他们发现谢场演员中没有咪咪,潜意识里隐隐有些失望。

    所以等黎觉予手提长裙,从幕布后最晚现身的时候,前排观众几乎都站起来了,尽可能表达自己对这个女高音的喜爱,“唱得太好了!”,“加油!”…

    而黎觉予只是腼腆地笑,像一个真实的18岁少女一样。

    周辰溥也跟着扯开嘴角,暗暗轻笑一声。

    说黎觉予是天真少女,他是肯定不会信的,人的阅历和生活经验挂钩,从已知现实来看,对方前后在三个国家工作并取得较高的成就,换算成年龄后,大概有二十五、二十六了吧?

    周辰溥低头翻阅节目单,找到咪咪一角介绍栏。

    上头写着:“玛丽,20岁。”

    “…?”周辰溥不敢相信,严谨认真地又一遍。

    然而这出《波西米亚人》,只有咪咪一个女高音,不存在看错人的可能。

    这一刻,30岁的周辰溥被重塑三观,心想:…现在的年轻人都那么厉害吗?

    周辰溥身后坐着个玛丽的男粉丝,是法国人,从开场到现在一直跟周边听众介绍玛丽,夸玛丽的好…这种行为放到现代,有更好的词可以概括,那就是“安利“。

    “玛丽是从法国来的,克里希剧场的小红星。“

    “经过百老汇大众面试赴美,打败许多百老汇老演员“

    “对的,玛丽是华夏人…“

    …

    听到这里,周辰溥好奇回头望了一眼,发现说话者是个长相精致的法国小帅哥。

    别人称呼他为安托瓦内特导演,年纪差不多在二十三上下,又是一个英年成才的年轻人。

    莫名的,周辰溥感觉自己输了。

    在看这个歌剧前,他一直觉得自己二十三踏出大学校园,二十六华尔街成家立业,算是国内还不错的水平。结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倒是他太过自信。

    那名导演没有发现周辰溥探询的目光。

    自从舞台上表演结束,黎觉予登场谢幕后,他就闭紧嘴巴,目光不移一瞬地紧盯舞台,然后没等息演铃声敲响,导演又急匆匆站起来,朝门外跑去。

    不只有他,还有其他普通观众。

    他们步伐慌乱,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似乎在周辰溥不知道的地方下过一场钱雨,全场只有他一人不知道要去捡钱一样。

    “这些人要去哪?“他干脆询问身旁熟悉百老汇的美国人。

    旧金山商户瞄了一眼,说:“他们要去后台呢。“

    “在法国,表达对歌剧演员的喜爱是后台赠送鲜花,但在美国,表达喜爱就是堵门口。这些粉丝要趁表演没完全结束,提前蹲点后门,和玛丽说上一两句话呢。“

    “…“

    有点蠢,但很心动。

    周辰溥也想见玛丽,跟她说一说他们这些年来的缘分。

    可等两人来到后门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粉丝一圈一圈团团围在防火梯门口,有男有女,摩肩擦踵,水泄不通。

    他尝试抬头远眺,却除乌压压的人头外,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勉强看到刚刚后座的导演,正十分虔诚地站在第一排的位置上。

    紧接着,大都会歌剧院的后门,毫无预警地打开了。

    那张周辰溥偶尔半梦半醒时分浮现脑海的脸,此刻真实地出现在他眼前。

    等黎觉予从后门出来,差点被门口人山人海的景象吓到。

    难怪刚刚,鲁道夫演员juff喊她别那么快回家,至少多等半小时,赶最后末班车回家。可黎觉予不想让林恩久等,还是出来了。

    临走前她还说:“我又不是juff,粉丝能多到哪里去?”

    总不能比现代粉丝机场接机可怕吧?

    结果她一出来,尖叫欢迎声一浪盖过一浪,震得她没反应过来的脑袋嗡嗡作响。黎觉予疑惑地说出见到粉丝的第一句话:“我不是juff呀。”

    “我们就是来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