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40-50(第25/28页)


    奉天殿。

    朱元璋的牙咬了又咬:“倭人面恭而心倨,学了咱华夏风仪,转头便打起自己的祖宗来了。狼子野心的贼寇,看咱不砍了他们。”

    同样被气昏了头的朱棢等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应是,甚至已经讨论到要派谁去攻打东瀛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老朱家的暴脾气也不少。

    【这种苦闷贯穿在郁达夫的许多作品中,郁达夫另有一部小说《沉沦》,借一个忧郁苦闷的男青年在异国遭尽白眼、求爱不得,最后跳海自杀的故事,发出了弱国子民沉痛而又悲切的呐喊:祖国啊,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楚棠的声音不复以往清亮,转而慷慨悲痛,一句话说得似有哽咽,仿佛正是那个绝望的青年在呐喊似的,轻而易举感染到水镜之下的众人。

    夔峡之中的杜甫老泪纵横,这些年途中所见的民生疾苦历历浮现,他也忍不住痛呼:“大唐,何日重现荣光啊!”

    东晋,新亭。

    周侯中等人哭得更厉害了,富起来,强起来,这何止是郁达夫的希望,也是此时他们的期望。

    太极宫。

    李世民眼中隐然有泪光:“百姓所望,唯在邦国。”

    他肃了肃神情,看向长孙无忌:“水师筑防,使臣出海,二者并行,辅机,朕差你与懋功总领,此二事当为机要,决不可轻慢。”

    长孙无忌郑重下拜:“臣领旨!”

    这家国安危,利民利邦之责,便是半数交付给他了。

    北宋。

    王安石紧紧握住手中奏疏,是的,富起来,强起来,金人的铁蹄便不敢南下,大宋的子民便不会忧边患之危,他们就会免除南渡之苦,他几乎难以想象宋人被异族凌/辱的样子,必须变法图强!

    奉天殿。

    静谧一瞬的朱家众人又炸开了锅:“出兵,必须出兵!光绪废物我们大明不废物啊!”

    “没错。灭了倭国,郡县之!”

    “这军功有我一份。”

    义愤填膺的朱家皇子七嘴八舌吵得朱元璋脑仁疼,他一拍桌子:“都给咱闭嘴!”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朱元璋龙行虎步:“打打打,匹夫之勇!打倭国容易,世上只有一个倭国吗?!”

    “可是不是倭国打了华夏吗?”朱棢道。

    朱樉点头:“是啊,还攻占了什么东三省、华北,连国都都要丢了吗,这不是欺负到我们脸上来了吗?”

    连爹你之前都说要带兵砍了他们呢!当然,这一句朱樉没敢说出去。

    话音刚落,之前没怎么参与讨论的朱棣冷静出声:“鹰酱、老大哥、英德法意。”

    朱元璋闻声意味深长地看了说话的四子一眼,收回目光,又冲着朱樉等人冷哼:“灭了倭国,没有别的国吗?那后辈怎么说的,固步自封,是咱没有赶上别人!”

    是哦!

    只要赶不上别人,就一定会被别人欺辱,倭国灭了还有别的国,就像大明,扫清了北元,还有一众异族属国,若大明现了颓势,他们能不动心思吗?

    众人一下子被点醒了,见过征伐的皇子们倒抽一口凉气,随即目露凶光:“富民!强兵!”

    富强到谁都不敢打!

    听到表态的朱元璋心情稍霁,蠢儿子们咋呼是咋呼了点,但脑子还没朽烂。按了按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朱元璋示意众人继续看水镜——

    【但郁达夫并没有沉浸在苦闷中颓废度日,他走向了时代的风云。在福州,他积极号召文化界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他为青年学生题词,直言“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他还走上战场,前往徐州劳军,在各前线参访;

    他用手中的笔揭露日/军罪行,促进外国对/华援/助,反复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他写下《估敌》一文,分析日军动向,剖析他们的虚弱本质,断言“最后的胜利,必然是我们的。”

    顺带,同年,伟人的《论/持/久/战》发表。】

    “义士也!”

    文天祥一拍膝盖抚掌大赞,写出衰飒之笔的文士竟也有如此热血,他如受鼓舞,朗声吟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不散,国朝不堕!”

    “此人风骨,令人侧目!”

    一介文人竟敢亲赴战场,还是真心实意为军士、为国家助力,久经行伍的郭子仪大为赞叹。

    东晋。

    新亭之中,主位上的王导愀然色变,对着周侯中等人大喝一声:“国朝危难,自当勠力王室,克复神州,如何这般哭哭啼啼学那楚囚对泣?!”

    唐朝。

    李贺总是暗淡的眼睛亮了起来,放出熠熠光彩。他竟还为郁达夫忧心,他根本无需为郁达夫忧心!

    他本以为郁达夫同自己一样,身世凄苦、心情抑郁、怅怀难解,可郁达夫虽作《沉沦》却从不沉沦,一支秀笔始终活跃在救国前线,这般对比,自己是何等相形见绌?!

    他撑着床榻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望空中流光溢彩的水镜,仿佛望见郁达夫一颗赤心。

    他喃喃自语:“笔可为刀”

    柳宗元轻轻呼出一口气,神色似有震动:“我小看郁达夫了。”

    他有悲哀,却难凉热血。

    太极宫。

    李世民也是意外:“竟是个血性文士。”

    在苦楚中沥出热心,有文人笔,也有兵士气,他为之前草率的看法道歉。郁达夫不是重压之下的郁闷文人,而是文竹节士,秀拔挺立。

    未央宫。

    刘彻眸光微动:“郁达夫还有军士之才。”

    那《估敌》文,非有远见卓识不能写。他摸了摸下巴,想起楚棠顺便的那一句:

    “《论/持/久/战》,听来似是一本兵略之书?”

    他神情又凝重了几分,微微沉吟:“那伟人,果真不是一般词人。”

    诗词已经是上佳之笔,还能写出兵略要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

    第 50 章 故都的秋结尾+琵琶行序

    【郁达夫也为我/党提供了许多援助,这样的人,是民族的义士,却是敌人的仇雠。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宪/兵开始全面调查他,郁达夫不得不开始流亡。

    1945年8月29日,他被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此前的8月15日,日/军已降;9月9日,于南京举行签字仪式。天光似欲晓,他却无法得见。1952年,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怎会如此?”

    苏辙不受控制地睁大眼睛,“明明已经胜利了啊!”

    苏轼亦是摇头,语带叹息:“寇贼本性,即使败局已定,也要困兽犹斗,将那些义士赶尽杀绝。”

    可叹郁达夫,为抗战奔走半生,却无法回到胜利后的国土。

    唐朝。

    李贺阖眸:“虽非马革裹尸,亦是为国为民,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