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爸爸是朱棣!》 110-120(第16/26页)

与藩王脱不开关系。

    那人是东宫官署的臣子,也就是太子朱标的文臣集团,他有理有据,说是朱标生前查到的,这里面牵涉的不止有秦王,晋王,还有燕王朱棣。

    这三位尤其是朱棣,手握重兵,执掌宗人令,可以说风头最盛的朱家皇子了。原本对朱棣的攻讦之语就不少,此事一出,朝堂上下抓着朱棣不放的更多了。

    朱元璋如今案头上的参本,一半是参朱棣的,一半是参朱家其他王爷的,又以秦王和晋王最多。

    这些年,为了朱标稳稳继位,朱元璋可谓是不遗余力地培养扶持朱标的文武团队。朱标的病逝让众人猝不及防,所谓的太子一派,岂可眼睁睁看着多年功夫毁于一旦。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然也不能让储君之位空缺太久。

    洪武帝年纪大了,谁知白发人送黑发人,多年心血毁于旦夕,接下来自然是要趁早把新储君定下来。

    要按照朱元璋建立大明时定下‘立嫡立长’的规矩,朱标病逝,秦王就是最名正言顺的继位人。

    他排行老二,又是马皇后所生嫡子,说来说去都该是他。

    可这怎么行呢,先不论朱标身后的文武集团,就是朝堂上其他文武臣子也不希望秦王继位啊。

    他们已经在好武嗜杀的洪武帝手下撑了这么多年了,眼看着再撑几年就能等到仁慈德善的太子朱标继位,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起来,可老天爷不止给朱元璋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也给他们来了个扫堂腿,一个个摔得头晕眼花,呕得只想吐血。

    不讲假话,有些神经脆弱的臣子在听闻朱标病逝时,差点也要跟着他去了,反正这天啊,是没有明亮的时候了,与其每天提着脑袋上朝干活,还不如早早跟随他们的太子一起去了。

    在如此黑暗的时刻,再来一个秦王这样的残暴的储君,那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还真有不少人会把准备好的小细绳子拿出来,悬梁跟随太子朱标而去。

    至于晋王和燕王。

    这两人按嫡长顺序排是排不上的,不过燕王如今是诸位王爷里手头实权最大的,他的风头直接盖过排行老三的晋王,与秦王不相上下。

    只看朱元璋之前的态度,说不定还真会属意燕王呢。

    秦王坚决不行,燕王也不是众臣,尤其是满朝文臣心中的好人选。

    他们希望的下一任大明皇帝是与朱标一样,仁慈温厚,待下宽容的贤明之君啊。

    秦王、晋王和燕王都不是!

    可这三位王爷是排在最前面的哥哥,实力也是最强的,后面那些大臣们看得上的王爷,光论号都排不上啊。

    眼看水越来越浑,朱家兄弟们恨不得把前朝搅屎棍们给捉起来痛揍一顿。

    大哥是病逝的啊,被这些人一搞,好像他们兄弟各个心怀不轨,在大哥英年早逝一事上推波助澜了似的。

    没见父皇看他们的眼神都一日比一日可怕了啊。

    可恶。

    朱家兄弟一个个在心头又哭又骂。

    也就是在这个家宴上,朱元璋扫过他们或惊或怕,或平静或肃然的脸,突然来了一句。

    “你们觉得,朕该选谁继任太子?”

    朱家兄弟们:“!!!”

    有人跪下了,有人手中筷子都吓得摔地上然后也跟着跪下了,一看胆子小的都跪下了,朱棣和晋王,秦王也跟着跪下了。

    于是朱高炽这一辈的也全都跟着跪下了。

    看着跪了一地的儿孙,朱元璋目光沉寂许久,就在有胆子小的禁不住眼泪直流,差点尿裤子时,朱元璋倏地轻嗤一声:“就这点胆子,怎么从朕手上接过担子啊。”

    “行了,都起来吃饭吧。”朱元璋淡淡一摆手道。

    就在大家要起身时,朱元璋又冷笑着补了一句:“朕叫你们来是吃年夜饭的,又不是吃断头饭,别给朕整一张死人脸摆着。”

    朱家众人:“”

    总之,这一日的家宴,朱元璋给儿子们留下的心理阴影可不小。

    当天晚上回去,晋王还做了个噩梦。

    之前最爱在应天逗留的他,一得到归藩的旨意就赶紧收拾东西,带上儿子朱济喜就跑,那速度,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晋王:“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咱父子接下来有事没事都别乱出门了,安静待着吧。叫咱干啥就干啥。”

    从来只有自己劝父王老实待着的朱济喜:“”

    看着晋王哆哆嗦嗦,上马都不利索,朱济喜心中还挺不是滋味儿的,他扶了一把,在晋王眼神催促他快点上马时,朱济喜叹气,安抚道:“父王,你别太担心,皇祖父只是还沉浸在太子突然离世的悲伤中,你”

    “嘘——”晋王忽然打断他,左右看看,神经很敏感地低头小声对朱济喜道:“谨言慎行!”

    朱济喜:“”

    他觉得,自家父王被关了一年是不是关过头了。

    晋王不好跟儿子在外面多说什么,只是压低声音,咬着后槽牙才能忍着心惊道:“你不懂,济儿,父皇他”

    “算了算了,咱们先回去,这些事儿跟我们父子都没关系。”晋王赶紧催促道。

    朱济喜只好翻身上马,晋王府一行人快马加鞭地离开了京城。

    第117章 第117章 风吹云动

    洪武二十四年春。

    随着诸位藩王陆续离京, 应天府又开始酝酿新一轮的风波。

    之前虽说有人拿着‘证据’一口咬定秦王、晋王、燕王与朱标遇刺的事儿脱不了干系,但所谓朱标留下的‘证据’不过是太子一派的说法,朱标可啥都没给他们留。

    至于刺杀朱标一事到底如何,就如朱元璋派人调查的那样, 确实是在鲁王封地兴风作浪的乱民贼寇做的。

    鲁王犯下种种, 激起民愤, 有心人加以利用,反抗的乱民队伍眨眼就变得庞大。

    朱标体恤百姓冤屈, 也不想血腥扩大,镇压暴动的手段算得上温和,在绝对武力优势的大明军队威胁下,朱标承诺给悔过的乱民一个机会, 只要放下刀, 朝廷不予追究。

    一边打一边丢甜枣,没多久乱民队伍就散了。

    不少因为心中激愤被裹挟着加入叛乱队伍的百姓, 有受了冤屈的, 也有本身就活得艰难的,也有趁水摸鱼的。

    朱标真正要费神处理的从来不是镇压暴乱, 而是安抚安顿好百姓。

    自古以来, 真正敢与朝廷作对的百姓是很少的, 多是官逼民反, 百姓活不下去, 心中愤怒才会聚起来叛乱。

    朱标一心为民, 宁可错放一部分乱民, 也不愿普通百姓被裹挟着遭殃。

    ‘有心人’利用他的仁慈,暗中谋划刺杀。

    之前也遇过几次刺杀,因为朱标护卫重重, 都是有惊无险,却让朱标顺着些蛛丝马迹查到了秦王。

    秦王以下犯上,野心勃勃,朱标也是一再心软。

    后来朱标派心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