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37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370-380(第20/27页)

  幸亏张简方不是,在给运动员们提供训练帮助上,他恨不得明天要的东西今天就能给到。

    现今这个训练基地热闹异常,冼初然景筱曼带着郝静柏,就差拜把子了。

    郝静柏每天的神情都是:啊?啊?啊?

    惊恐状.jgp

    大概就是社恐遇见了社交恐怖症的悲惨模样。

    而且后者还是俩,连悲惨都要x2的。

    张简方:“你好好教!给地方队教练的奖励也要落实!我回头催一催姜意!”

    丁教练手下确定要新收的,就是这么三个人了,也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能赶得上京张冬奥。

    张简方期待地看向于谨:“你呢?”

    沈韫玉是一个梯队的未来,但距离有点远。

    她还就是一个人,太少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跟冰迷们说的一样,国内不缺十二三岁适合参加冬奥会的女单运动员,缺的是技术实力足够的。

    于谨二话没说,给了一张表格。

    表格上有六个人的名字,是他挑出来的京张周期Jr组别的选手。

    于谨:“她们补位的是丛澜到梅山雁这个阶段的空白,要更靠下一些。苏芯她们的实力在后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六个人是他和丁教练商量过后,决定联合培养的京张上半个周期的补位选手。

    也就是说,这会是一次正式的联合教学,能飞出来的就是能在花滑上走得更远的。

    飞不出来的就只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要被于谨、丁教练等人手下的运动员给按在原地动弹不了。

    桑莹周妍宁洛蓓蓓,三人是升组的Sr当下。

    这六人,是Jr组的当下和京张后半周期的未来。

    张简方细细研究:“四个国青队,两个青训营。”

    每个人的后面标注了单位,选拔的依据是队内赛成绩,有两个人标注了青训营。

    张简方:“你自己确定不收了?”

    于谨挠挠头:“我跟丁教练组了个小组,这不算收了吗?”

    张简方:“她们的指导教练以后就是你们俩吗?会不会有被忽视的感觉?”

    于谨平日也会帮丁教练训练学生,队内的单人滑教练不是只需要管理自己的学生,而忽视其余的运动员。

    主教练负责学生的主要训练,跳跃教练、滑表教练针对性补充。

    在别的运动员那里,于谨就是这个跳跃教练。

    但在教练一栏正儿八经地写上于谨两人的名字,这六个人算是第一批。

    所以这些人如果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被期待的也行,跟张简方说的那样,认为自己是不是被排除在外、不配成为教练的徒弟,这种想法好像也可以有。

    张简方:“爹不亲娘不爱。”

    于谨:“……”

    丁教练:“……”

    不会形容可以不用形容。

    这是于谨一直想做的尝试,他有点想将教练的标记从单人修改成为团队。

    不需要要求一个教练是全能的,只要一方面是足够的就可以了。

    当不同长处的教练组成了一个团队,运动员就有一个更加完善的教练组来授课,对运动员是有利的。

    张简方:“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功劳也被平分了。”

    能到前场的只有那么一两个人,陪着运动员在KC区等分的也就是两人,可以出现在运动员报幕列表的也就是两人。

    其余的呢?幕后工作的那些就被削减功劳了吗?

    而且主教练,和副教练,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责任和利益。

    队内在往这个方向走,可一直没有确定地去走。

    写在纸上的,终归是不一样的。

    于谨:“青训营不就是一个尝试吗?事实证明我们做得很好,你看现在进到国青队的孩子,技术水平每一个周期都比之前有增长,在青训营里教练就没有专人之分,他们直接管理所有人。”

    张简方:“你这是想整合所有的教练资源。”

    于谨:“也可以配合你的地方到国家队的教练制度啊!”

    张简方:“我想想吧。”

    专人分管学生,就像是,于谨只管丛澜,丁教练只管褚晓彤,也可以彼此教课,但一般来说丛澜不会频繁去找丁教练,褚晓彤也不会频繁地找于谨。

    滑表教练除了茱迪还有其余人,但丛澜就不会去找其余人,她只找茱迪,偶尔可能会请教一下路过的、有空的教练。

    易儒或许想找于谨请教,可他也不会麻烦于谨更多,在众人眼里,于谨的徒弟是丛澜和沐修竹。

    这就是现在的情形,有用,好像不太多。

    教练资源是被浪费了的。

    于谨:“现在就好像是被隔断的一个个小水坑,我想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湖泊。”

    照着他所说的去修改,那么,在主教练+专项教练的分配下,等于说,队内的教练资源是共享的。

    运动员的主教练负责纵览全局,调整大方向,以专项教练的配合,来规划她的整个运动生涯。

    张简方:“班主任制度吗?”

    有点像是学校里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前者任务重,后者也不轻,各科目的成绩集合起来,才是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准。

    丁教练赞成于谨:“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有可行性。”

    就跟他手底下的三个小女单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擅长的也有不擅长的,但在某一个方面,她们绝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教练也是如此啊!

    于谨比比划划:“我们教练就是一个木桶的木头片子,拆出来长的那一根,去拼一个更高的、更大的木桶,让里面的水更多一点。”

    所以他原本今年是打算收几个徒弟的,最后还是犹豫了。

    因为他很想做成这件事。

    不知道对不对,也不知道会不会做得很好,但他想做。

    张简方也在做这件事。

    专项教练到体能教练再到医疗康复团队,他构建的整个团队体系是完善的,也是各有分工的。

    专项教练不能给一份体能计划出来吗?

    完全可以。

    那为什么要多加钱,从举重队的退役运动员那里,请人来做“体能教练”呢?

    当然是因为他们教得好啊,更专业啊!

    于谨也可以带滑表课,可是他带的就是没有茱迪的好。

    茱迪也可以带跳跃课,可是她带的就是没有于谨的好。

    张简方沉思了片刻:“运动员可以有梯队建设,教练员也需要有。”

    他在做的是整个花滑团体的规划,于谨这是在细化其中一部分。

    科技可以追求高精尖,教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