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20-230(第23/26页)

五刑?

    便是将罪行按照轻重,划分为笞、杖、徒、流、死五条。3

    之所以取五这个数目,乃是因为昔年汉章帝在位时期,班固在《白虎通》中写道,刑法以五为数,正对应了五行,虽然在汉律中没有明确的五刑之名,但现在可以有了。

    不过在对罪行的具体框定中,可以应对当今时局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必过分从严。4

    至于在细则上的划定,可以令专擅此道的贤才进行制定。

    这封奏表详细到了明确的五刑划分也就算了,连实行此事的人才都已在其中做出了推荐。

    这让接到这封奏表的刘虞很难不怀疑,乔琰是不是还只是在并州做州牧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件事了。

    不过这个时候问这种问题显然没什么意义。

    刘虞听着乔琰已说到了推荐执行此细则框定的人。

    崔寔的侄子崔钧。

    陈纪的儿子陈群。

    荀爽的侄子荀悦。

    前两人都已身在长安,唯独第三者尚在隐居状态。

    但她与荀攸和荀彧都打听过此人,此二人都对他推崇备至,且提到他对刑法与时弊都自有一套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人正适合参与到此事之中。

    乔琰又道:“不行大赦,严禁赎死赎罪,并非要以峻法治世。若能让三州之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便无所谓大赦之说。民若能安泰度日,吃饱穿暖,何必冒死触犯刑律。”

    “故而法令细则推陈出新的同时,关中的民生治理也需跟上脚步。距离春耕尚有三月,正是分发良种,教导耕作,发展民生之时。两项并进,就并非仓促决断的取祸之道。”

    这项农耕推进的任务,执行者依然是程昱、国渊和田畴。

    程昱可能都没想到,在他还没能将乔琰推上她所希冀达到的那个位置之前,他就已经先位列九卿了。

    但这也确实不是想不到的情况。在这负责长安农事的三人中,属程昱在处理政务上的经验最多,也属他的年龄最长。

    刘虞也显然有些避嫌的想法,故而在幽州时候就跟随于他的从事,只有鲜于辅一人身居九卿高位。

    而田畴则在程昱麾下担任着“籍田”的属官官职。

    “君侯这一次谏言过于冒险了。”在程昱与乔琰行于长安城郊巡视田地的时候,程昱忍不住点评道。

    “仲德先生这话说得有些不对,”乔琰揣着袖笼,颇有几分重任暂时解决后的轻快,“若不先用一件石破天惊之事来铺垫,何以能让人觉得另外一件事与我无关呢?”

    她朝着程昱投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

    程昱听得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她所指的当然是益州的情况。

    李儒是个聪明人,他虽自己说什么有阵子没好好动用头脑了,但在出发之前给乔琰留下的还是一个肯定的答复。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带着乔亭一起去益州,当什么实战教学的案例。

    这样一来,益州那边的情况跟她这位让出大将军位置的骠骑将军有什么关系?

    何况她还在忙于律法和农耕之事呢。

    乔琰又道:“再者说来——先决之事固然危险,却迟早会变成他人眼中的高瞻远瞩。”

    在只有三州之地的时候就成型的规矩,势必随着地盘的扩张而入侵,直到适配进更广的疆域内。

    当年的首功制度不也是如此吗?

    程昱恍然一笑,明白确实是自己想多了。

    乔琰虽要争夺的是大司马的位置,但她的眼光从来没有停在眼前的天子登基上,而是早已在将刘虞和那些跳入囊中的贤才妥善收好后,将目光重新放回到五湖四海之地去了。

    “说来还有一件事,”乔琰复又开口,“请仲德先生举荐仲饶为大司农直属五官之中的都内令。”

    这件事让乔琰自己来做也可以,但是动静太大了一点。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当今天子是刘虞而不是她本人,她都想将大司农这个位置给秦俞,程昱还是更合适放在宰辅的位置上,不过如今一步步走也无妨。

    田畴所担任的籍田令主要负责的是皇帝亲自耕作以示典范,掌管籍田收获行祭祀之事,这种位置确实需要刘虞的自己人,乔琰也无所谓将这种权力移交出去。

    但都内令不行。

    大司农麾下的都内令直接管辖国家钱货的积贮。

    货物贮存也包括了关中的粮仓,在她调兵期间,这一部分必须严格把控在她的手里。

    钱币贮存和之前的铸币三官合并,继续把守财政权柄。

    这是她必须明确掌握在自己人手里的东西。

    虽然作为大司农的程昱可以钳制这一份权柄,但在刘虞登基后,弘文馆中报道的贤才越发多了,谁也无法保证会不会空降一个人到这个位置上。

    还是提前安排为好。

    程昱颔首道:“君侯的意思我明白。”

    有他这句话,乔琰也不必多担心了。

    程昱的话虽不多,却是个足够靠谱的后盾。

    她朝前走出了几步,方才继续说道:“此外我有点犹豫对德衡的安排。”

    程昱问道:“为何?”

    乔琰回他:“我既有意让他入少府,收拢郡国工官之中的图纸,整顿出工官之内官营手工业的图纸记录,将原本隶属于服官的人手转为发展纺织业。等到明年棉花产地扩张,从原本的二百亩增加到五百亩以上后,可将更多棉花抽丝成线,纺织作棉布。”

    她叹了口气:“另一方面我又希望他继续发展对武器的提升,尽快将神臂弓做出进一步的改良。”

    要知道,太史慈组建的神臂弓营,现在还用的旧版武器呢。

    “仲德啊,你说人为何没有一心两用之法呢?”

    或者说,为什么没有两个马钧呢?

    程昱还是难得看到她表露出这么一副郁卒的样子。

    他想了想回道:“若要我说的话,我选后者。”

    “至于纺织的改进,何妨等益州的宣旨队伍回来后,以他人之物充实己方呢?”

    若论丝织,在当今天下,还无有可与蜀锦相比的。

    即便是未来的吴地丝绸业,也远不能和巴蜀纺织业相比。

    乔琰想要得到造船之术,可以和江东进行交换,想要得到纺织技术改进的可能,当然也可以和邻居交换。

    只不过前者还相对来说是个公平的交易,因为周瑜这种聪明人已经主动将位置放在了更低的地方,但后者,在刘焉促成了乔琰的大司马之位后,就势必要处在更加情势不由己的处境下了!——

    但如今的刘焉还对此一无所知。

    世人多传汉中张鲁的天师道能得到刘焉的支持,乃是其母亲在刘焉这里很得看重,替张鲁吹了不少枕头风的缘故。

    可实际上,刘焉并不能算贪恋美色之人。

    对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