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0-30(第33/37页)

略带几分调侃的神情,“不过说来,我还好奇一件事。你这辩法三回,第三回去寻的人我是知晓的。可这又能如何对张角造成打击?”

    在从下曲阳往广宗方向赶路的时候,曹操就已经问过,乔琰到底为何要让徐福去寻冀州境内的佛寺。

    现在既然前两场都已经在“参赛人员”上有了定论,那么想来她也不需要在第三场上再做出什么隐瞒了才对。

    “第三场可能要比前面两场更歪门邪道一点。”乔琰回道。

    “……?”曹操不太理解她这话。

    他随即就听到在乔琰的嘴里蹦出了个他还真不理解的词,“世叔可以将第三场理解成鉴抄吧,总之就是从道德层面上的打击。”

    “此为何解?”

    “张角的太平道体系是从佛宗那里借鉴过来的,有现成的宗教体系可用,自然要比他自己从头研究容易得多。可若是太平道认为己方学说浑然无缺,又为至高天道,那么为何要做出拾人牙慧之事?”

    “所以我说,这是个歪门邪道。”乔琰对自己的做派很有

    认知上的自知之明。

    但浑天星象和术数演算是科学,大疫面前的医治手段是医学,在驳斥框架上搞点离谱手段,显然也没人会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再说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

    有些时候还是可以打打年龄牌的。

    更何况要如何引出这三个辩论的议题,还得看她与张角如何正面对擂。

    算起来,就算因为郑玄和华佗的陆续到来让她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也难以避免这着实是一场硬战。

    在她与张角约定的三辩之战时限到来之前,第三方助力也抵达了曲周。

    徐福显然没有辜负她的期待,将人带来了此地。

    这少年抹了把头上还未彻底消下去的汗,平复了赶路后急促的呼吸,方才说道:“在下未曾辜负女公子的期望,将那佛寺中的主持给请来了。”

    虽然乔琰说是说的什么直接将人捆来也无妨,大不了就是用些暴力执法的手段,但徐福的脑子又不差,他怎么想都觉得乔琰是要让其派上大用的。

    若是此人因为被强制掳来而生出什么怨怼的情绪,在关键时刻对她做出了什么不利举动,岂不是要让她的计划功亏一篑?

    所以原本应当第一个抵达的徐福却成了最后一个来的。

    他窝在那佛寺里学了不少东西,依靠着优越的学习天赋将这佛寺里的一册经文尽数诵读理解了,更允诺要替这位禅师翻译两卷经文,方才将人请来了这里。

    然而在将人带来后他又觉得自己这么一耽误时间,好像错过的东西有那么一点多……

    比如说广宗和曲周之战已经彻底结束了,他原本还想着给乔琰牵马坠蹬,却连那帅旗刚立起来的时候都没见着。

    再比如说他回来之后才跟乔琰说上了两句话,便看到她被郑玄给叫走了。听闻那位经学大师对女公子的计算能力颇有见猎心喜之意,现在直接抓了她当助手。

    再再比如说——

    典韦一把拍在了徐福的肩膀上,差点没将他给直接拍到地下去,这家伙却一点没有对自己力气的自知之明,说道:“得亏你还记得回来,你若是回来得再晚一点,那连建造这辩论高台的机会都没了。”

    曲周之战,那张梁直接因为张角的被擒和一封其实也就他认得全字的信,直接开城迎敌了,导致原本还想要大展身手,靠着杀敌来博个军功的士卒都没了用武之地。

    这些人干脆将力气给用在了建造高台之上。

    至于为何不放在曲周城中,而在城外,自然是为了容纳下足够的观众。

    在辩论这一日,广宗、曲周二城中深受张角太平道学说影响的黄巾士卒都被拉来了此处,而在外圈则是卢植与皇甫嵩的部下。

    乔琰眼见这样的画面,不由在心中一叹。

    这世上的仁慈都不是一句空口白牙的话,倘若她不能在今日将张角成功拉下神坛,她毫不怀疑皇甫嵩会立刻下令将这些俘虏诛杀以免后患。

    整个冀州地界上的黄巾并不只是这两城之中的数量,但这些人也必然会在随后成为汉军刀下之魂。

    这也是维护大汉统治的必然之举。

    而此地或许取代这高台的便会是以黄巾头颅铸造的京观。

    所以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她在今日晨起的时候还与系统说,这正是她要给自己封侯加上的一道筹码,可当真处在这高台之上,望进周遭冀州黔首的眼神之中的时候,她却一时之间也无法想起那个目标了。

    也正是在此时,身上还带着镣铐的张角被带了上来。

    乔琰和张角之间的辩论之约,是在皇甫嵩和卢植的亲眼见证之下订立的,也就自然不会在这半月间在伙食上对他有所亏待。

    也或许是因

    为对太平道学说的维护,张角心中也淤积着一口气,更让他看起来也只是比此前被捕之时稍显清瘦一些而已,在精神状态上还是颇佳的。

    他一步一步地朝着高台中间走来,走到了乔琰的面前。

    他这多年间号为大贤良师的传道之举所赋予他的特质,在此时依然显得极其鲜明。

    乔琰也听得到,在张角出现的时候,因其精神领袖的地位,固然后方站着的就是汉军,也并不影响在人群之中发出的拥趸高呼之声。

    在这些人中甚至还有她刚来到此间便接触到的兖州黄巾渠帅梁仲宁,有开城投降却还是觉得他的兄长不会输的张梁。

    但这些声音并没有让她的心神有任何的过分松懈或者紧张的情绪。

    她只是目光凝定地看向了张角,开口说道:

    “半月之期,劳驾久等。”

    第30章 030(辩论真的一章就写完了没有卡!)

    这场注定特殊的辩论,在双方会面之时,实在很难不让人觉得两人着实差异悬殊。

    一方年未及笄,甚至还只是个十岁的孩童,而另一方却已过知天命之年。

    即便是早知道乔琰有备而来的几位,在看到此刻这样一出孩童与长者对峙场面的时候,也不由为她捏了一把冷汗。

    但在听到乔琰站在张角的面前,面对的是建立起数十万人宗教组织的大贤良师,也照旧能以气定神闲的口吻说出“半月之期”久侯的时候,又各自松了一口气。

    程立此前在长社城下就已经对乔琰有了个天生可为演说者的评价,在此时也不免又刷新了一次印象。

    这或许已经不是一个演说者的程度了。

    她镇定得太过,以至于更像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一个合格的领袖,而不只是一个演说者。

    这样的特质出现在一个尚且年幼的女童身上,本是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但在黄巾之乱的大背景面前,因混乱的时局和旦夕危亡的困境,反而有了一种应运而生之感。

    但即便是程立这样颇有远见眼光的人,只怕也不会想到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