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6-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6-20(第18/22页)

身边的黄巾军。

    系统总觉得这个劝说的方式有一点奇怪,总之以要成为第一谋士的目标来说,这样做没有太大的意义,但乔琰给出的理由又让它没有辩驳的本事。

    她说:“自汉初吕雉推行二年律令,提出耕者有其田的授予土地方针,到汉末豪强并起土地兼并,成为促成黄巾之乱的一个重要理由,这其中的变化在史书记载中固然有不少,但真要将一诸侯推上平乱定国之位,就不能对其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我学的是历史,不是这种接地气的田产话题,最好还是在有一个出自本土的智谋之士的协助下,去收集更多的信息。”

    “何况,就算这一行为其实也会助长程立的实力,那又如何呢?所谓的天下第一谋士,既有第一就自然有这个比较,我只要确保程立的实力不会越到我之上就行了,你说是不是?”

    系统:【……是吧?】

    系统的功能是可以将宿主的话都原模原样地记录下来的,它又重新将乔琰的话看了一遍,只看出了【考察学习】和【良性竞争】八个字,顿时又觉得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宿主把骑马技能连点三级也不过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已嘛。

    很合理!完全说得通!

    它看着宿主拒绝替她专设一架马车跟随,而是请曹操替她寻来了一匹温顺些的战马,翻身跨了上去,很觉这姿态颇有英武潇洒之气。

    虽然这看起来不够有固有认知里对谋士印象,但再一对比旁边的程立,系统又觉得,既然要比另一个谋士更强,就得全方位都将对方比下去才对。

    程立在骑术上就不差,乔琰自然不能太糟。

    系统又留意了一番皇甫嵩等人的表情,发觉他们对乔琰投来的欣赏目光不改,便猜到这表现大约能再刷一波印象分。

    它刚想出声再夸奖宿主两句,却忽然看到有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队伍里窜了出来,站到了乔琰骑乘的那匹马前,打断了它想要出口的话。

    乔琰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便发觉,这少年并非是皇甫嵩和曹操队伍里的正规军,而是此番长社守城之战中为了填补兵力而招揽来的颍川游侠。

    自他腰佩的那把并非军队制式的长剑,不难辨认出他的身份。

    在长社之战后,皇甫嵩为免行军计划外泄,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一个是暂时留在长社城中,等到一个月之后再自行离去,期间城中并不会减少对他们的食物供给,长社钟氏也会感念于他们对此地的维护,给出回返的钱粮嘉奖。

    另一个选择则是,跟着一道前往冀州,参与进这奇袭计划中。

    这位便是选择了后者的。

    让乔琰觉得有些意思的是,别人都在这行军之时对着皇甫嵩这位主将意气风发的样子备觉关注,甚至试图在他面前争个存在感,以求在随后的作战中有得到重用的机会,唯独这少年——

    他丝毫也不加掩饰地对着这个比他年岁还小的女孩子看来,目光中满是敬重钦佩之色。

    更是在有人让他归队的时候对着乔琰朗声说道:“颍川徐福,请为女公子效牵马之劳。”

    20. 020 进军下曲阳

    为上位者牵马坠蹬这样的话,在三国时期,或者说在古代并非是罕见的事情,但让乔琰在意的是他的名字。

    颍川徐福。

    这个有点土,甚至跟始皇帝那个派遣出去海外求仙问药之人同名的名字。

    可倘若结合上这个年龄,这个游侠的身份,以及这个出现的地点,好像并不难联想到一个人身上。

    也是一个比起徐福的本名来说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

    徐庶,徐元直。

    在乔琰随后旁敲侧击打听对方来历中,她也确认了对方十之八/九正是她所猜测的那个人。

    不过如今他还未成年,自然没有元直这个字,也还未曾因为那个替/人/复仇之事几乎落入将死境地,在被人救出后毅然弃武从文,潜心求学。

    这会儿的徐福,还是个颍川郡内仗剑行侠的少年,正逢黄巾之乱,在安顿好了家中母亲后当即赶赴长社,只求能将黄巾拦截于此,以免在颍川境内造成更大的混乱。

    此时的他无疑还远不够资格称得上是个谋士,甚至连书都还没读过几本。

    按乔琰看来,应该说他还停留在一个觉得能靠着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

    乔琰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否也经历过这长社之战,或者说在参与了长社守城后,是否随即加入了这北上冀州的队伍,但总之现在他的确出现在了此地。

    按照徐福的说法,前日的攻破黄巾之战中,还是他头一次知道,竟然有人能以口舌之利和误导的方式造成两方黄巾的内斗,从而让僵持已久的战场产生突破口。

    而因为军中隐约传出的她此举实为替父母报仇,又将此事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他年纪尚轻,这任侠重武的性情又让他的情绪多了几分外露,因乔琰之举着实让他引为……或许用现代的话说该叫引为偶像,便干脆跑来扬言要给她牵马,好像并不是一件说不通的事情。

    他话说到这里,就被赶过来的上官给锤了一拳。

    对士卒来说,能让他们打胜仗的便是本事人,长社之围若持续下去,纵然皇甫嵩可能能找到破解之法,也并不能改变己方人少的困局,难保就会有更多人牺牲。

    这可跟乔琰的年纪长幼,以及性别没什么关系。

    何况皇甫嵩麾下的兵将里还有些是他从边关带来的,这些兵卒中年长些的,还对她祖父乔玄有些印象。

    屯扎在五原的度辽军长年对峙关外胡虏,这些人组成的一部分精兵本就因为被困守城中憋了一口闷气,前夜得胜一解憋屈,别提看乔琰有多顺眼了。

    再加上乔玄在度辽将军任上三年边境安定,士卒得到的待遇从未克扣,十余年间后来的继任者,也都不敢在有这么个前辈的相比下显得太糟糕,如此一来,便将他的影响力放大了不少,连带着也有了些好感叠在了乔琰的身上。

    “这小子机灵啊,还能想到这么个挣脸面的主意。”其中一个老兵嘀咕道,“不过之前也没人想到,女公子也要骑马随行。”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可是乔公的孙女。”另一人回道。

    徐福挨了上官的一记脑瓜崩后摸着后脑笑了笑。

    总之最后这个给大功臣牵马坠蹬的工作落到了他这里,他怎么也不亏。

    何况乔琰似乎对颍川颇感兴趣,问询了他不少与颍川有关的事情,甚至问及了他们这些个从事游侠“事业”之人平日里都做的什么,俨然是对他颇为器重。

    徐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问答之中将自己的家底都快泄露个干净了,也让乔琰进一步确定了他的身份的确是未来的徐元直。

    “你似乎对那小子挺关注的?”在中途稍事停歇的时候,曹操问道。

    乔琰从容回道:“头一次遇到这种愿为牵马的拥趸者,觉得有趣罢了。”

    曹操又朝着徐福打量了一眼,还是没觉得以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