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240-250(第28/37页)

来做这个领路之人的话,你可愿意?”

    元珍面上闪过了一瞬的惊讶,却也毫不犹豫地回道:“若是太子殿下敢将此等重任交托于我,我必为殿下效犬马之劳,以报救命之恩!”

    “好!”李贤愈发惊喜。

    在将阿史德元珍带在身边后,他更是相当欣慰地发现,对方不仅有着相当渊博的学识,还有着对于北方局势清晰的判断。

    不仅如此,他能让那些降户在他的手底下听从号令,足以证明,此人在理政和人际往来的本事上都不小。

    也难怪王本立会跟他起冲突,那完全就是在妒忌这个年轻人的才华。

    在和李贤的交谈中,他也从未让这位吃够了闷气的太子难熬,反倒是让李贤一日比一日地觉得,他并非不能成就一番大事,只是之前突然被丢到了这样一个环境之中罢了。

    而现在,正是他事业的起步。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哪怕当整支队伍越过沙碛期间又遇到过了一次春日的沙暴,卷走了几十个士卒,李贤也在这样的艰难行军中消瘦了不少,也并不影响他在和仆固乙突会面之时,已是好一番意气风发的样子。

    眼见这样的一幕,仆固乙突都有点意外了。

    按照他此前获知的消息,太子李贤此人根本没有参与过战事,在抵达漠北的时候,应当已经是一派受到了教训的惨淡模样,也正好能让他试试,能否将此次交战的指挥权给抢夺过去。

    若真能如此的话,以大唐的条件很难完全管控漠北,依然只能以羁縻的方式统辖,那么击溃了多滥葛部的仆固部接管下他们的人手、他们的地盘,成为问鼎北方的一代霸主,正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李贤的表现,有些超出仆固乙突的预料了。

    他甚至在看到那一万五千兵马归队后,扬鞭朝着北面指去,“右骁卫大将军,能否一战为我李唐平定一方祸患,就要看你等的表现了!”

    仆固乙突连忙按捺住了心中的疑惑,转头答道:“理该如此。”

    李贤今日这番话,显然是一位极有雄心壮志之人才会说出的。

    不过这位大唐太子并不精通军事,应该也并非作伪。

    他的“大将之风”只体现在抵达前线的风度上,却并不体现在人力的安排上。

    仆骨乙突刚刚就地扎营,就听到了太子让人给他送来了一个消息。

    他所带来的人手不必全部归入中军指挥,还是可以由他来带领。

    正好三路人马的数量相差无几,便以三路并进的方式,先行试探多滥葛部的深浅。

    “那么太子是和大唐府兵在一路,由我方和突厥部众拱卫左右?”

    负责报信的侍从摇了摇头。“此事我也不知,听说,太子另有安排。”

    仆骨乙突自然没什么所谓。

    太子不想指挥他的人手,反而让他松了一口气。

    若是将人手交给了旁人,也等同于将人给送了出去,不像是现在,这些人都是听惯了他号令的,必定能做到进退自如。

    但高侃却是实实在在地被李贤的决定给吓了一跳。“您这想法也太过鲁莽了!”

    他盯着李贤的表情,试图能从这其中看出一点为人所挑唆的痕迹,却只见对面满脸都写着主见。

    但这副表现,真是和他最开始恐惧的样子判若两人。

    以他原本的情况,也绝不可能会提出,他想要率领一部分关中府兵,和突厥一路从侧翼杀入!

    “这不是鲁莽。”李贤想着元珍跟他分析的局势,回道,“铁勒和突厥之间一直打得有来有回,多滥葛部和仆固部之间也彼此相熟,若要短兵相接,最先选择的也不会是对于地势更为熟知的这两方。”

    “此次我军合兵三万精兵,后勤兵马仍在北上路途之中,若要正面对抗,多滥葛部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只能尽快击破一方图谋突围。”

    “但他们不知道,我这位主帅已然去了侧翼发号施令,而高将军也有结营据守之能。只要高将军能成功将他们的主力拖住,我与阿史德叶护必能自后方寻找机会。”

    李贤笃定地说道:“今日高将军应当也看到了,那位新抵达此地的仆固将军锐气正盛,图谋的正是多滥葛部的地方。我大唐随后要如何分派此地的情况姑且不论,如今也不妨利用利用他的这个想法,做一把深入敌后的利刃。”

    “只是——”他顿了顿,方才继续说道:“要劳烦高将军做一件事了:请务必在中军,竖起我的太子旗号。”

    多滥葛部在威胁之下当然要尽快退去敌军,擒贼先擒王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有一个太子旗号在,怎么都能让中军成为目标的希望变大不少。

    可李贤是越说越顺口,高侃却摆出了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贤留意到了他的神情有恙,问道:“……我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高侃心中好一阵惊疑不定,只觉太子变化的并不仅仅是对作战的态度,还有他的本事。

    这样的一番话,居然是李贤说出来的?

    不像啊。

    可太子又绝不可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调了包,而他近来所做的唯一大事,也仅仅是以太子身份下令,暂时褫夺了王本立的都护府长史位置而已。

    倘若忽略掉这番话是由李贤说出口的,只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高侃也觉这很有达成的可能。

    突厥有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口充实境内。

    仆固铁勒也有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多滥葛部的土地。

    而大唐的目的,正是消灭一路外敌,再拉拢这两方归附势力。

    现在的三路既是各自为战又是目的相同,在并无主帅能直接统辖三方的时候,或许分开行动远比合兵要合适得多。

    而太子居于突厥部中,也自然要比身在作为诱饵的唐军之中安全。

    高侃只是有些不确定,突厥部到底能否有这样的忠诚……

    但想想太子确实对于阿史德元珍有救命之恩,东。突厥服膺大唐已久,要想继续坐稳首领的位置就不能离开大唐的支持,就连王本立也是被太子给惩处的,又觉自己不知为何生出的警惕情绪,大概只是他多想了而已。

    “那……那便遵从太子所言吧。”

    只是高侃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还是提醒着李敬玄多带了些人手随同太子一并出发。

    若是突厥这一路遇袭,这些人也能护持着太子及时撤离。

    连高侃都认可了这个计划,李贤更觉自己有了深入敌方、擒拿主帅的希望。

    他连夜挑选了在他看来最是身强体壮的四百精兵,作为他随同出行的侍从,也在躺回营帐之内后久久难以入眠。

    直到阿史德元珍恭敬地将他送上了马背,与温傅一并统领着突厥兵马往西北方向先行而去,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已有了一次在和高侃之间主导话语权的表现。

    他也正要迈上他那光辉之路的第一步。

    在满心沸腾的战意之中,李贤丝毫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