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80-90(第12/27页)
内部意见分裂,就算是被诺曷钵视为小将的钦陵赞卓, 也在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成长起来。
这种交锋放在大唐陛下着眼全境的眼睛里,可能还不够看, 对于国力贫弱的吐谷浑来说,却是一根深深扎进来的倒刺。
以至于当听到这样一句应付之言的时候, 弘化已不太能维系住体面的表现,甚至忘记了媚娘此前教导她的循序渐进说辞。
反正,当一场求援注定不可能有结果的时候,忍耐与恭敬好像都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她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
“陛下这话说得轻巧,可难道您要坐视吐谷浑亡国不成!青海易主, 到时候吐蕃嚣张得意, 还不是冒犯您的威严。”
“鲜卑慕容氏移居吐谷浑的这一支能有今日, 不过是仰仗于大唐的扶持,在慕容伏允身亡之后, 也再无人有对外扩张之心。我自边地赶回,求援大唐,难道是要扶持诺曷钵雄踞高原,睥睨八方吗?”
她考虑的不过是大唐的利益和吐谷浑的生死存亡而已。
可她话甚至还没说完,已听到了一句呵斥,“弘化,你逾越了。”
她实在是逾越了。
李治抬眸间冷意毕露,令人绝不难看出他此刻所想。
他最为痛恨的,莫过于有人欺他年少或是体弱。
哪怕这只是一句激愤之言,也不行!
何况,弘化并非是他的亲妹妹,更少了一层和他之间的联系。
只有这简单直白的逾越二字,仿佛是一盆冷水直接浇到了弘化公主的头上。
明明已是气候回暖的春日,却让她像是一块冰雕直愣愣地站在那里。
她只能呆呆地看着媚娘在此时出来为她打圆场,说到弘化窥探得吐蕃可能与大食联手的消息,对于刚刚稳定下来的西域边境存在威胁。
说到禄东赞在被卸任之前,有过一项很特殊的决定,便是让芒松芒赞娶一位党项族出身的夫人,分明是要再剥夺掉吐谷浑的一方助力。
那么在一次次难以回转的打击之中,弘化有这等失态的表现并不奇怪。
又说到此番弘化亲自还朝,本就是希望,倘若李唐暂时无法发兵支援吐谷浑,起码由她来将消息传达回去,还能迂回一些,总不至于让吐谷浑在一怒之下直接倒向吐蕃。
武媚娘又道:“陛下,弘化出嫁吐谷浑的时候,终究也才十几岁,现如今将近二十年过去,她心中仍以大唐为先,本就该当对她嘉奖才对。您忘了七年前的万年宫吗?”
当这最后一句说出的时候,李治的面色已慢慢恢复了平和,甚至在心中微有唏嘘。
也对,他确实不该对弘化过分苛责。
作为李唐第一位被派遣出去和亲的宗室女子,弘化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
何况彼时的万年宫中,她不仅带回了昭武九姓各部的消息,也为那出万年宫大水的预警做出了一份贡献。
若只因这出私下的失仪而对她做出惩处,正如媚娘方才所提醒的那样,谁知道会不会将吐谷浑干脆推向吐蕃的那一方。
想要让人当好这块拦路石,也不能真当对方是可以忍受风吹日晒的顽石。
李治忽然又听一直身在此地的小女儿从旁插了一句:“阿耶,我想向弘化姑母请教一下马术。”
他顺势摆了摆手。
见他给出了同意的信号,李清月连忙跳了起来,一把将弘化给拉了出去。
弘化公主也没做出反抗,而是下意识地顺着这个力道走出去。
当头顶已无殿阁遮挡的时候,她才恍惚地收回神思,低声叹了一句,“早该想到的。”
在她回返大唐故土之前,早该想到的。
若要援助于吐谷浑,很早就能发兵了。
又怎么会等到现在呢?
大唐天子的冷酷无情,也真是在李治的那番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但是吧,作为相对的一方……
“我说,你们两个一左一右地围着我干嘛,怕我做傻事?”
弘化朝着自己的两边看看,无奈地叹了口气。
方才她在那殿外都没感慨完呢,就被阿菟给拉走了。
她也还真拉着人往马场去了。
弘化原本还以为,那只是个暂时将她带出来的借口,结果竟不是。
她算了算阿菟的年龄,惊奇于她在随后从马厩中领出了一匹小马驹,而后熟练地骑了上去,也当真向她请教起了骑术。
按说,皇室的皇子不到十岁是不会开展骑术课程的,照这么算的话,阿菟可能比她的兄长还要早学习骑马。
当她获知,阿菟还是在李素筠来向她显示骑术这才临时加练后,更觉惊讶了。
要按她说的时间算的话,阿菟简直是活脱脱一个马术天才!
她学骑马,才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可在她身上已完全看不出一点行动生涩的影子,说她学了三四年,恐怕也有人相信的。
而在她随同阿菟在马场上跑了两圈后,就见媚娘不知道何时也来到了此地,快马赶了上来,在她的另一侧并驾。
在她下意识地放慢了马速,就成了个三人并行的聊天场合。
除了其中一位参与者的年纪实在有点小之外,画面看起来还是很和谐的。
没有李治在前,弘化公主的许多话也就能说了。
马匹脚下踩着这片洛阳西苑中的草场,头顶的春日暖阳照在人身上,当不必疾驰奔行的时候,倒是久违地让人感到了几分闲适。
又或者,这是因为身在李唐腹地,而不是随时都会面临危险的吐谷浑,才能让她有这种感觉。
“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看还是陛下更担心,我会做出什么影响大唐声誉的事情。”弘化再度开口的时候,话中还有几分自嘲。
但将她夹在中间的母女俩都能听得出,她现在的情绪,比起方才突然爆发那会儿,要好上太多了。
她甚至转头调侃道:“他有没有说,要派多少人将我押送回去?”
武媚娘摇了摇头,答道:“他没说这个。他只说,吐火罗国那边他会让人出使,以确定吐蕃和大食的联合是否确有其事。”
若是这一点能被证实,那么吐蕃的威胁性就应该再上一个台阶来看。自然也会随即重视起吐谷浑和吐蕃的战况。
然而弘化听完只撇了撇嘴,“这话是你说的还是他说的?”
她又不是没跟李治相处过,吐谷浑和大唐之间往来的国书也不少,再加上方才的那出交谈,足够让她看出李治到底是个什么脾性的人。
要说他能在皇后的那番劝说之下收回怒气,这点她信。这是一位天子原本就该当有的政治素养。
但要说他还能在跑马两圈的时间里,就连前往吐火罗调查的决定都做出来了……
呵,这话骗骗没出过长安洛阳的贵女还行,骗她不成。
武媚娘一点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