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70-180(第5/15页)
请秦朝宁过府吃个饭,聊一聊。
秦朝宁委婉拒绝了去谈府。
开恩科这件事,他回家后还要写信给廉侃、陶詹明、钱勤学、梁梓稳、柳三郎等人,把消息提前告诉他们,另外也要把近年来的会试文章搜集一些给他们一同寄过去。
谈涿想问的事,他觉得也没啥,不必搞太复杂。
虽然他不方便过去谈府,但是在此次恩科,二皇子想要历练这件事,他是赞成的。
“二皇子倘若有想法,直接与陛下明言不失为坦荡”,秦朝宁点到为止,没再往下说。
在他看来,历帝是二皇子的爹,父子间不至于这点话都不能明说。
坦坦荡荡地说话和做事,也符合二皇子的年纪。
历帝不是那般不讲理的人,自己的亲子,难不成还会不愿意他长进不成?
科举这么大的一件事,会有专业的人负责有难度的那部分差事。
而在里面弄个重在参与的差事,可操作性是很高的,也不影响大局。
闻言,谈涿瞬间就犹如吃了定心丸。
大皇子那边的情况,他是看在眼里的。对比起二皇子,大皇子过去这一两年里面的动作,急切了。
过犹不及,不合时宜的动作还不如不做。
有对比的情况下,他对二皇子可就非常真心追随了。
不过,无论各方如何蹦跶,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历帝手里。
他期间为了恩科一事传召了一次韦之贯,就没再找其他朝臣询问意见和建议了。
九月中旬,阮储历经约莫一年的时间,带着代天子巡游列国的一行战舰平安归来了!
这一行战舰,带回来的除去黄金、白银、宝石这些以外,还有一些不知名农作物。
京城里,历帝的好心情从阮储等人在临聿府城海港口登岸通关开始,就一直维持到他们快马加鞭入京面圣那天。
第174章 174.东厂
阮储他们带回京城的那一车车的货物, 震惊了朝堂官吏和民间百姓。
海外有金山、银山的传闻飞速传播整片大陆,使得更多人产生了探索海外的念头。
户部尚书周知临清点完所有物品入库后,他连走路都是带风的。
当历帝问他, 泰山封禅的银子是不是凑得出时,他罕见地没再哭穷。
周知临提醒历帝, 让阮储他们再出海多两趟吧。等他们再次满载而归,他就主动带领户部上下把封禅一事的修路先安排上。
历帝一听, 哪里还不知道周知临那点小心思。
不过,阮储他们能够带回来这么多黄金白银和珠宝, 他的心情也好着呢,就懒得和臣子计较了。
见周知临这个帮他统管天下财库的人对前往泰山一事都松动了,历帝便觉得再等上一两年又有何难的。之前那么多年他都等过来了!
更何况,阮储他们再出去两趟还不是为了宣国库银丰盈!
准了准了!
历帝满脸红光, 让周知临退下。
内侍这会儿小心翼翼上前, 呈上一个镶金嵌玉的檀木盒子,半垂着脑袋毕恭毕敬道,“陛下, 这是邱道长新炼制的聚气丹,据道长所言有养丹田、活筋脉之效。”
闻言, 历帝打开木盒, 对着浑圆灰金色的丹药看了看,面露犹豫之色。
如今海晏河清,宣朝正是旭日待升, 一片大好之际,即使他有追求长生的心, 也不想冒险。
一旁的宦官见状,马上上前跪下, “奴才小倪子,愿意为陛下试药!”
这人是最近新到历帝跟前伺候的内侍,刚选拔出来的近侍宦官之一,名倪敏,由东厂那边推上来的。
总管太监周伯通这边底下的内侍,与东厂那边另外一拨人底下的内侍这段时日里,都分派了几个年轻的人过来。
老的一批宦官精力大不如前,日夜当值这一块,开始由新上来的年轻宦官接替。
听罢,历帝见此人眉目清秀,说的话极有眼力见,便好奇地打量着他。
“你是新来的小太监?说说你的来历吧。”
“奴才倪敏,青州人士……经蔡总管太监考核,进的乾明殿伺候。”倪敏乖觉道。
历帝尔后又问了他好些话,才赏赐他替天子试丹药。
在对方试药一段时日之前,他没打算开始服药。
翌日,等在朝会上对阮储等人论功行赏完毕后,朝堂上的众人便开始日常的上奏环节。
“启禀陛下,年后恩科科举一事,微臣建议人选还是早些敲定下来。”其中一名御史大夫上前启奏道。
对方的话提醒了历帝,他也正有此意,便抬眸对内阁的几人下令道,“此事就由刘首辅与几位阁□□同商议,于三日内呈上会试外帘官们、内帘官们、主考官、副主考官,乡试外帘官们、内帘官们、主考官、副主考官等人的拟草名录。”
“臣等,遵旨!——”
然后,工部屯田司的官吏忽地出列,“陛下,臣有事启奏!”
“说吧”,历帝抬手道。
“前些日子正使太监阮大人带回来的农作物,屯田司的上下同僚研究了几日,却仍旧有些不确定其种植法子。”
“不知可否请秦朝宁大人与阮正使太监一同前往屯田司指点一两天?”
该屯田司的承务郎低着头,半弯着腰,等着历帝发话。
这不过是很小的一件事,历帝就抬手示意,“承务郎起身吧,此事准了。”
承务郎谢主隆恩。
秦朝宁、阮储行礼领命。
“陛下,臣也有事启奏!”韦之贯上前行礼道。
“爱卿,何事启奏?”
历帝的“爱卿”二字,让诸臣对于韦之贯在历帝心里的看重,增加了两分。
这可是今日朝会上的第一声“爱卿”,前面那些上奏的官员可没这个待遇。
韦之贯上奏的事,和东厂有关。
随着历帝对于东厂的看重,东厂的太监在朝堂里逐步渗透。在韦之贯返京接手刑部之前,东厂已有部分提审官吏的权责在。
这些无根之人,平日里和其他官吏的相处可称不上愉快。
只要有犯事栽到他们手里的官员,大多是难逃折磨。
现今刑部尚书是韦之贯,他的性子又是容不得别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弄些糟污事的,和东厂那边的摩擦就多起来了。
而在东厂的太监们看来,这些事就完全是韦之贯给脸不要脸,不知好歹,和那些迂腐臭文官一个德性。
这些太监们普遍没读过几年书,话语糙得很,他们私下换着花样就把韦之贯骂得很惨,什么话都能往他身上套。
原本他们这些太监因为大多数都挺喜欢秦朝宁秦大人的,所以对于韦之贯这个秦朝宁名义上的先生也多有“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