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40-150(第8/15页)
起清贵的翰林而言,真是算不得什么好官职!
小秦大人在翰林院熬资历都比出去吃苦卖命的好!更有甚者,黄河水是这般好治的吗?不见那前不久的水患闹出多大的灾荒出来?
若是小状元郎真有那滔天手段,治好了确实利国千秋。可是,多少人前赴后继死在那黄河改道一事上?
这事和送死的差别在哪里?
再看看那纹银千两,众人俱是一身冷汗,细思极恐,这是赏赐吗?
这怕不是断头饭?!历帝不是心喜小状元郎吗?怎么忍心来这么一出明升暗贬,喂粪的操作?
而当事人秦朝宁,在听完降麻官宣旨后,同样也是愣住了许久。
直到降麻官再次喊他,“小秦大人,还不快快接旨?!”
他才反应过来,跪下叩谢圣恩。
第146章 146.工部
待秦朝宁接过圣旨, 顷刻间面对满朝堂看过来的各种目光,他便挺直了小腰板。
那些目光充斥着同情、看戏、怜惜……秦朝宁迟钝地半点不上心。
在听完圣旨后,他条件反射的是, 顾虑着傍晚回到府上时,该如何宽慰爹娘。
由于前些天, 他大哥就对家里说明,准备年后就去兵部请求外调。
恰逢此时, 他自己,又领旨外调。这事, 实在不好开口,怕伤了爹娘心。
而不远处,韦之贯、刘旭、晋鹏……他们都悄无声息地朝着秦朝宁看了看。
见秦朝宁呆呆愣愣的老实模样,他们都有稍许想开口, 想方设法帮秦朝宁把外放推了。
不过, 没一会儿,秦朝宁就打起了精神,且目光坚定。
见状, 韦之贯他们就按捺住了。
上方的历帝把秦朝宁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对此子有几分满意。
秦朝宁这种临危不惧的性子, 着实再次让他高看一眼。
其实, 那天当杨首辅私下找过来乾明殿,对他举荐秦朝宁外放时,历帝有想过, 杨首辅此举是否存在私仇。
但是当杨首辅给他列举多项秦朝宁的天赋异于常人之处,他就也生出了些希冀。
他想着, 说不准,秦朝宁真能把黄河水患治理好呢?
若是秦朝宁此行毫无所获, 那么他再赐他翰林侍读也不迟。
历帝正值野心勃勃想大展拳脚的年纪,他觉得自己这般安排半点问题没有。
他看好的臣子,勇往直前给他办事,权当历练罢了!
他这么理所当然,与秦朝宁最近几桩事情,件件都办得漂亮脱不了干系。就是这些事迹,使得他下意识都忘记了新科小状元郎年仅十三岁,过完年也不过十四岁。
历帝觉得此子旺他,有一定几率老天宠爱能成。
下朝后,他就让内侍召了秦朝宁过去。
得到召见的秦朝宁很快就跟随内侍来到乾明殿。
刚到乾明殿那一刻,只见殿内除了他,还有内阁刘阁老、内阁马阁老、兵部尚书晋大人、户部尚书周大人、吏部侍郎韦大人。
事发突然,他的脚步不由得一顿。
待他回过神,他才行礼,“微臣秦朝宁,叩见皇上。”
“爱卿平身。”
历帝瞥了一眼刘阁老等人,浅笑着对秦朝宁说道,“爱卿,你看诸位大臣可都是为了挽留你在京中,来找朕替你请命呢。”
爱卿二字,在他此时的语气里冷冰冰的。
他的话音一落,一旁的几位朝中大臣脸色各异。
面对历帝意有所指,话里话外表示没料到秦朝宁和朝臣之间感情这么好,刘旭面不改色地继续站着。
马阁老则是面露惶恐但是不张嘴说半句话。
晋大人和周大人眉间轻蹙,同样是保持了沉默。最后剩下的韦之贯就木着脸,以不变应万变。
眼下,秦朝宁也听明白了历帝的调侃和试探。
朝堂上,结党营私是历代掌权者的大忌讳。
他干脆坦然地朝诸位大人行了个大礼,“朝宁谢过诸位大人的关心。”
他的自称是自己的名字,非“下官”,表明他对于诸位大人帮他求情的理解是,皆出于前辈、长辈对于晚辈的爱惜之情。
闻言,历帝的神色温和了许多。
他当着刘旭他们的面,开始问秦朝宁此次前去豫州、兖州一带治理黄河水患,有何想法?是否惧怕?愿意前去否?
秦朝宁一脸憨厚稚气,实话说自己现下并无任何想法,还需要些时日去找遍过往治水相关的书籍查看。
因为对如今的黄河周边现状没半点了解,他并不想盲目提高历帝的期待值,就差明言自己毫无经验,从未接触过治水。
要是他此时此刻多说点什么思路,就怕历帝立马把他当成宣朝吉祥物,自此留下刻板印象,任何疑难杂症扔给他都能解决似的。
不过,他也不想当下就惹得当今发怒,便很是诚恳地表达自己愿意去治理黄河,为朝廷效力。
他就是一块砖,朝廷哪里需要就能往哪里搬。
听罢,历帝的心彻底舒坦了。他之所以派出秦朝宁,也是碰运气的成分居多,这会对于这个小臣子倒也不过分苛刻。
“爱卿,此行你尽力而为。工部那边,朕会为你安排好帮手一同前去协助。”
这时候的爱卿二字,听得人都倍感温暖。
“晋爱卿,你们兵部给小秦大人务必选派一队精兵良将出来,一路上把人护好了。”
历帝可不想把秦朝宁弄出去,人就没了。他深知,能用的人,就得长长久久地用下去。
“臣领旨!”晋鹏领命。
“再无要事上奏的话,就都散了吧。”
“臣,遵旨!”
“卑职,遵旨!”
……
片刻后,他们这些朝臣就都从乾明殿退出。
刘旭和韦之贯相视一眼,立即快速撇开了脑袋。
要不是关乎秦朝宁,他们压根不会碰头。
他们二人平日里与秦朝宁相处得多,对他的性子也了解,见此时大局已定,他们就没什么想再说的了。
他们现下不约而同的猜测是,这小子,恐怕心里有了大概的筹谋。罢了罢了,给他找些治水的古籍便是了。
而晋鹏、周知临、马子生三位朝中大臣,经过短暂的相处,对秦朝宁是真的满满的惜才之意。
这会儿,他们还拐着弯地劝他。
他们的意思通俗易懂,直说外放到豫州、兖州黄河水患一带,真不是什么好差事。那片地域不仅穷乡僻野,还气候恶劣,他这么一去,只有吃不完的苦头。
他们就差明说,万一差事搞砸了,回来京中述职,指不定还要吃挂落。
呆在翰林院清闲又矜贵不好么?再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