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 280-300(第11/31页)

,取名精诚私塾。

    私塾中的学子轮流去王先生、蔡先生家中上课,比如:

    今日十四名学子在王先生这里上课,明日十四名学子就去蔡先生家中上课。

    许泽平听着陈灵的汇报,简直是要笑哭了。

    他以为的合并,是二人统一在谁家上课,却没有想到是让学子们轮流去他们二人的那里上课

    这样所谓的合并,不过是口头上的合并罢了,合并迟早是会崩盘的。

    二人终究是还没有领悟到,交流知识的深层感悟。

    不过也罢,也算是达成了许泽平的初步目标。

    时隔小半年,十月初六许泽平再一次收到家中书信,他的外婆李元娘在九月初九重阳节那晚于睡梦中安然长逝。

    许泽平看到书信,抹了抹眼角,这辈子他的三个祖辈都先后离世了。

    在三个祖辈这里,许泽平都是真心实意感受过他们的宠爱。

    阿奶会拿着蒲扇,抱着他和阿姐坐在橘树下讲故事

    外公外婆,每年都会给他们这几个孙辈寄晒干的蕨菜、菇子,还会给他们送他们养的土鸡土鸭

    许泽平放下手里的书信,推开窗户任由寒风拂面,吹散他不舍的遗憾和愧疚。

    看着那茭白的月亮,许泽平觉得自己也是十分的不孝顺,外公外婆那么疼惜自己,而他却连他们的最后一面都不曾见……

    如许泽平预料的那般,王蒙、蔡文学所合并的私塾在十月底崩盘。

    原因无他就是两名学子在争论【九章算术】中的方田问题,各执一理,而这两人又分别是王蒙、蔡文学的得意门生,自然认为自己所讲都是正确的。

    事实上,王蒙与蔡文学是文景时期的秀才。

    而算经是在盛安帝上位以后,抓起来的学科,所以他们自己对【九章算术】都是一知半解。

    两个先生都是一知半解,又何况教出来的学生?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之时,他们曾经的同窗休月假归来,正好看到他们在这里争论简单的方田问题,就一口道破了答案。

    二人见从前不如他们的同窗,现如今能够轻而易举的说出答案,心理上也是不能接受的,于是纷纷跑回去找王蒙和蔡文学

    这不,这场私塾合并崩盘。

    王蒙和蔡文学听着自己的得意门生控诉,这意识到县令大人他们所办的希望私塾是真的不容小觑,他们再想到县令大人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突然间就信心崩塌了。

    二人大受打击,私塾也不办了,课也不上了。

    第288章 青云路88

    许泽平听到这个消息, 本来是想亲自上门拜访王蒙、蔡文学两位秀才,但念在自己一身素缟,怕两位秀才的家眷忌讳。

    于是, 他一封书信, 让杨县丞上门游说。

    杨县丞踏上王、蔡两家, 本以为还有费力的游说一番,却没有想到大人的一封书信,让二人信心大作, 竟然直接同意了加入希望学院教学。

    “大人,不知您在书信中写了些什么?竟然二人如此爽快答应加入了希望学院?”

    杨县丞一回县衙, 就迫不及待的向许泽平求解。

    “读书人无非就是要名要誉,本官倒也没有说什么, 就是先赞誉他们这么多年为岭北教育行业奉献了无数读书人才, 劳苦功高人们也都是记在心里,然后又为自己当日的无礼指责做出了道歉,最后又将他们同比了孔圣人。”

    许泽平笑眯眯的看着杨县丞,丝毫不为自己的胡扯感到脸红:“孔圣人还驾车周游各国,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所以啊,本官告诉他们交流知识不可耻,相反还是为我们岭北培养新的人才, 注入新的栋梁。”

    这套组合拳下来, 那个读书人不迷糊?

    “高,实在是高!”杨县丞竖起大拇指,佩服的五体投地。

    岭北的有功名的读书人并不多, 所在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 许泽平只能够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联合起来。

    王蒙、蔡文学一入希望学院,他们余下的学子自然也是要入希望学院的。

    对于这十四个学子, 许泽平照样是让他们进行学前摸底,将他们分出等级安排入一二年级。

    十一月初三,再将十四个学子排进一二年级以后。

    十一初四,许泽平又让杨县丞将王蒙与蔡文学邀进了县衙。

    许泽平重新出了一套院试等级的考卷,让王蒙与蔡文学做。

    起初王蒙与蔡文学还有些不满,认为许县令这是看不起他们,明明信中还在将他们同比孔圣人,见了面又开始羞辱他们。

    许泽平以对政事、考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由头,好说歹说让二人进行答题。

    果不其然,二人开始答题,一答一个不吱声。

    看着二人的模样,许泽平隐约猜出了什么,以口渴为由,出了衙房。

    约莫两个时辰以后,许泽平回到衙房,开始收他们的答卷。

    此次许泽平的这套考卷,一共三题:一题关于关北虫灾的策论、一题关于江南隐田的八股文、一题关于鸡兔同笼的算经。

    关北虫灾,还是许泽平乡试时考过的策论题,这多少年了?二人还是一头摸瞎。

    江南隐田也是这些年讨论的大热考题,对于这一点,他们也是一知半解。

    最后一题算经题,二人不懂许泽平心底也有数,毕竟他们是文景时期的秀才郎。

    从县令大人的神色,王蒙二人也能够猜出他们的答题是不太理想的。

    许泽平扬起笑容,温和的说道:“王秀才、蔡秀才,我们读书呢,不光是要读课本书籍上的内容,我们身为教育者,还要紧跟各年各届考题,了解时政,这样才能够给学子们押考题,你们说本官讲得对不对?”

    “大人,说得极是。”

    两位秀才低垂着头,涨红了脸。

    “好,说道这里,那我们就来讲一下关北虫灾的历史背景。

    这是如今关北府通判许松林,在万利任知州时遇到蝗灾时,如何为百姓渡过的”

    等到许泽平将三题都分析完以后,两人自然也是大彻大悟,毕竟许县令都是捏碎了说给他们听的。

    关于二人的短板,许泽平也彻底的拿捏。

    所以在他们出任希望学院夫子前,许泽平要针对各届考题以及这几年的时政,对二人进行一番梳理。

    有了今日的考题洗礼,二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从十一月初五开始,只要是上值日,王蒙二人每日下午未时准时到县衙报道,许泽平给他们上课,直到酉时回去。

    为何是下午?

    因为上午许泽平要处理各项县衙政务。

    若休沐日,他们二人就下午未时到许家府邸报道。

    二人风雨无阻,一直到十二月二十八日官员年假,许泽平才宣布他们已经毕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