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90-200(第15/18页)
李世民脸色也很难看,难得坚强地没有哭出来,承诺道:“承乾放心,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大唐的太子!”
李承乾冲他笑了笑,他当然不担心,不管怎么样还有七十八郎兜底呢。
安抚了生病的儿子,李世民己的脾气就压不住了,怒气冲冲质问东宫的下人:“你们是怎么伺候太子的?”
宫人们呼啦啦跪伏在地上,一句辩驳的话也不敢说。
李承乾也是第一次见李世民发这么大的火,有怕怕的,小声道:“不关他们的,他们照顾我很尽心的。”
孙邈也道:“殿下乃风痹之症,是胎中带来的病根,与日常起居关系不大。”
李世民一愣,脸色微微发白。
风痹之症,那不就是他们老李家祖传的风疾?
可是风疾怎么这么严重?
他有风疾,他的阿耶李渊也有风疾,但他们都是成人后才开始发病,且一开始症状轻微,虽然随着时间逐渐加重,也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更没有严重的后遗症。
孙邈解释道:“病理入体,对人体影响各有不,发病情况也千差万别,许是殿下受到的影响大,年纪又小,所以来势格外凶猛。”
李世民默然片刻,让宫人们起来,又赏了他们两个月月例作为补偿。
宫人们起来福了福,又去做己的了,没有丝毫怨言。
且不说他们也心疼李承乾,非常理解李世民作为老父亲的心情。再说李世民又没对他们做什么,还补偿了两个月的月例。
那可是皇上!
李世民忍着心中的烦躁恐惧,问孙邈:“承乾的病治吗?”
李承乾也眨巴着睛看向孙邈。
孙邈艰难开口:“多亏殿下发现的早,现下还有治愈的机,是非常难,下臣也不保证。”
李世民和长孙氏失望的时又松了一口气,不是完全否定就好,虽然很难,至少还有希望。
想到承乾是神仙转世,总有些旁人没有的机遇,就更多了几分信心。
至于神仙转世为什么还生病?
那不是很简单吗,神仙转世都是为了历劫,有磨难不是很正常吗?
李承乾则是惊讶,七十八郎都说他这病难治,还断言大唐的医学水平没有办法,没想到这就被打脸了。
系统在李承乾脑海里发出一串没有意的杂音,好一儿才给出一个解释:[孙邈的医术远超一般人,不用大唐医学水平来评判他。]
李承乾:[啊,是是是。]
系统:[……]
系统:[你从前送了他许多医,还有跟风疾相关的,他钻研这么久,必定有所收获,这才有办法治你的病。]
李承乾:[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系统:[……]
闭了。其实系统猜得八九不离十,孙邈本就是医道天才,又一心提升医术,从前在民间积累了很多验,到了长安后李世民和李承乾给他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学了格物,还学做手术,医术上进步巨大。
李承乾为了治祖传的风疾特意送医给孙邈,孙邈日夜钻研,对风疾的了解加深,才在今日说出有希望治愈的话。否则李承乾这病听天由命,说不定还危及性命。
可见命运莫测,说不定做的哪件就回报到己上。
李承乾不知道这些情况,看孙邈的目光越发闪亮。
——不愧当初费大力气将他寻来,真值啊!
孙邈与帝后二人和伺候李承乾的宫人说起治病需要注意的情,除了按时吃药调养之外,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劳累。
长孙氏看向李世民,李世民道:“朕本来打算今年十月便让太子加冠参政。”
“最好不要。”孙邈说,“殿下此症切忌多多虑,平日读读写写字也就罢了,处理政务太耗费精力,于殿下的病情大为不宜。”
李世民皱眉:“那太子的病多久好?”
总不一直不参政吧?
一个不处理政务的太子,不管其他方面多么出色,地位也是不稳固的。李世民已开始想着果李承乾一直不好,该怎么保住他顺利登基了。
好在孙邈给出的答案是好的:“下臣不敢保证完全治好太子的病,但若好生调养,三两年后便可适当理政了。”
李世民这才放下心,三两年后李承乾也就十五六岁,不耽误什么。
他摸摸李承乾的头:“那你就好好休息吧,朝政的先不要管了。”
李承乾乖巧头。
长孙氏沉默地听到现在,这才开口问孙邈:“你刚才说,这病发作时很痛苦?”
“是。”孙邈应了一声,也知道长孙氏的意,父母都见不得己的孩子生病,更见不得他们病中受罪,他道,“下臣用药缓解太子殿下的痛苦,皇后殿下放心。”
长孙氏颔首不语,怎么可放心呢,她的孩子患了这样严重的病,她这个做母亲的一办法都没有。
唯一欣慰的是李承乾可以缓两年再参政,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
第 199 章
李承乾就这样开始了养病生活,之前被送到他这里的奏表又被李世民收了回去,学堂的功课也放松了很多,宫了命令,盯李承乾盯紧,每日只许正经读一个时辰的书就不许读了,字也不许多练。
李承乾一开始还很享受,后来就觉无趣了。
好在李世民只是想宝贝儿子好好养病,不是存心要闷坏了他,就找了许多杂书游记给他看。
这些书有趣又不费脑子,打发时间正好。
李承乾来者不拒,看津津有味,还去系统商城找书看。
三十世纪书的种类比大唐丰富多了,就连养花种草也是一门学问,李承乾难不用讲究有没有用,只挑感兴趣的看,偶尔看会儿本,有时候七十八郎还会给他放电视剧。
累了就去走走,掐几朵花给阿娘插瓶,去御书房探望忙碌的阿耶。
李世民:“……”
孙无忌和高士廉还是调去了其他岗位,这是他们自己要求的,也是孙皇后的意思。虽然李承乾没有参政,但作为后族,他们确实过于煊赫了,若非如此,当初魏征也不会非要压下他们。
李世民对此心情非常复杂,既意他的观音婢见识不凡,又心疼的小心翼翼。
至于不高兴?那肯是没有的!
观音婢不能完全信任他,那不是观音婢的问题,肯是他做的还不够好!
孙无忌和高士廉退了,李世民却不愿李承乾失去倚仗,更不愿别因此小看李承乾,于是把已十五岁的杜荷扔去军中,正式当他的校尉去了。
对杜构那边也多有关注,时时垂问。
小渔县发展很好,作为格物学试点县,又有安的关注和支持,小渔县很快富裕起来,充展示格物在治理上的潜力。
李世民遵守约,等实验室空手,就把安排到各个。毕竟他也想用格物治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