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眠春山》 100-110(第16/20页)
祯应该爱吃。
她不知道去采买的人,是不是每样都买了些回来,她和吉雅坐在这里从天还亮着翻到夕阳西?下?,才?大概翻完。
除了有?皮子、地毯外,一大批来自藏族的红米、野生花的蜂蜜,很香,比洋槐蜜还要香,皮薄果大的核桃等,甚至还有?藏族妇女穿的嘎落鞋,一种黑底白鞋面红羊毛做边的鞋子。
当然这些东西?姜青禾看过后,她被这份心意感动外,另一样东西?,让她觉得在继蒙古包之后,又觉得被珍重,想要落泪。
是一套正宗的蒙古族服饰。
牧民们自己穿的都是那种简略的衣裳,男人基本穿棕的肥大长袍,没有?太?多的装饰,女人大多只深蓝耐脏的颜色,头帕会花俏一点?,首饰更是没有?的。
偶尔会穿颜色鲜艳的正装,比如在祭敖包的时候。
而她们则给她备了天蓝色,带点?缎面的蒙古外袍,这种外面短领子的褂子,里面配的是一件偏草绿色的衣裳,这种扣上疙瘩扣后,就不用另外再?系腰带。
另有?一顶冬天带的帽子,是圆锥形带皮毛的帽子,还有?靴子。
姜青禾拆到这整套衣裳愣住,她被吉雅推着上前,“你快些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蒙古袍子基本上很难不合身,它很宽大又友好,能容纳大部分?的体型。
这是姜青禾第一次穿蒙古族衣裳,她有?点?手足无措,央了吉雅来帮她扣上扣子。
姜青禾整个人套在蒙古袍子里,她想瞅瞅自己穿上去的样子,可惜这里没有?镜子。
吉雅扯扯她外袍的下?摆,左右打量,然后点?点?她今天盘的发髻说:“图雅你等等,俺家乌丹阿妈给你弄个头发。”
其实说是弄头发,乌丹阿妈只不过是把?姜青禾盘在脑后的发髻拆掉,从中间?分?开?,将头发打成两条辫子。
“额们蒙古族未出嫁的姑娘只留一条辫子的,到出嫁时以后就梳成两条辫子,”吉雅跟她解释。
而姜青禾想到了件事,她也问出了口,“那都兰呢?”
都兰没有?成婚,却也打了两条辫子阿。
乌丹阿妈还在给她弄头发,叹了口气道:“都兰说要守着琪琪格过日子,梳了两条辫子省个清净,长老挣不过她,索性也随她去了。”
“别说这个了,”吉雅打断道,她又高兴地说,“哎呀,图雅,你现在瞧起?来真的像额们蒙古族的人了。”
乌丹阿妈也欣慰点?头,垂着两条辫子,缠了蓝头帕,穿着蒙古族衣裳的姜青禾,虽然没有?那么深邃的五官,可真的神似。
不止是她说,走出去的姜青禾被牧民们围观,他们都说图雅长得像蒙古族人,搞得她很想看看自己的样子。
连蔓蔓都没敢认,她后来才?抱着姜青禾说:“你穿着一样的衣服,我?都认不清了。”
“我?那会儿想,这是哪个姨姨吗?怎么跟我?娘那么像?”
姜青禾被她逗笑。
这个夜晚,为了庆祝,庆祝什?么姜青禾不知道,也许庆祝他们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储备,反正杀了两头羊,折了红柳枝,一堆人烤起?了羊肉串。
还煮了手抓羊肉,蒙古包里又弥漫起?一股野韭菜花辛辣的香气。
等到姜青禾满身酒气的换掉这身衣裳,她反复摩挲了很久。
脑子里想起?木乐顺奶奶的话,图雅真的成为了草原的孩子。
她想也许是吧,她比去年比几个月前,都更爱这片草原了啊。
姜青禾坐在床边好一会儿,才?沉沉睡去,白日带着满满一车沉甸甸的关爱,回到了家。
她和蔓蔓将屋里的地扫了一遍,把?那一大块地毯放在火炕边上,蔓蔓还光着脚在上面走了几个来回。
把?挂毯挂在厅堂右边墙柜子的上方,打理好垂下?来的流苏,她没去开?铺子的半天上午,将东西?一一归置。
她此时才?有?了种她正在储冬。
姜青禾把?藏族黄酒放在灶房柜子里,在冬天可以把?火塘盖掀开?,烤得柴火只剩下?炭,温一壶酒。
半扇风干肉,她给悬在横梁的架子上,吊在灶台的上方,跟着大当家给的牦牛肉干一起?,过冬时剁一块,切成片煮一锅汤。
还有?好几袋的干酪,提取酥油后剩下?的奶,烧煮后形成的,有?酸甜两种口味,以及大块的酥油、奶疙瘩等。
不知不觉,她已经有?了好些过冬的吃食。
下?晌姜青禾拿着皮子以及好些吃食去了毛姨家里,要不是毛姨,她也不能掌握熟板子的技巧,将牧民的板子卖出去。
最欢迎她来的是大牛,小孩搂着鸡蛋,嘴里塞着甜酪干,十分?满足。
只有?毛姨又数落他,数落完还不忘说姜青禾,“老是这么生分?做啥,你呀你,每回来都拿东西?,搞得俺家这个肚子里跟生了掏食虫一样。”
姜青禾把?数好的二十三张皮子交到皮匠手里,才?拍拍手上的毛絮说:“都怨我?,都怨我?,半壮子,饭仓子,婶你让他吃几口。”
“我?还有?皮子要请你帮忙做呢,旁人的手艺我?都信不过。”
毛姨失笑,“你啊你,进来说吧。”
等她从毛姨家出来,外头的天色正好,阳光还有?点?碎屑停留在地上,西?北风也不烦人,悄悄地来,静静地走。
在姜青禾特意空出来歇息的这一日里,另外一波从春山湾走出的人,在穿过土疙瘩满地的路面,走过一大片的戈壁滩,他们来到了毛家庄。
这个种了最多高粱的地方,都不用进庄子,春山湾来的人见到了堆叠在庄子前,高高的草垛子,那几乎全是高粱杆。
靠在高粱杆草垛上的老汉说:“这有?啥用,俺们烧呗,除了烧还能做啥?吃啊。”
二牛说:“俺们收你的高粱杆,一捆一百根给三个钱咋样?”
“娘嘞,青天白日的,有?人说胡话哩,”老汉笑话他。
直到他们反复证明,这个刚才?还手抖脚颤的老人,立刻健步如飞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有?人收高粱杆,有?人收高粱杆,钱送上门来了啊!”
这个几乎靠着崖背,人人住土窑洞的村落,平日只有?鸟雀会来光顾的地方,此时村民纷纷走出来。
他们抱着一堆高梁杆,或是背着高出半米多的杆子,努力跑过来想挤在最前面。
在这个愁过冬储备不够的下?午,毛家庄的村民看到了外来的希望,那么微弱,那么耀眼。
第109章 丰实的秋天
毛家庄的土地大多是盐碱地, 庄稼很难存活并长好,只有高粱,皮实,耐旱耐盐碱。
所以他们的庄子里有成片的高粱地, 高粱杆架起来的垛子, 在每个窑洞门前堆成山包。
带灰布头巾的老大娘颤巍巍地拄着拐问, “恁只收高粱秸阿,收去做啥啊,做仰尘裱糊的杆子,还是说做笤帚阿?”
在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