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宫斗剧里当皇子: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在宫斗剧里当皇子》 30-40(第6/27页)

里面的描述去提前写着相关的方子,只是看书中的描述就知道,这东西是极难治愈的,可能只有稍微缓解后,靠人自身本身能不能挺过来。

    比起解药,赵远觉得预防药弄起来或许会更简单有效。

    到时候他可以直接先在自己身上试试,然后再给他娘。

    他记得那个时候皇宫里会借着天花搞事,而且时间线在找人去照顾皇上之前,所以赵远并不怕自己接触不到。

    怕是都不用他主动,人家就会自发的把东西弄到他面前来。

    几天过去,能下床了之后,仪妃就冲到了周嫔去的地方,两人一番撕扯。

    周嫔也是看淡了,她都这样了,反不反抗都改变不了什么,她心里也对仪妃有恨,要不是仪妃先乱说话,她会反击吗?

    一切都是仪妃自找的,最后反倒是她为此受尽了惩罚,现在孩子也给了别人。

    唯一让周嫔感觉稍安的是,敦嫔性子不错,也没有完全阻拦她见孩子的意思,只说现在时间不对,等风头过了,她可以慢慢来看孩子。

    敦嫔一直都是很好相处的人,周嫔一时对敦嫔都非常感恩戴德。

    换了其他人,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两人的厮打,最后还是带的人多的仪妃更甚了一筹,不过她也受到了皇后的警告,被罚抄经书。

    在后宫中,是不允许妃嫔随意动手的。

    仪妃这是犯了宫规。

    只是仪妃不识字,让她罚抄经书倒真的是一种惩罚了。

    之后的日子里,仪妃依旧一直针对着周嫔,不,现在应该是周常在了。

    她的丧子之痛,不可能是简单的降个位分就算了的,凭什么她的孩子没了,周常在的孩子却还好生生的活着,尤其是在看到周常在去了敦嫔的宫中看望孩子,她心中的怒火极速高涨。

    她要让周嫔的孩子去给她的孩子陪葬!

    只是仪妃也不傻,知道谋害皇子是重罪,她害九皇子生病也都是小心翼翼找不容易发现的方法,九皇子又天生体弱,生病很正常,根本就没人能察觉到。

    而周常在的四皇子则不同。

    现在正是她和周常在结怨的时候,大家都正盯着她,只要四皇子一死,正常人想都能想到她头上,所以她暂时得先避一避。

    就在这个时候,边关那边传来南梁国犯境的消息,皇帝决定御驾亲征。

    第033章 第 33 章

    比御驾亲征出发更早的, 是宋舒晴的身孕。

    就在出发前不久,这个消息就爆了出来。

    顿时,后宫就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宋舒晴和皇上曾经的经历, 就注定让后宫女人敌视她, 一个皇上真正放在心上的女人, 这人生下的孩子, 谁知道皇上会不会未来把江山交给他呢?

    尤其皇上若真有心,他是有那个能力压下众人,将皇位给宋舒晴孩子的。

    长秋殿。

    宋舒晴摸着自己的肚子, 整张脸上笑意柔和, 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看到皇帝从外面走进来, 她起身要行礼, “臣妾参见皇上。”

    皇帝大步走来将她扶起,眼睛里带着笑意, “不用这么多礼。”

    他眼睛看向宋舒晴的肚子,关切的问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难受?”

    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宋舒晴早就已经明白, 当了皇帝的皇上,再也不是当初动摇着想要和她远走高飞的王爷了, 虽然她依旧不能接受皇帝去别的妃嫔那里宠幸对方, 然后再到自己这里来, 但孩子的到来到底让她心态变了不少。

    她摸着肚子, 摇摇头回答道:“没什么特别的感受。”要不是太医今天请平安脉, 她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怀上了孩子。

    这孩子已经一个月大了。

    两人说了会儿话, 皇帝最后沉吟着说道:“明天朕就要走了,你在后宫……朕把文嬷嬷暂时留给你吧。”

    文嬷嬷是皇帝的奶娘, 和皇帝的关系不错,现如今住在宫外,过着老夫人的生活,儿子也在皇帝跟前当侍卫。

    当然,把文嬷嬷给宋舒晴,当然不是让嬷嬷来给宋舒晴端茶倒水,而是对方本身的身份,就代表着皇帝的态度,防止皇帝走后,宋舒晴这胎再留不住。

    当初在王府的时候,宋舒晴就流产过一次。

    现如今,他并不想让宋舒晴再流产。

    其一是因着他和宋舒晴相识时对方不知道他的身份,宋舒晴是真的爱他,年少时或许他也付出了一些真心,虽然这些真心和他的权势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但在适当的时候,他愿意纵容宋舒晴一些。

    其二,则是因为宋舒晴的身份。

    宋舒晴家里并非是当初跟着先太上皇和先皇打天下的那批人。

    准确的说,不是那些仗着跟过先太上皇、先皇,就敢在他面前倚老卖老的人。

    当初跟在先太上皇身边一起打仗的人,已经不剩下多少了,但人越少,不就显得一些人格外的突出了。

    尤其是当初皇帝一路造反回来,到了京城附近时,这些人都没怎么抵挡,算是给他卖了个好,有的甚至帮忙压制了一下他同样造反回来的兄弟们。

    这也就算是有了从龙之功了。

    皇帝并非是容不得功臣的人,但他同样是强势的人,这些人仗着年纪大,资历深,就在他面前倚老卖老,一副当初要不是有老臣,皇帝可不一定能上位的样子,这是皇帝不能容忍的。

    他从十三岁就开始上战场,立下的功绩无数,他祖父、他爹和他,三代皇帝,这三代武将都不少,但皇帝在历史上是能从这些人中拉出去和冯骥讨论谁更厉害的人物。

    他都一路打上京城,你就顺便放个水的功夫,像是多了不起一样,皇帝能喜欢就怪了,真要打,他同样能将这些打爆。

    这其中,尤其是以皇后祖父英国公为首。

    英国公一边自持自己有从龙之功,一边拉拢当初的老臣,在朝中也算是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明眼人都清楚,皇帝肯定会倚重当初和自己一起打仗的人,这是皇帝的心腹。

    他们这些老臣中跟着先太上皇的很多都已经没了,新一代仗着余荫跟着先皇的,能力又不算多厉害,地位有些尴尬,一群人又是当年一起打过仗的人,当然关系好,于是以英国公为首自然而然的就聚拢在了一起。

    并且还纠缠的相当严实,拧成了一股绳。

    一定程度上,对皇帝也是有一定制约的。

    皇帝当然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都杀了,更何况他是造反出身,立身不正,这个时候的皇帝还是比较在意名声的。

    所以情况也就这么僵持着。

    登基后的第一场选秀,各家送进来不少秀女,七七八八也都进了后宫。

    皇帝不是赶尽杀绝的人,这些老臣尚未完全触碰到皇帝的底线,也确实功绩不少,所以他没有多大动作,只是对于他的下一代,在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