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霍当我爹,汉武帝追悔莫及: 5、一个爹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卫霍当我爹,汉武帝追悔莫及》 5、一个爹(第1/2页)

    5

    刘彻今日算是享受到了帝王级用盐待遇。

    此时的汉武帝初过而立之年,从太皇太后窦漪房离世后,掌权刚有十个年头。他性子里那点多疑自大、独断专横还未放大,也就还有脑子静下心来缓冲。

    这一思考,真叫他尝出些盐水的不同。

    这淡淡的咸味很纯正,不苦,不涩,还挺好喝。

    刘彻垂眸看看手中的空碗,眼神光瞬间变得热切,又带着几分帝王威严:“仲卿,此盐从何处而来?”

    卫青两眼一抹黑:“是啊,此盐从何处而来?”

    刘彻又注意到案几上的菘菜。

    这玩意儿实际上就是大白菜,西汉的时候,遵循白菜的基本生长原理,应当是季秋之末,亦或是孟冬之初成熟,等到立冬便可哐哐砍了吃。

    怎么长平侯府如今都快夏天了,还能吃到如此新鲜的菘菜?

    刘彻绷不住了,瞪圆了眼看卫青:“这菘菜又是怎么回事?”

    卫青就像个复读机:“是啊,这菘菜又是怎么回事?”

    刘彻:“你问朕?”

    这他喵不是你的府邸吗!

    卫青承受着陛下的诘问,嘴上一问三不知,心里却大致猜到了这些东西的来路——

    不可能是那三个混小子干的,他们没那个脑子;

    公主有洁癖,他袍角沾了土都不让进门,更不可能去种地;

    只能是无忧了,也只有他爱鼓捣这些。

    卫大将军为难啊,正是因为猜到了是无忧干的好事,他才不好开口,请陛下治罪。

    刘彻岂有不懂之理。

    他一看卫青那副装傻的样子,立马就反应过来其中关窍,随即,面上浮起一个淡淡的笑容:“朕有几年没见到无忧了吧?上前来,叫朕好好瞧瞧。”

    卫无忧小盆友正埋着头狂啃羊排,闻言惊愕抬头,嘴上的一圈红油染满了半个脸蛋,还不舍得放下手里的骨头。

    阳信公主不着痕迹蹙了下眉,招手唤道:“无忧,陛下命你上前,愣着做什么。”

    被阿母亲自点名,卫无忧知道再躲不开,只好放下羊骨头,搓了搓小手,就这么满面红油的往堂中一站,有模有样的朝主位上的人行了礼。

    卫四小公子长得好看,仙童一般,放在刘彻这个重度颜控眼里,那全都是加分项,没两下唇角开始上扬。

    还不错嘛,懂点规矩。

    懂规矩的卫无忧正盘算着拉近关系,免得待会儿发落他不好讲情分。

    于是,小鬼头一开口,还带着孩童脱不去的奶声奶气:“无忧拜见皇舅父。”

    阳信:“……”

    卫青:“……”

    刘彻:?

    刘彻被呛了一下,喉间挤出一嗓子笑:“你喊朕什么?”

    “皇舅父?还是……您想我称呼皇姑丈?”卫无忧歪着脑袋小心试探。

    谁让你跟卫青互相娶了对方的阿姊。

    称呼乱怪谁?

    阳信呼吸一滞,忙敲打道:“胡闹,陛下乃是当朝天子,阿母平日教你的规矩呢?”

    刘彻这时候倒是故作大方:“欸,既是皇姊的孩儿,便称一声舅父又何妨。”

    反正,舅父也是父,四舍五入都是一样的。

    得了个便宜舅父,多了一张感情牌,卫无忧倒也不用担心刘彻会因为“盐”和“蔬菜”就搞他,索性一问一答起来。

    刘彻开门见山:“朕听说长平侯府从前俭朴,这二年,府中上下都跟着卫四公子变嘴刁了?”

    卫无忧:“都没我刁。”

    刘彻:。

    朕又没夸你,收起你这副得意的嘴脸。

    武帝耐着性子:“你既然擅长吃,府中这些菘菜和盐的来历,想必也比旁人清楚?”

    卫无忧点点头。

    刘彻这回沉思良久,没着急再问,再开口时却屏退众人,连身边常年随侍的黄门春陀也一并遣了出去,随后放松的伸了个懒腰,拍拍坐下合榻:“过来,坐到朕身边来。”

    合榻三面围屏风,落脚之处宽敞,倒是不缺他这么个小团子的位子。

    卫无忧摸不准刘彻的想法,索性继续做他的小鬼头,顺从的上了坐榻。

    一大一小相对而坐,一举一动尽在眼皮子底下。

    刘彻不露痕迹的勾了唇角:“好了,朕身边的人都退出去了,你现如今说什么都很安全。”

    卫无忧眨眨眼:“舅父,你是不是想要这种菜之法和制盐之法啊?”

    刘彻轻咳一声,避重就轻:“这盐制成的成本几何?”

    卫无忧扁扁嘴,才不要被他套话:“成本是什么,舅父?”

    刘彻眯了眯眼,心道难道自己猜错了,这个小仙童只是长得好看,其实没他想的那般大本事?

    那这背后的高人是谁?

    刘彻心急:“朕瞧着侯府的盐和菜都好,你可愿告诉朕是何人研制出的法子?朕定会重赏。”

    听到重赏,卫无忧蠢蠢欲动。

    “什么都可以?”

    刘彻笑了:“是,只要你说出那人姓甚名谁。”

    卫无忧歪着小脑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去年有个老道士,来侯府门前要碗粥饭,我和食官长正好做了好吃的,就分给他一碗,他吃得开心就教我这么做了,但是没留名字,舅父,我还能有赏赐吗?”

    刘彻:“……”

    他现在搞不懂这小子是真呆萌,还是老赖皮。

    武帝眼皮微抬:“朕要的是制盐和种菜的技法,你既然已经学会,只要交给朕,也能得赏。”

    他倒要看看,这小子能求个什么赏。

    装傻充愣耍赖皮的卫无忧,此刻还真有条件想跟刘彻谈。

    他要的赏赐不是物件,而是两个人。

    一个技法,换一个人。

    这事还得从汉武帝的十三个同胞兄弟说起。

    先帝汉景帝膝下统共十四个皇子,第十子刘彻继位后,其余十三个葫芦娃就拾掇拾掇赶赴封国,做起了诸侯王。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

    这十三位诸侯王除过河间献王刘德醉心学问,颇有德行之外,其余都普通了些,只两人恶名在外,惹出不少是非。

    一个是胶西于王,刘端;另一个则是赵敬肃王,刘彭祖。

    刘端其人,荒淫凶残,那方面不行,还喜欢糟蹋身边的年轻郎官。公卿联手弹劾他之后,被刘彻削了大半封地,这人索性撒手摆烂了。

    不收租赋,封闭宫门,甚至对胶西任职的国相屡次出手毒害。

    去岁,刘彻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将董仲舒给派去了。

    老董都五十五的年纪了,怕是撑不住刘彻的兄弟这么折腾。这件事卫青翻来覆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