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40-50(第15/52页)

说了。

    说再多也没用啊,等钱到手里了,大家才能安心。

    村里还在做着发财的梦。

    县城则在讨论即将过来的新县令。

    这位新县令的书信公函已经到了,说是九月二十七左右到任。

    现在林县令实际离任时间是一月初,也就是说,新县令提前来的。

    一个是还未离任的县令,另一个是即将接任的县令。

    都说天无二日,现在正荣县要有两个县令。

    别说县城里面议论纷纷,县学里也在说这件事。

    最焦急的,反而是甲等堂的秀才们,他们找了教谕几次,询问新县令的情况。

    按照几个秀才的话说。

    他们如今能安安稳稳地备考,就是因为正荣县县学,以及朝廷发的补贴很及时。

    换作其他县里,属于秀才的俸银根本不会给,大家怎么安心备考。

    好在教谕能稳住他们,秀才们才安心些。

    他们明年就要参加会试,万万不能在这前面出了岔子。

    乙等堂的学生们也有些忧虑。

    明年二月,就有一部分学生要去考县试,要是出了个有私心的县令,他们怎么办?

    丙等堂学生不知道着急,还在打听其他情况。

    刘嵘忍不住道:“县令牵一发动全身,大家想想自己吧。”

    这话说完,倒是又闭嘴了,估计也知道自己不该多讲。

    在纪元看来,新县令提前过来,多半是想跟着林县令学学,好能第一时间接手政务。

    工作的人都知道,有人交接工作,跟没人交接工作,上手程度都不同。

    人家提前过来,未必是想“夺权”,顶多是跟着学学。

    林县令能把正荣县管得这样好,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好在新县令快到了,到时候大家心里就能稳住。

    眼看县学教谕夫子博士们忙忙碌碌,又给秀才们裁剪新衣。

    新县令过来,衙门所有人,加上县学的夫子博士秀才们,都要在城门口相迎。

    乙等堂跟丙等堂学生自然是没份。

    “纪元,你也过来做身衣服。”严训导来喊,“新县令在信里也提到了你,估计是要见的。”

    看来新县令对正荣县很了解,所以自然要见正荣县的“小神童”。

    纪元没想到,自己还能平白多件衣服,甚至道:“能做件冬衣吗,我冬衣不太合身。”

    严训导都被他逗笑了:“九月底迎,还未到穿冬衣的时节。”

    可惜了。

    纪元跟着秀才们一起裁剪衣服,等衣服到手之后,才发现这料子竟然很不错。

    虽然跟秀才们的衣服款式不同,可料子都是同一匹。

    可以,新县令还没来,他就已经沾光了。

    但他没时间多看,把新衣服放一边,继续写罗博士给他的功课。

    虽然八月的月考依旧是第一,罗博士却觉得他上月春秋文章有些单薄,让他再想想。

    房老夫子那边的画画也在继续,完全成了他休息之余的放松心情。

    时间到九月二十七,严训导宣布明日临时放假一日。

    纪元自然要跟着迎接新领导到来,让他明日一早跟着甲等堂的秀才们一起。

    纪元忽然有种回到现代的感觉。

    小学初中时,学校来大领导,都是要夹道欢迎的。

    不过这次不同,是跟全县官员秀才们,一起去迎新县令。

    纪元已经拼凑起对方的信息。

    京城人士,新科进士,年纪应该不算大。

    这算是他第一个地方上的官职,也是真正的官职。

    本人的信息是这样,可他的家族,应该不一般。

    能这么平稳地给子弟铺路,能看到背后的本事。

    还能在那么多外放的职位里,找到最合适,最舒服,还最能出政绩的。

    估计背后是真正的大族。

    他们正荣县什么张家,刘家,王家估计根本不够看。

    再多猜测也没意义。

    明日就能看到了。

    宿舍里,其他人比他还紧张。

    “那么多人去迎,能看到新县令本人吗?”

    “听说刘嵘被刘举人带过去,也在场。”

    “跟纪元没法比啊,县令在信里都对纪元好奇。”

    “好多官员,听听都紧张。”

    “跟着甲等堂秀才们就行,一个县学的,肯定会照顾。”

    “万一明天新县令召纪元问话怎么办?”

    李廷也很担心,开口道:“要不然我们模拟一下问答,到时候也有话说。”

    纪元刚翻到春秋最后一章。

    今日从罗博士那回来,春秋已经讲完了,剩下的便是复习。

    纪元并不着急:“明日事多,估计不会想到我。”

    “没事,还有教谕他们呢。”

    “这个倒是。”

    “明日回来,第一要同我们讲讲啊。”

    纪元点头,这都是小事。

    等他明天见了再说。

    九月二十七,一大早,城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正荣县衙门等等一行人,就在旁边等着。

    县令,县丞,教谕他们肯定还没来。

    来接班的都是同职位的,不必那么早来迎。

    这也算官场上的规矩。

    等到说好的巳时正刻,也就是早上十点。

    县令,县丞,教谕带着捕快随从们过来。

    另一边大道上,新县令一行也来了。

    新县令坐着马车,快到的时候被小厮扶着下马,快步走过来。

    身边有个年老的吏官提醒了下,他才稳住脚步。

    纪元就在秀才们旁边,衣服颜色都一样,跟着一起行礼。

    纪元仗着自己个子小,往前面看了看。

    新县令果然年轻,二十三四的样子,其貌不扬,长着一张国字脸,却并不显稳重,脸上带着强撑的镇定。

    身边年老的吏官在旁提醒,这才挺直了腰背。

    “大族出身。”有个秀才酸溜溜道,“身边还带着这样的老吏。”

    一般百姓爱把官吏放在一起说。

    实际上两者有很大不同。

    浅显来说,官是朝廷任命的“管理者”,负责管理跟决策。

    吏是官员任命的下属,负责具体的事务。

    比如天齐国的县令,县丞,捕快。

    县令是官,这不用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