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40-50(第11/52页)

万卷徒空虚。

    五言八句的诗,大概说的是人要学以致用,不能空谈,要付诸实现。

    既然要学习,也要做事。

    这首诗一说,众人用更惊讶的目光看向他。

    看样子都不准备讨论了,明显有更加不同的事。

    后面过来的县丞多看纪元几眼,县令面色纠结,忍不住道:“你这学生。”

    啊?

    他说错了吗?

    众人再看纪元的表情,就知道大家想多了。

    教谕忍不住笑:“林县令,你家祖上写的诗,确实很好。”

    这下纪元格外震惊。

    方才他念的这首诗,名叫《饮酒》乃是诗人林鸿所为。

    林鸿,林县令。

    林县令家的祖上?!

    林县令话不多,但有些闽地的口音。

    那个林鸿,好像也是闽地人?!

    怪不得大家的眼神这么不一样,还以为他故意溜须拍马呢!

    纪元脸都红了,忍不住低下头。

    啊啊啊啊这也太尴尬了!

    他都忘了这是古代!

    引用许多诗人的诗句,一定要看看对方的后人在不在啊!

    不过说起来,林县令确实在遵循他祖先的想法,一直在付诸实践。

    罗博士也跟着笑:“我家有闽地诗人的诗集,纪元应该就是在那时记下的。”

    “我就说,纪元送个月饼都要偷偷的,怎么会是当众拍马屁的人。”殷博士也跟着解释,“而且咱们县令是闽地人这件事,纪元也不知道。”

    赵夫子点头:“纪元不是这样的人。”

    县令看看这一群夫子们,全都争着给学生辩解,脸色愈发古怪:“我又没怪他,你们担心什么。”

    纪元还真是不一般。

    连罗博士都帮他说话。

    殷举人平时看着随和,但要不如他的眼,他也懒得多讲。

    看来,这都真的把纪元当自己的爱徒。

    纪元还在尴尬,已经躲到赵夫子身后。

    好在夫子们话题转了一圈,让他脸上的燥热才微微散去。

    林县令一到,不少人都围了过来。

    商会张会长也是如此。

    不过张会长路过纪元时,还多看了他几眼。

    方才他引用林县令祖上诗句的事,张会长已经听说,这会心情格外复杂。

    会读书,人勤奋,还这么有情商。

    他儿子要是有这般能力,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张会长自然不会跟这样的人为敌,甚至客气地朝纪元点点头。

    让纪元尴尬万分的事,反而成了他“高情商”的代名词。

    这让纪元更尴尬了啊。

    他真的没有溜须拍马!

    早知道用别的句子了啊。

    什么南北朝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

    什么《周礼》的“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再不行用前朝的!

    他怎么就偷懒用了本朝的诗句!

    看来还是背书不够多,记得不够牢固!

    回去就背书!

    再背!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张会长家的园子内点满烛火,正厅内灯火辉煌。

    歌舞美食流水般上来。

    纪元看着眼前的一幕,下意识想到昨晚的安纪村。

    安纪村不会有这么多烛火,只有一轮明月。

    若月亮不在,那就会伸手不见五指。

    两者对比,差别实在太大。

    正厅四面的帘子掀开,不仅有烛火照明,还有明月可以看。

    八月的晚风吹到厅内,只觉得惬意无比。

    宴会当中,纪元倒是不尴尬的,他年纪小,又不用饮酒,跟着吃吃喝喝就行。

    特别是新鲜的瓜果,全都络绎不绝。

    等县令说了会话,大家便可以各自在园子散步,赏花赏月自行便宜。

    看来这宴会,确实是比较放松的。

    宴会上自然也有同龄人,但看着纪元,都没赶上来搭话。

    他们虽然头一次见纪元,可纪元的名字深深烙在他们心里啊。

    谁家动不动就说什么,学学人家纪元。

    纪元怎么不累。

    纪元已经在学《春秋》了。

    那肯定会把纪元名字刻在脑海里。

    纪元随便走了走,忽然听到另外两个耳熟的字。

    “冰皮?什么是冰皮?”

    “是冰皮月饼!比这月饼好吃多了。”一个捕快边吃边道,“县学那边做的,好吃的很。”

    “纪元做的,你们说,他怎么什么都会。”

    “那你们俩怎么吃到的。”

    “我们去县学送节礼的时候尝了尝啊,当时夫子们都在吃。”

    “纪元还给夫子们做点心啊,真不错。”

    那倒也没有刻意去做。

    主要是房老夫子喜欢,他不好厚此薄彼,不给罗博士,殷博士。

    然后只能大家都送了啊。

    纪元方才的尴尬又涌上来,赶紧快步离开。

    谁料正好对上张会长面色复杂的表情。

    张会长满脸写着,纪元,你未免太会了吧!

    这也行啊!

    我儿子输得不冤枉!

    同时又带了点,我家子弟要是这样,那家族就有望了。

    不要问纪元为什么品出这么多表情,实在是张会长一时没藏住啊。

    张会长纠结半天,走上前道:“纪元,听说你们村在做青储料,想过加入商会吗。”

    商会,顾名思义就知道什么意思。

    各行有各行的规矩,各行也有自己的行会。

    正荣县不算太大,商业也不算发达,便把各个行会整合到一起,组成商会。

    钱飞他爹做码头买卖的,张会长家里主要经营绸缎衣料,都在这个商会里面。

    但青储料却是不同的。

    更像要加入农会,可正荣县有农司,自然是农司来管。

    比如牲畜的买卖,也一直是农司在操办。

    张会长却从中窥到商机。

    认为青储料的买卖,完全可以归于商会。

    而且各家养牲畜,绝对会舍得出料。

    青储料这种东西,是长久不衰的买卖。

    他便想把青储料的生意拉拢到商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