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24-30(第25/33页)

用点山楂糕之类的吃食。

    纪利眼看着纪元买了不少吃食,甚至还买了符曾汤圆。

    那家汤圆永远要排队,可纪元一去,却不需要了。

    这自然是因为纪元写了食谱的缘故。

    不过这事纪元跟两个马家汤圆都默契不提。

    看在外人眼里,还以为是给县学的学生优待。

    纪利看得眼睛冒火。

    凭什么,凭什么纪元能上县学,他却要做杂役。

    明明以前在家,纪元是给他当仆人的,天天洗衣做饭不说,还任他打骂。

    一个放牛娃,怎么变成今天这样。

    正想着,路过的王兴志等人正好撞到纪利,下意识道:“你这人,怎么不看路?!”

    纪利下意识赔礼道歉,见又是同龄人,他们穿得还极好,更是愤怒。

    听着那些人骂骂咧咧离开,谈话的内容,好像也跟县学有关。

    这也是县学的学生。

    他要是能上县学,就跟他们是一样的了。

    王兴杰身边的一个人看了看纪利,这人正是刘举人的孙儿刘嵘。

    刘嵘总觉得纪利好像一直在往县学方向看?

    刘嵘也看了眼,只见纪元的背影。

    看纪元干什么?

    难道他们认识?

    刘嵘没有想太多,还是赶紧回家读书吧。

    别看他平日在县学时候不努力,但回到家,比谁看书都勤奋。

    他可不像王志兴王兴志这些蠢货们,还真的不学习。

    县学考试结束,这三日的考题自然也流出来。

    留在县学的学生们,不少人都把题目抄下来试着做一做。

    社长常庆弄来题目,纪元也跟着抄了份。

    县试三天,共考五场。

    第一场叫正声,第二场复式,第三场再复。

    第四第五都为连复。

    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四书。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还是以这四本为主,写四书义题。

    接下来是试帖诗,《孝经》,以及最后的《考经论》。

    四书义题暂不用说,还跟之前一样,从五万多字里面抽出一句话,让学生们写出其中意思,基本都在七百字左右。

    此次县试,一共两道四书义题,看着不算多,却要字斟句酌。

    试帖诗也叫赋得体。

    是专门科举的一种诗文。

    浅显来说,就是歌颂皇帝,或者赞扬时事的诗句。

    此项考试在县试里得分不大,不算太重要。

    只要行文得体,言语庄重即可,当然也要避讳圣上名讳。

    不过天齐国对此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是明晃晃的骂街,基本不会追究学生责任。

    县试里只要用五言六韵对工整即可。

    《孝经》也是儒家十三经其一,单独列出来,自然是表示重视。

    后面的《考经论》则是在五经里面抽题,考生可以自选两道来答。

    考试的三日里,第一日最难,当晚交卷。

    若未交卷,那就会被送出考场。

    第二日同样艰难,同样要当晚交卷,违者同上。

    第三日好一些,可心理压力极大,第三日的下午基本就收卷了,算是考试结束。

    有些地方的县试会把这三日的考试拉长时间。

    考一日,放两日的假,然后继续考。

    正荣县却颇为严苛,连考三日,似在模仿府试。

    纪元花了三日,按照县试考试的时间,一日日答题。

    写到最后,才知道从县试里出来的乙等堂学生们,为何个个神色萎靡。

    难。

    真的太难了。

    有些题目他甚至都没见过。

    更别说在高压环境下答题,能撑过去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纪元放下试卷,长舒口气。

    写是写完了,就是不知道该给谁看。

    纪元想看赵夫子,再看看时间。

    还有一日,赵夫子他们这些考官们就出来了,或许可以让夫子帮他看看。

    不过也不着急,夫子监考必然也辛苦。

    学生们考了三天的试,考官们却在考场上待了七八日。

    赵夫子出来肯定也辛苦。

    纪元想着,又把试卷放下,回头再说吧。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十三。

    这日的清早,县学里人声鼎沸。

    之前最安静的乙等堂学生,变得最为热闹,他们各个面容焦急,平日最淡定的学生,此刻也会坐立难安。

    “如何了?成绩可出了?”

    “还未出。”

    “我们去衙门外看看吧,等着张榜。”

    “走,去看看。”

    纪元虽然也想去看热闹,但还是去藏经阁,认认真真练了一百个大字,这才出门。

    此刻已到晌午,看样子还未出成绩。

    县学里二十八个丙等堂学生,还有下面村里来的童生,四十六个人再加上各家的家人,仆人,全都聚在衙门附近。

    衙门的捕快们似乎知道他们着急,只是不让挡路,维持秩序。

    只听一阵敲锣声响起,后面的人道:“让让让让!放榜了!”

    放榜了!

    纪元也站起来。

    好吧,他站起来也看不到。

    九岁的孩童,怎么也看不到最前面啊。

    只见几个夫子拿着榜单前来。

    周围还有捕快护着,才没让激动的学子们靠近。

    四十六人中,只有十人能过县试。

    只要看前十名即可!

    “孙梓航,帮我看看孙梓航的名字。”

    “赵文,有没有赵文。”

    “郭昌!有你!第九名!你过了县试!”

    “吴之望!第二!!”

    没过县试的童生,跟过了县试的童生完全两种模样。

    “县案首是李勋!”

    一边痛不欲生,一边欢欣鼓舞,只差跳舞庆贺。

    被称为县案首的李勋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接受周围同学们的恭贺,谦逊道:“这才是县试,还有府试等着。”

    “你可是县案首,府试对你来说,已经十拿九稳了吧。”

    “对啊,府试一过,你马上就是秀才了。”

    李勋深吸口气,眼睛亮得惊人,连忙朝老父亲老母亲拜去。

    他们家境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